雄黃與砷中毒研究
發表於 : 週一 7月 09, 2012 5:38 pm
雄黃與砷中毒研究
亓允文 醫師
林德賢 教授
蔡志仁 醫師
摘要
[ 雄黃酒 ] 最初起於何時可能不易查考, 在歷代醫藥典籍也不見正式紀錄, 因此屬於民間口耳相傳的一道 [ 偏方 ] ,但是民間使用的情形非常普遍, 清朝.潘榮陞所著<<帝京歲時紀勝>> 提及: [ 五月五日, 細切蒲根, 拌以雄黃,曝而浸酒,飲餘則塗抹兒童面頰、耳鼻, 並揮灑床帳間, 以避毒蟲。] 可見以[ 雄黃酒 ]殺滅毒蟲及預防疾病的觀念, 早為民間所接受。(1)
八十二年的端午節, 某報記者訪問台北市某位具有盛名的中醫師,談 [ 端午民俗與預防醫學 ] 時, 這位中醫師指出, 雄黃是防治皮膚病良藥, 飲[ 雄黃酒 ] 可防止五毒對人畜的傷害, 這種民俗隱含現代預防醫學的意義, 值得沿襲, 他說明, 雄黃在<<神農本草經>> 中列為皮膚用藥, 在臨床治療發現它對皮膚癢、 黴菌感染、帶狀疱疹及泌尿系統感染效果甚好。
由於傳統派醫學家對 [ 雄黃酒 ] 的推崇備至, 國內連續五年的雄黃 [年進口量 ]在 10 噸至 22 噸之間, 總量達 76 噸的驚人數字。
我們知道雄黃的化學結構式為二硫化二砷, 而砷是劇毒的物質, 因此在八十三年做了雄黃的砷中毒實驗, 實驗中有重要的發現。
為了從根本解決問題, 我們也對中國人廣泛使用礦物的 [ 藥補 ] 思想, 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檢討。
壹、前言
中國古代醫學家曾經認為酒能 [ 運行藥氣 ], 西漢時代<<黃帝內經>>記載用蜀椒、乾薑、桂心與酒製成藥布治療寒痺(肌肉與關節疼痛),梁朝陶弘景<<名醫別錄>>認為:「酒味苦、甘辛、大熱、有毒,殺百毒惡邪氣。」 隋朝<<諸病源候論>>屢次引述晉.皇甫謐說到以酒輔助藥物解 [寒食散] 等丹藥之毒的理論, 唐朝. 孫思邈<< 千金翼方 >> 也記載酒配合藥物的許多方劑。(1)
雄黃正好溶於酒, 卻不溶於水,也許因為調製的方便, 產生了 [ 雄黃酒 ]。
[ 雄黃酒 ] 最初起於何時可能不易查考, 但是民間使用的情形非常普遍,
八十二年的端午節, 某報記者訪問台北市某位具有盛名的中醫師,談 [ 端午民俗與預防醫學 ] 時, 這位中醫師指出, 雄黃是防治皮膚病良藥, 飲[ 雄黃酒 ] 可防止五毒對人畜的傷害, 這種民俗隱含現代預防醫學的意義, 值得沿襲, 他說明, 雄黃在<<神農本草經>> 中列為皮膚用藥, 在臨床治療發現它對皮膚癢、 黴菌感染、帶狀疱疹及泌尿系統感染效果甚好。
同一天, 台北某報刊出某君所撰 [ 從科學中醫觀點看傳統端午習俗 ] 提到:
[ 白蛇傳的故事裏, 白娘子喝了雄黃酒, 不敵酒力而現出原形, 可見雄黃這種砒及硫的化合物, 可以消除蟲害 ],
[ 喝一點雄黃酒, 或沾雄黃在額頭寫一個王字,可以使免疫系統得到適當的刺激, 在漫漫長夏中, 抵擋一些腸胃的疾病, 以及避免被蚊蟲叮咬而傳染疾病 ]
由於傳統派醫學家對 [ 雄黃酒 ] 的推崇備至, 國內連續五年的雄黃 [年進口量 ]在 10 噸至 22 噸之間, 總量達 76 噸的驚人數字。(見表 1)
我們知道雄黃的化學結構式為二硫化二砷, 而砷是劇毒的物質, 如果這些雄黃全部製成雄黃酒,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問題。
貳、雄黃的歷史貢獻:
據 << 後漢書 >> 記載, 東漢光武建成 13 至 26 年 ( 西元 37 - 50 年 )
有七次大疫, 東漢靈帝建寧四年 ( 西元 171 年 ) 至中平二年( 西元 185 年 ),有五次大疫。(1)
醫聖張仲景在<< 傷寒雜病論 >>自序中, 詳述習醫動機提到:
[ .... 余宗族素多, 向餘二百, 建安紀年 ( 西元 196 年 )以來, 猶未十稔, 其死亡者, 三分有二, 傷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淪喪, 傷橫夭之莫救, 乃
勤求古訓, 博釆眾方 .... ](2)
就在此死亡枕籍, 十室九空的疾疫流行期, 中國古代醫學家開始尋找與嘗試任何可能的救命方法。現在的中國人仍然沿用巫術、貼符咒、掛艾草、插桃樹枝、飲屠蘇酒、帶香包、薰雄黃等各種祖先發明的防病方法。
晉朝葛洪<<肘後備急方>>所錄[ 治瘴氣疫癘溫毒諸方 ] 第十五,就有三道含雄黃的預防與治療疫病的方劑。(3)
太乙流金散方
雄黃三兩 雌黃二兩 礬石、 鬼箭羽各一兩半 羖羊角二兩
搗為散, 三角絳囊貯一兩帶心前, 并門戶上,
月旦青布裹一刀圭, 中庭燒,
溫病人亦燒熏之, 即差。
辟天行疫癘方
雄黃 丹砂 巴豆 礬石、附子 乾姜分等搗蜜丸 平旦向日吞之一丸
如胡麻大九日止令無病
虎頭殺鬼方
虎頭骨五兩, 朱砂 雄黃 雌黃各一兩半, 鬼臼 皂莢 蕪荑各一兩
搗篩, 以蠟蜜和如彈丸, 絳囊貯繫臂, 男左女右, 家中懸屋四角,
月朔望夜半中庭燒一丸。
葛洪<<肘後備急方>>更強調以服藥預防疫病的神效,例如:
老君神明散
白朮一兩, 附子三兩,烏頭四兩,桔梗二兩半,細辛一兩,搗篩,
正旦服一錢匕,一家合藥則一里無病,帶此行則病氣皆消,
若他人有得病者,便溫酒服之方寸匕,亦得病已,四五日以水二升,煮散一升,
覆取汗出也。
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 記載東漢靈帝建寧二年 ( 西元 169 年 ) 有疫病流行:
[ 漢建寧二年, 太歲在酉, 疫氣流行, 死者極眾, 即有書生丁季迴
從蜀青城山來, 東過南陽, 從西市門入, 見患疫癘者頗多, 遂於
囊中出藥, 人各惠之一丸, 靈藥霑脣, 疾無不差, 市中疫鬼數百
千餘見書生施藥, 悉皆驚怖而走, 乃有鬼王見書生, 謂有道法
兼自施藥感眾鬼等奔走若是, 遂詣書生欲求受其道法, 書生曰, 吾無
道法, 乃囊中之藥, 呈於鬼王, 鬼王睹藥, 驚惶叩頭乞命而走,
此方藥帶之入山能辟虎狼蟲蛇, 入水能除水怪蛟蜃。](4)
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也繼承葛洪的相同作法,含雄黃的方劑且增為六道(見表2 )
例如: 雄黃丸方
雄黃 雌黃 曾青 鬼臼 真珠 丹砂 虎頭骨 桔梗 白朮
女青 芎藭 白芷 鬼督郵 蕪荑 鬼箭羽 藜蘆 菖蒲 皂莢
各一兩
右十八味末之, 蜜丸如彈子大, 絹袋盛, 男左女右帶之,
卒中惡及時疫, 吞如梧子一丸, 燒一彈丸戶內。 ]
叁、雄黃的 [ 萬靈丹 ] 效應:
如依歷代醫學文獻記載,以雄黃方劑在室內、外燃燒,男左女右帶在身上,
探視病人前後,隨時取出服用, 確實達到了遏阻疫病的效果,因此歷代醫學家對雄黃,可說視之為一種 [ 萬靈丹 ] 。(見表3 )
例如漢朝吳普<<神農本草經>>認為:
[ 雄黃味苦平寒, 主寒熱、鼠廔、惡創、疽、痔、死肌, 殺精惡物鬼邪氣、百蟲毒, 鍊食之輕身神仙。 ](5)
後來的傳統醫學家沿襲同一觀念,因此之故,所有治療流行疫病的方劑,都採用雄黃為主藥。(6) (見表4 )
肆、服藥防病與[ 藥補 ]風潮:
雄黃遏阻疫病的良好效果,激勵了中國古代醫學家的企圖心,將醫藥的目的,由[防病、治病]擴展到[健身與補養], 因而發生隋、唐時代的 [ 藥補 ]風潮。
五代陶穀清<< 異錄 >>記載:
[ 昌黎公愈, 晚年頗親脂粉, 服食用硫磺末攪粥飯啖雞男, 不使交, 千日烹庖, 名火靈庫, 公間日進一隻焉, 始亦建功, 終致絕命。]
[ 寒食散 ] 是隋、唐時代流行的礦物藥方劑,早已造成許多不幸的案例。
隋朝.巢元方 << 諸病源候論 >> 談 [ 寒食散發候 ] 提到:
皇甫謐曰: [ 近世尚書何晏,耽聲好色,始服此藥,心加開朗,體力轉強,京師翕然,傳以相授,歷歲之困,悉不終朝而癒,眾人喜於近利,未睹後患,晏死之後,服者彌繁,于時不輟,余亦豫焉,或暴發不常,夭害年命,是以族弟 長互,舌縮入喉,東海王良夫,癰瘡陷背,隴西辛長緒,脊肉爛潰,蜀郡趙公 烈中表六喪,悉寒食散之所為也。](7)
唐朝王燾<<外臺秘要 >>記載:
昔皇甫氏曾餌此散,每發即欲自刑,尊親制之,乃免斯禍,強令飲食,其熱漸除,縱家有寒熱藥,發急皆忘,雖素聰明,發皆頑冥,告令難喻,為茲斃者,不可勝數....論曰:服食之人,發狀非一,或發於外陽,則頭角皮膚作病,癰腫頭痛是也,或發於內陰,則反令藏虛,口瘡吐血是也,.... 。(8)
唐代其實是一般人對丹藥起疑的年代,韓愈撰文說: [ 余不知服食說自何世起,殺人不可計,而世慕向之益至,此其惑也,在文書所記及耳相傳聞者不說,今直取目見,親與之游,而以藥敗者六、七公,以為世戒 ]
<<漁隱叢話>>云: [ 韓退之既知其害而晚年服硫黃而死](9),
唐朝皇帝憲宗、穆宗、敬宗、武宗及宣宗也都因服食丹藥而枉死。
白居易在韓愈死後多年曾經作< 懷舊詩 > 記載:
[ 閒日一思舊, 舊遊如眼前; 再思今何在, 零落歸下泉;
退之服硫磺,一病迄不痊; 微之煉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得丹訣,終日斷腥羶; 崔君誇藥力,終冬不衣錦;
或疾或暴夭, 悉不過中年; 唯余不服食, 老命反遲延。](10)
伍、[ 煉丹術 ] 的慘痛歷史:
談到金石藥的毒害問題,必須再詳述與[雄黃治病]齊名的[朱砂煉丹] ,所衍生的一頁慘痛歷史。
最早提及朱砂的中國古代文獻是<< 書經 >> ,尚書禹貢記載丹砂是荊州的貢品。
西漢末年的藥物學經典<<神農本草經>>,共列舉41種金石藥,丹砂列為藥中上品。 當時曾經這樣記載 [ 丹砂,主身體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鬼,久服通神明不老 ]。(5)
後漢.魏伯陽說:[巨勝尚延年,金丹可入口,金性不朽敗,故為萬物寶,術士服食之,壽命得長久.]
晉朝. 葛洪認為 :[ 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煉不滑,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藥,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漢朝以後,道教煉丹術大盛, 南北朝以至唐、宋,煉丹術士曾經狂熱的煉製長生不老丹藥,展開此後一千多年服食礦物藥的風潮,而歷代許多信任煉丹家的皇帝,多因丹藥中毒而死亡。(10)
煉丹家為了增加煉丹的神秘性,給丹砂取許多不同的名稱,唐朝'梅彪所著 << 石藥爾雅 >>云: [ 丹砂又稱日精、真珠、仙砂、汞砂、赤帝、太陽、朱砂、 朱鳥、降陵珠兒、絳宮珠兒、赤帝精、赤地髓與朱雀 ] 相傳湖南辰州所產丹砂品質最佳,特稱 [辰砂]。(10)[朱] 原是形容其紅色, 傳抄日久, 有人寫成 [硃砂]。
朱砂除了做為長生不老丹藥,在古代廣泛使用於各種方劑,甚至宋、元、明、清 各代都有直接使用其前身水銀的紀錄。(11)中國古代醫學認為水銀等比重極大的金石鎮 墜藥,可以壓制 [ 風 ] 和 [ 痰 ] ,因此[ 鎮驚 ]、[ 袪風 ]、[ 袪痰 ] 與 [ 安神 ]的藥方, 幾乎都含有水銀、朱砂、輕粉,但是大量使用之後,造成傷身致命的悲劇。唐朝皇帝憲宗、穆宗、敬宗、武宗及宣宗也都因服食丹藥而枉死。
宋朝.張杲 <<醫說>> 引述葉石林 <<避暑錄>> 談服丹之戒:[ 士大夫服丹砂死者,前後固不一,余所目擊,林彥振,平日充實,飲噉兼人,居吳下,每以強壯自誇,有醫周公輔言,得宋道方丹砂秘術,可延年而無後害,道方洪州良醫也,彥振信之,服三年,疽發於腦,始見髮際如粟,越兩日,鬚頷與胸背略平,十日死 ...]
又記載: [ 王偁定觀者,元符殿帥恩之子, 有才學,...政和末,為殿中監,年二十八矣,眷注甚渥,少年貴仕,酒色自娛,一日忽宣召入禁中,上云,朕近得一異人,能製丹砂,服之可以長生,久視煉治,經歲而成,色如紫金,卿為試之,定觀欣躍拜命,即取服之,才下咽,覺胸間煩躁之甚,俄頃煙從口中出,急扶歸,已不救,...](9)
宋代張邦基曾警告說金屬與礦物丹藥有致命危險。元代謝應芳於 1348 年所作<<辨惑篇>>,指出歷年來煉丹術與丹藥中毒的慘痛歷史,完全是騙術與宗教迷信的後果。(12)
宋朝.陳文中曾經說:
[ 小兒初生,便服朱砂、輕粉、白蜜、黃蓮水,欲下胎毒,此皆傷脾敗陽之藥,輕粉下痰損心,朱砂下涎損神,兒實者服之軟弱,弱者服之易傷,變生諸病也。] (13)
清代名醫喻嘉言強烈反對兒科方劑使用金石鎮墜藥。 清朝.陳飛霞著 <<幼幼集成>> 引述他的看法:
喻嘉言曰: [ 驚風一門,古人鑿空妄談,後世之小兒受其害者,不知千百億兆 ..., .....妄用金石腦麝開闢鎮墜之藥,引邪深入臟腑,千中千死...]
又曰: [ 凡治小兒痙病,妄稱驚風名色,輕用鎮墜之藥者,立殺其兒,此通國所當共驚者也........妄指驚風,輕施鎮墜,勾引外邪深入內臟,千中 千死,從未有一救者,通國不為厲禁,寧有底止哉。](14)
朱砂與雄黃所肇下的致命悲劇,可謂史不絕書,卻被現代的傳統派醫學家有意地忽略,堅持要進口並使用大量的朱砂和雄黃。
民國 80 年 12 月 23 日,<< 醫藥世界週刊 >> 報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發出警告,禁止服用及販賣中國成藥鷓鴣菜,因為該項藥品,使一名 13 歲的華裔兒童,在服用四年之後,腦部受損,根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化驗,鷓鴣菜含有水銀,會引起中毒。
陸、礦物藥功效的科學解釋 -- 李約瑟的創見:
李約瑟是國際知名的中國古代科技史專家,歷經千年不墜的煉丹術與金石藥引起他的注意.在<<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十四冊<煉丹術與化學>一書中(15),提到這個讓他思考良久的問題:
[丹藥混合物,包括衍生自砷、汞、鉛、銅、錫、鎳、鋅及銻等危險的金屬化合物, 為什麼對如此多熱心人士具有吸引力 ? 為什麼能誘使人們保存使用 ? ]
他的解答是:
[一.許多礦物藥品,特別是含砷的化合物,給予食用者一種短暫的安寧感;
二.丹藥有短暫的加強性能力的效果,砷的硫化物有媚藥的性質;
三.服丹藥致死者,屍體不腐爛。
服食重金屬的種種不良後果,因煉丹術士提出合理化的解釋,給予信徒們勉強可接受的答案。
例如:西元三世紀的<<太清石壁記>>認為,身上發癢,如蟲蟻爬行其上,手腳腫脹,不能忍受食物的氣味,厲害的嘔吐,四肢乏力,經常如廁,頭或胃劇痛,不能忍受外界的驚駭或騷擾,這些現象僅證明所服丹藥正有效的驅散體內潛伏的疾病.身體不腐爛, 使人有足夠理由相信 {肉身具有不朽性}, 是生命永生的證據。
因此,金屬中毒的特性,諸如: 蟻行感、四肢水腫乏力、傳染到癤和潰瘍、 噁心、嘔吐、胃腹疼痛、腹瀉和嚴重的頭痛,值得以勇氣和信心來支撐,並忍受所遭的痛苦。]
另外,李約瑟認為,以現代醫學立場來看,有一個格外具說服力的解釋,他說道:
[中國人的飲食缺少奶製品,慢性的鈣質缺乏應是普遍的後果,如果十分有用的東西, 如鈣、鎂、鐵、氟等食物中欠缺的微量元素,
因礦物藥的加入而獲補足,確實可以使人恢復健康狀態,加強些性能力.......。
... 寄生蟲病的流行, 有時也須借助於礦物和金屬丹藥來設法治療。]
身為受過嚴格訓練的科學家,又站在一個外國歷史學者的客觀立場,李約瑟的想法不僅是個創新的見解,亦可謂解開了中國傳統醫療大量使用各種礦物藥的謎團。
鈣、鎂、鐵等對身體有益的礦物質, 與砷、汞、鉛的化合物,其實難以區別, 可見中國古代因為沒有精確的分析方法, 只以青、赤、黃、白、黑五色來區分藥物的性質,因此[服餌礦物]的[補]與[害]之間,顯然是由運氣和機會來決定。
柒、雄黃與砷中毒研究:
自從78年,我們開始研究傳統醫藥的重金屬毒害問題以來(16),共遇到三例兒童砷中毒個案,其中最嚴重的病童使用的草藥粉,含砷量為9,460 ppm ( 百萬分之一 ) ,與食品的安全含量1.4 ppm相比較,可謂相當驚人,但是傳統醫藥業者並不接受,雄黃與砷中毒有關的指控,欲與傳統派醫學家溝通之際,需有實例和數據的支持,因此我們於83年完成雄黃與砷中毒的實驗, 實驗中有重要的發現。
材料和方法
民國 83 年底, 我們取得一隻新生雌性小狗, 飼養到 2 公斤重。然後開始以每天每公斤體重 500 毫克的數量餵食雄黃。此雄黃為某中藥店販售, 經過水飛製備的純雄黃, 經檢測發現含砷量 484,450 ppm ( 百萬分之一 )。餵食雄黃後開始測血、尿及糞便中含砷量, 肝功能與腎功能。餵食雄黃第 37 天, 小狗因心臟與肺臟衰竭而死亡。
死亡時體重 3 公斤, 較預期的體重 5 公斤相差很多。死亡後立刻進行屍體解剖及病理檢查, 並取各器官組織之小塊, 以氫化物發生原子吸收光譜儀做含砷量分析。(17)(18)
結果:
甲、 臨床表現:
實驗狗在死亡前陸續表現出食慾減退, 發育不良, 倦怠, 脫毛, 肌肉萎縮, 視力障礙, 步態不穩, 呼吸困難等症狀。
乙、放射線檢查:
心臟擴大, 腸胃道可見不透射線物質滯留, 腹部見毛玻璃狀的腹水癥候 (見圖1)
丙、病理檢查:
屍體解剖時發現:
1) 腹膜腔內見淡黃色的腹水約 200 毫升。
2) 肝臟與腎臟表面有出血點。
3) 胃部大量雄黃滯留。
4) 腸管狹窄。
顯微鏡檢查:
肝臟中區( 第二區) 可見次大塊壞死現象, 肺部有肺萎陷及發炎細胞浸潤的慢性肺炎現象。雖然此二器官的含砷量遠比肌肉低, 破壞程度卻異常嚴重。(見圖2、3)
丁、 含砷量檢測:
1) 血中含砷量於死亡時只達到 36.63 ug/dl。(見表5)
2) 尿中含砷量於死亡前一天達到 125,400 ug / l, 尿中砷的增加率比血中砷快得多, 由此看來, 尿中含砷量可能是比較好的砷中毒指標。(見表6)
3) 長期服用雄黃後, 其中所含的砷主要蓄積在平滑肌和橫紋肌。(見表7)
4) 各主要器官含砷量並不高, 例如腦部只有胃部肌肉的 1 / 189。
捌、結論:
根據毒物學研究, 砷可以產生全身性的毒性效應。其毒理學機轉為阻斷細胞內酵素的硫醇基 ( -SH ) , 干擾細胞的正常代謝作用。(19)
慢性砷中毒可以影響全身的器官功能(19):
1. 中樞神經系統: 多發神經炎, 視神經炎, 感覺異常如手和腳的灼熱感或 疼痛。
2. 皮膚: 青色變化, 脫髮, 局部水腫, 皮膚炎。
3. 腸胃系統: 肝硬化, 噁心嘔吐, 腹絞痛, 流涎。
4. 心臟血管系統和腎臟: 慢性腎炎, 心臟衰竭, 下肢水腫。
5. 一般效應: 貧血, 體重減輕。
6. 砷及其化合物有致皮膚癌、 肺癌與肝癌的可能性。
國內傳統派醫學家認為雄黃在在臨床治療皮膚病、黴菌感染、帶狀疱疹及
泌尿系統感染效果好, 可見得雄黃是中國古代醫學所採用的廣效抗菌劑, 根據歷史記載,確實控制了漢代的幾次大瘟疫, 但是雄黃是含砷的毒性物質,也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砷又有很強的蓄積性,進入身體後不易排除。
既然現代已有抗生素與抗病毒劑等,安全有效的取代藥物, 何必再冒慢性砷中毒的危險,堅持使用雄黃。
雄黃和朱砂這兩種毒藥, 沿用到現在,具體顯現中國人對傳統醫藥的驚人依賴性,我們所做雄黃與砷中毒的實驗,雖然沒有什麼高深的學理,卻是打破迷信的必要步驟,結果證明雄黃這個毒性礦物質,不宜再用於疾病的治療,衛生主管機關和醫學界有責任,立即設法阻止,再發生類似的砷中毒案例。
亓允文 醫師
林德賢 教授
蔡志仁 醫師
摘要
[ 雄黃酒 ] 最初起於何時可能不易查考, 在歷代醫藥典籍也不見正式紀錄, 因此屬於民間口耳相傳的一道 [ 偏方 ] ,但是民間使用的情形非常普遍, 清朝.潘榮陞所著<<帝京歲時紀勝>> 提及: [ 五月五日, 細切蒲根, 拌以雄黃,曝而浸酒,飲餘則塗抹兒童面頰、耳鼻, 並揮灑床帳間, 以避毒蟲。] 可見以[ 雄黃酒 ]殺滅毒蟲及預防疾病的觀念, 早為民間所接受。(1)
八十二年的端午節, 某報記者訪問台北市某位具有盛名的中醫師,談 [ 端午民俗與預防醫學 ] 時, 這位中醫師指出, 雄黃是防治皮膚病良藥, 飲[ 雄黃酒 ] 可防止五毒對人畜的傷害, 這種民俗隱含現代預防醫學的意義, 值得沿襲, 他說明, 雄黃在<<神農本草經>> 中列為皮膚用藥, 在臨床治療發現它對皮膚癢、 黴菌感染、帶狀疱疹及泌尿系統感染效果甚好。
由於傳統派醫學家對 [ 雄黃酒 ] 的推崇備至, 國內連續五年的雄黃 [年進口量 ]在 10 噸至 22 噸之間, 總量達 76 噸的驚人數字。
我們知道雄黃的化學結構式為二硫化二砷, 而砷是劇毒的物質, 因此在八十三年做了雄黃的砷中毒實驗, 實驗中有重要的發現。
為了從根本解決問題, 我們也對中國人廣泛使用礦物的 [ 藥補 ] 思想, 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檢討。
壹、前言
中國古代醫學家曾經認為酒能 [ 運行藥氣 ], 西漢時代<<黃帝內經>>記載用蜀椒、乾薑、桂心與酒製成藥布治療寒痺(肌肉與關節疼痛),梁朝陶弘景<<名醫別錄>>認為:「酒味苦、甘辛、大熱、有毒,殺百毒惡邪氣。」 隋朝<<諸病源候論>>屢次引述晉.皇甫謐說到以酒輔助藥物解 [寒食散] 等丹藥之毒的理論, 唐朝. 孫思邈<< 千金翼方 >> 也記載酒配合藥物的許多方劑。(1)
雄黃正好溶於酒, 卻不溶於水,也許因為調製的方便, 產生了 [ 雄黃酒 ]。
[ 雄黃酒 ] 最初起於何時可能不易查考, 但是民間使用的情形非常普遍,
八十二年的端午節, 某報記者訪問台北市某位具有盛名的中醫師,談 [ 端午民俗與預防醫學 ] 時, 這位中醫師指出, 雄黃是防治皮膚病良藥, 飲[ 雄黃酒 ] 可防止五毒對人畜的傷害, 這種民俗隱含現代預防醫學的意義, 值得沿襲, 他說明, 雄黃在<<神農本草經>> 中列為皮膚用藥, 在臨床治療發現它對皮膚癢、 黴菌感染、帶狀疱疹及泌尿系統感染效果甚好。
同一天, 台北某報刊出某君所撰 [ 從科學中醫觀點看傳統端午習俗 ] 提到:
[ 白蛇傳的故事裏, 白娘子喝了雄黃酒, 不敵酒力而現出原形, 可見雄黃這種砒及硫的化合物, 可以消除蟲害 ],
[ 喝一點雄黃酒, 或沾雄黃在額頭寫一個王字,可以使免疫系統得到適當的刺激, 在漫漫長夏中, 抵擋一些腸胃的疾病, 以及避免被蚊蟲叮咬而傳染疾病 ]
由於傳統派醫學家對 [ 雄黃酒 ] 的推崇備至, 國內連續五年的雄黃 [年進口量 ]在 10 噸至 22 噸之間, 總量達 76 噸的驚人數字。(見表 1)
我們知道雄黃的化學結構式為二硫化二砷, 而砷是劇毒的物質, 如果這些雄黃全部製成雄黃酒,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問題。
貳、雄黃的歷史貢獻:
據 << 後漢書 >> 記載, 東漢光武建成 13 至 26 年 ( 西元 37 - 50 年 )
有七次大疫, 東漢靈帝建寧四年 ( 西元 171 年 ) 至中平二年( 西元 185 年 ),有五次大疫。(1)
醫聖張仲景在<< 傷寒雜病論 >>自序中, 詳述習醫動機提到:
[ .... 余宗族素多, 向餘二百, 建安紀年 ( 西元 196 年 )以來, 猶未十稔, 其死亡者, 三分有二, 傷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淪喪, 傷橫夭之莫救, 乃
勤求古訓, 博釆眾方 .... ](2)
就在此死亡枕籍, 十室九空的疾疫流行期, 中國古代醫學家開始尋找與嘗試任何可能的救命方法。現在的中國人仍然沿用巫術、貼符咒、掛艾草、插桃樹枝、飲屠蘇酒、帶香包、薰雄黃等各種祖先發明的防病方法。
晉朝葛洪<<肘後備急方>>所錄[ 治瘴氣疫癘溫毒諸方 ] 第十五,就有三道含雄黃的預防與治療疫病的方劑。(3)
太乙流金散方
雄黃三兩 雌黃二兩 礬石、 鬼箭羽各一兩半 羖羊角二兩
搗為散, 三角絳囊貯一兩帶心前, 并門戶上,
月旦青布裹一刀圭, 中庭燒,
溫病人亦燒熏之, 即差。
辟天行疫癘方
雄黃 丹砂 巴豆 礬石、附子 乾姜分等搗蜜丸 平旦向日吞之一丸
如胡麻大九日止令無病
虎頭殺鬼方
虎頭骨五兩, 朱砂 雄黃 雌黃各一兩半, 鬼臼 皂莢 蕪荑各一兩
搗篩, 以蠟蜜和如彈丸, 絳囊貯繫臂, 男左女右, 家中懸屋四角,
月朔望夜半中庭燒一丸。
葛洪<<肘後備急方>>更強調以服藥預防疫病的神效,例如:
老君神明散
白朮一兩, 附子三兩,烏頭四兩,桔梗二兩半,細辛一兩,搗篩,
正旦服一錢匕,一家合藥則一里無病,帶此行則病氣皆消,
若他人有得病者,便溫酒服之方寸匕,亦得病已,四五日以水二升,煮散一升,
覆取汗出也。
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 記載東漢靈帝建寧二年 ( 西元 169 年 ) 有疫病流行:
[ 漢建寧二年, 太歲在酉, 疫氣流行, 死者極眾, 即有書生丁季迴
從蜀青城山來, 東過南陽, 從西市門入, 見患疫癘者頗多, 遂於
囊中出藥, 人各惠之一丸, 靈藥霑脣, 疾無不差, 市中疫鬼數百
千餘見書生施藥, 悉皆驚怖而走, 乃有鬼王見書生, 謂有道法
兼自施藥感眾鬼等奔走若是, 遂詣書生欲求受其道法, 書生曰, 吾無
道法, 乃囊中之藥, 呈於鬼王, 鬼王睹藥, 驚惶叩頭乞命而走,
此方藥帶之入山能辟虎狼蟲蛇, 入水能除水怪蛟蜃。](4)
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也繼承葛洪的相同作法,含雄黃的方劑且增為六道(見表2 )
例如: 雄黃丸方
雄黃 雌黃 曾青 鬼臼 真珠 丹砂 虎頭骨 桔梗 白朮
女青 芎藭 白芷 鬼督郵 蕪荑 鬼箭羽 藜蘆 菖蒲 皂莢
各一兩
右十八味末之, 蜜丸如彈子大, 絹袋盛, 男左女右帶之,
卒中惡及時疫, 吞如梧子一丸, 燒一彈丸戶內。 ]
叁、雄黃的 [ 萬靈丹 ] 效應:
如依歷代醫學文獻記載,以雄黃方劑在室內、外燃燒,男左女右帶在身上,
探視病人前後,隨時取出服用, 確實達到了遏阻疫病的效果,因此歷代醫學家對雄黃,可說視之為一種 [ 萬靈丹 ] 。(見表3 )
例如漢朝吳普<<神農本草經>>認為:
[ 雄黃味苦平寒, 主寒熱、鼠廔、惡創、疽、痔、死肌, 殺精惡物鬼邪氣、百蟲毒, 鍊食之輕身神仙。 ](5)
後來的傳統醫學家沿襲同一觀念,因此之故,所有治療流行疫病的方劑,都採用雄黃為主藥。(6) (見表4 )
肆、服藥防病與[ 藥補 ]風潮:
雄黃遏阻疫病的良好效果,激勵了中國古代醫學家的企圖心,將醫藥的目的,由[防病、治病]擴展到[健身與補養], 因而發生隋、唐時代的 [ 藥補 ]風潮。
五代陶穀清<< 異錄 >>記載:
[ 昌黎公愈, 晚年頗親脂粉, 服食用硫磺末攪粥飯啖雞男, 不使交, 千日烹庖, 名火靈庫, 公間日進一隻焉, 始亦建功, 終致絕命。]
[ 寒食散 ] 是隋、唐時代流行的礦物藥方劑,早已造成許多不幸的案例。
隋朝.巢元方 << 諸病源候論 >> 談 [ 寒食散發候 ] 提到:
皇甫謐曰: [ 近世尚書何晏,耽聲好色,始服此藥,心加開朗,體力轉強,京師翕然,傳以相授,歷歲之困,悉不終朝而癒,眾人喜於近利,未睹後患,晏死之後,服者彌繁,于時不輟,余亦豫焉,或暴發不常,夭害年命,是以族弟 長互,舌縮入喉,東海王良夫,癰瘡陷背,隴西辛長緒,脊肉爛潰,蜀郡趙公 烈中表六喪,悉寒食散之所為也。](7)
唐朝王燾<<外臺秘要 >>記載:
昔皇甫氏曾餌此散,每發即欲自刑,尊親制之,乃免斯禍,強令飲食,其熱漸除,縱家有寒熱藥,發急皆忘,雖素聰明,發皆頑冥,告令難喻,為茲斃者,不可勝數....論曰:服食之人,發狀非一,或發於外陽,則頭角皮膚作病,癰腫頭痛是也,或發於內陰,則反令藏虛,口瘡吐血是也,.... 。(8)
唐代其實是一般人對丹藥起疑的年代,韓愈撰文說: [ 余不知服食說自何世起,殺人不可計,而世慕向之益至,此其惑也,在文書所記及耳相傳聞者不說,今直取目見,親與之游,而以藥敗者六、七公,以為世戒 ]
<<漁隱叢話>>云: [ 韓退之既知其害而晚年服硫黃而死](9),
唐朝皇帝憲宗、穆宗、敬宗、武宗及宣宗也都因服食丹藥而枉死。
白居易在韓愈死後多年曾經作< 懷舊詩 > 記載:
[ 閒日一思舊, 舊遊如眼前; 再思今何在, 零落歸下泉;
退之服硫磺,一病迄不痊; 微之煉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得丹訣,終日斷腥羶; 崔君誇藥力,終冬不衣錦;
或疾或暴夭, 悉不過中年; 唯余不服食, 老命反遲延。](10)
伍、[ 煉丹術 ] 的慘痛歷史:
談到金石藥的毒害問題,必須再詳述與[雄黃治病]齊名的[朱砂煉丹] ,所衍生的一頁慘痛歷史。
最早提及朱砂的中國古代文獻是<< 書經 >> ,尚書禹貢記載丹砂是荊州的貢品。
西漢末年的藥物學經典<<神農本草經>>,共列舉41種金石藥,丹砂列為藥中上品。 當時曾經這樣記載 [ 丹砂,主身體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鬼,久服通神明不老 ]。(5)
後漢.魏伯陽說:[巨勝尚延年,金丹可入口,金性不朽敗,故為萬物寶,術士服食之,壽命得長久.]
晉朝. 葛洪認為 :[ 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煉不滑,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藥,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漢朝以後,道教煉丹術大盛, 南北朝以至唐、宋,煉丹術士曾經狂熱的煉製長生不老丹藥,展開此後一千多年服食礦物藥的風潮,而歷代許多信任煉丹家的皇帝,多因丹藥中毒而死亡。(10)
煉丹家為了增加煉丹的神秘性,給丹砂取許多不同的名稱,唐朝'梅彪所著 << 石藥爾雅 >>云: [ 丹砂又稱日精、真珠、仙砂、汞砂、赤帝、太陽、朱砂、 朱鳥、降陵珠兒、絳宮珠兒、赤帝精、赤地髓與朱雀 ] 相傳湖南辰州所產丹砂品質最佳,特稱 [辰砂]。(10)[朱] 原是形容其紅色, 傳抄日久, 有人寫成 [硃砂]。
朱砂除了做為長生不老丹藥,在古代廣泛使用於各種方劑,甚至宋、元、明、清 各代都有直接使用其前身水銀的紀錄。(11)中國古代醫學認為水銀等比重極大的金石鎮 墜藥,可以壓制 [ 風 ] 和 [ 痰 ] ,因此[ 鎮驚 ]、[ 袪風 ]、[ 袪痰 ] 與 [ 安神 ]的藥方, 幾乎都含有水銀、朱砂、輕粉,但是大量使用之後,造成傷身致命的悲劇。唐朝皇帝憲宗、穆宗、敬宗、武宗及宣宗也都因服食丹藥而枉死。
宋朝.張杲 <<醫說>> 引述葉石林 <<避暑錄>> 談服丹之戒:[ 士大夫服丹砂死者,前後固不一,余所目擊,林彥振,平日充實,飲噉兼人,居吳下,每以強壯自誇,有醫周公輔言,得宋道方丹砂秘術,可延年而無後害,道方洪州良醫也,彥振信之,服三年,疽發於腦,始見髮際如粟,越兩日,鬚頷與胸背略平,十日死 ...]
又記載: [ 王偁定觀者,元符殿帥恩之子, 有才學,...政和末,為殿中監,年二十八矣,眷注甚渥,少年貴仕,酒色自娛,一日忽宣召入禁中,上云,朕近得一異人,能製丹砂,服之可以長生,久視煉治,經歲而成,色如紫金,卿為試之,定觀欣躍拜命,即取服之,才下咽,覺胸間煩躁之甚,俄頃煙從口中出,急扶歸,已不救,...](9)
宋代張邦基曾警告說金屬與礦物丹藥有致命危險。元代謝應芳於 1348 年所作<<辨惑篇>>,指出歷年來煉丹術與丹藥中毒的慘痛歷史,完全是騙術與宗教迷信的後果。(12)
宋朝.陳文中曾經說:
[ 小兒初生,便服朱砂、輕粉、白蜜、黃蓮水,欲下胎毒,此皆傷脾敗陽之藥,輕粉下痰損心,朱砂下涎損神,兒實者服之軟弱,弱者服之易傷,變生諸病也。] (13)
清代名醫喻嘉言強烈反對兒科方劑使用金石鎮墜藥。 清朝.陳飛霞著 <<幼幼集成>> 引述他的看法:
喻嘉言曰: [ 驚風一門,古人鑿空妄談,後世之小兒受其害者,不知千百億兆 ..., .....妄用金石腦麝開闢鎮墜之藥,引邪深入臟腑,千中千死...]
又曰: [ 凡治小兒痙病,妄稱驚風名色,輕用鎮墜之藥者,立殺其兒,此通國所當共驚者也........妄指驚風,輕施鎮墜,勾引外邪深入內臟,千中 千死,從未有一救者,通國不為厲禁,寧有底止哉。](14)
朱砂與雄黃所肇下的致命悲劇,可謂史不絕書,卻被現代的傳統派醫學家有意地忽略,堅持要進口並使用大量的朱砂和雄黃。
民國 80 年 12 月 23 日,<< 醫藥世界週刊 >> 報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發出警告,禁止服用及販賣中國成藥鷓鴣菜,因為該項藥品,使一名 13 歲的華裔兒童,在服用四年之後,腦部受損,根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化驗,鷓鴣菜含有水銀,會引起中毒。
陸、礦物藥功效的科學解釋 -- 李約瑟的創見:
李約瑟是國際知名的中國古代科技史專家,歷經千年不墜的煉丹術與金石藥引起他的注意.在<<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十四冊<煉丹術與化學>一書中(15),提到這個讓他思考良久的問題:
[丹藥混合物,包括衍生自砷、汞、鉛、銅、錫、鎳、鋅及銻等危險的金屬化合物, 為什麼對如此多熱心人士具有吸引力 ? 為什麼能誘使人們保存使用 ? ]
他的解答是:
[一.許多礦物藥品,特別是含砷的化合物,給予食用者一種短暫的安寧感;
二.丹藥有短暫的加強性能力的效果,砷的硫化物有媚藥的性質;
三.服丹藥致死者,屍體不腐爛。
服食重金屬的種種不良後果,因煉丹術士提出合理化的解釋,給予信徒們勉強可接受的答案。
例如:西元三世紀的<<太清石壁記>>認為,身上發癢,如蟲蟻爬行其上,手腳腫脹,不能忍受食物的氣味,厲害的嘔吐,四肢乏力,經常如廁,頭或胃劇痛,不能忍受外界的驚駭或騷擾,這些現象僅證明所服丹藥正有效的驅散體內潛伏的疾病.身體不腐爛, 使人有足夠理由相信 {肉身具有不朽性}, 是生命永生的證據。
因此,金屬中毒的特性,諸如: 蟻行感、四肢水腫乏力、傳染到癤和潰瘍、 噁心、嘔吐、胃腹疼痛、腹瀉和嚴重的頭痛,值得以勇氣和信心來支撐,並忍受所遭的痛苦。]
另外,李約瑟認為,以現代醫學立場來看,有一個格外具說服力的解釋,他說道:
[中國人的飲食缺少奶製品,慢性的鈣質缺乏應是普遍的後果,如果十分有用的東西, 如鈣、鎂、鐵、氟等食物中欠缺的微量元素,
因礦物藥的加入而獲補足,確實可以使人恢復健康狀態,加強些性能力.......。
... 寄生蟲病的流行, 有時也須借助於礦物和金屬丹藥來設法治療。]
身為受過嚴格訓練的科學家,又站在一個外國歷史學者的客觀立場,李約瑟的想法不僅是個創新的見解,亦可謂解開了中國傳統醫療大量使用各種礦物藥的謎團。
鈣、鎂、鐵等對身體有益的礦物質, 與砷、汞、鉛的化合物,其實難以區別, 可見中國古代因為沒有精確的分析方法, 只以青、赤、黃、白、黑五色來區分藥物的性質,因此[服餌礦物]的[補]與[害]之間,顯然是由運氣和機會來決定。
柒、雄黃與砷中毒研究:
自從78年,我們開始研究傳統醫藥的重金屬毒害問題以來(16),共遇到三例兒童砷中毒個案,其中最嚴重的病童使用的草藥粉,含砷量為9,460 ppm ( 百萬分之一 ) ,與食品的安全含量1.4 ppm相比較,可謂相當驚人,但是傳統醫藥業者並不接受,雄黃與砷中毒有關的指控,欲與傳統派醫學家溝通之際,需有實例和數據的支持,因此我們於83年完成雄黃與砷中毒的實驗, 實驗中有重要的發現。
材料和方法
民國 83 年底, 我們取得一隻新生雌性小狗, 飼養到 2 公斤重。然後開始以每天每公斤體重 500 毫克的數量餵食雄黃。此雄黃為某中藥店販售, 經過水飛製備的純雄黃, 經檢測發現含砷量 484,450 ppm ( 百萬分之一 )。餵食雄黃後開始測血、尿及糞便中含砷量, 肝功能與腎功能。餵食雄黃第 37 天, 小狗因心臟與肺臟衰竭而死亡。
死亡時體重 3 公斤, 較預期的體重 5 公斤相差很多。死亡後立刻進行屍體解剖及病理檢查, 並取各器官組織之小塊, 以氫化物發生原子吸收光譜儀做含砷量分析。(17)(18)
結果:
甲、 臨床表現:
實驗狗在死亡前陸續表現出食慾減退, 發育不良, 倦怠, 脫毛, 肌肉萎縮, 視力障礙, 步態不穩, 呼吸困難等症狀。
乙、放射線檢查:
心臟擴大, 腸胃道可見不透射線物質滯留, 腹部見毛玻璃狀的腹水癥候 (見圖1)
丙、病理檢查:
屍體解剖時發現:
1) 腹膜腔內見淡黃色的腹水約 200 毫升。
2) 肝臟與腎臟表面有出血點。
3) 胃部大量雄黃滯留。
4) 腸管狹窄。
顯微鏡檢查:
肝臟中區( 第二區) 可見次大塊壞死現象, 肺部有肺萎陷及發炎細胞浸潤的慢性肺炎現象。雖然此二器官的含砷量遠比肌肉低, 破壞程度卻異常嚴重。(見圖2、3)
丁、 含砷量檢測:
1) 血中含砷量於死亡時只達到 36.63 ug/dl。(見表5)
2) 尿中含砷量於死亡前一天達到 125,400 ug / l, 尿中砷的增加率比血中砷快得多, 由此看來, 尿中含砷量可能是比較好的砷中毒指標。(見表6)
3) 長期服用雄黃後, 其中所含的砷主要蓄積在平滑肌和橫紋肌。(見表7)
4) 各主要器官含砷量並不高, 例如腦部只有胃部肌肉的 1 / 189。
捌、結論:
根據毒物學研究, 砷可以產生全身性的毒性效應。其毒理學機轉為阻斷細胞內酵素的硫醇基 ( -SH ) , 干擾細胞的正常代謝作用。(19)
慢性砷中毒可以影響全身的器官功能(19):
1. 中樞神經系統: 多發神經炎, 視神經炎, 感覺異常如手和腳的灼熱感或 疼痛。
2. 皮膚: 青色變化, 脫髮, 局部水腫, 皮膚炎。
3. 腸胃系統: 肝硬化, 噁心嘔吐, 腹絞痛, 流涎。
4. 心臟血管系統和腎臟: 慢性腎炎, 心臟衰竭, 下肢水腫。
5. 一般效應: 貧血, 體重減輕。
6. 砷及其化合物有致皮膚癌、 肺癌與肝癌的可能性。
國內傳統派醫學家認為雄黃在在臨床治療皮膚病、黴菌感染、帶狀疱疹及
泌尿系統感染效果好, 可見得雄黃是中國古代醫學所採用的廣效抗菌劑, 根據歷史記載,確實控制了漢代的幾次大瘟疫, 但是雄黃是含砷的毒性物質,也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砷又有很強的蓄積性,進入身體後不易排除。
既然現代已有抗生素與抗病毒劑等,安全有效的取代藥物, 何必再冒慢性砷中毒的危險,堅持使用雄黃。
雄黃和朱砂這兩種毒藥, 沿用到現在,具體顯現中國人對傳統醫藥的驚人依賴性,我們所做雄黃與砷中毒的實驗,雖然沒有什麼高深的學理,卻是打破迷信的必要步驟,結果證明雄黃這個毒性礦物質,不宜再用於疾病的治療,衛生主管機關和醫學界有責任,立即設法阻止,再發生類似的砷中毒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