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熱傷害疾病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李誠民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1467
註冊時間: 週三 6月 23, 2010 10:18 am

再論熱傷害疾病

文章 李誠民 »

今天(6/20/'11)蘋果日報A4版刊載兩則新聞::

1.一位55歲女性杆弟,死於水池邊(死亡時間多久?),送至長庚急診室,診斷熱中暑死亡,無他殺嫌疑(?為什麼,有什麼佐證?);熱中暑是體溫(肛溫>40.5-41.5C,肝臟附近溫體更高)超過身體體溫調節(thermoregulation)能力後,產生的人體一連串變化,可能是血液動力學上的(hemodynamic)心臟衰竭引起,也可能是熱引起體內蛋白質變化--血小板 凝血或溶血因子等,多重器官衰竭造成死亡;所以雖然死亡會有許多病生裡表徵出現,因為我沒見到病歷描述,所以無法評論,但我相信,長庚急診室的診斷,也太武斷了;當天溫度31.5C,濕度 ?風速?

2.一位38歲男性,平時熱愛運動,最近才做完體檢(項目?),昨日參加新竹自行車比賽(報載五千人),--47 公里挑戰組比賽,於19公里上坡路段,昏倒 摔下車 昏迷後送醫,,到院已死亡,法醫診斷心臟休克,因其父是心臟病發死亡(?什麼心臟病),家屬無異議,領回;當天溫度31.5C(稍熱?報載),濕度? 風速?,,當天死者是與十歲兒子與女友參加
ps:
1.氣溫不能反映實際溫度(而是濕球溫度),濕度愈高,汗液蒸發愈困難(氣化帶走體熱),當環境濕度飽和,汗液就無法蒸發,人體散熱機轉幾乎停止,熱中暑機率就大增,風速大小可改變環境溫度與濕度,而利於人體散熱,但賽事--馬拉松或自行車等,因人群聚集 擁擠,因每個人多因運動而散熱,所以局部溫度 濕度就更 高,(雖是31.5C 超過35C 也不希奇)

2.死者38 歲平日熱愛運動,又剛做完體檢(至少有血壓 脈博 心電圖吧?報載為正常),心臟機率應很小吧?!父親死於心臟病,它就應該是心臟病死亡?

3.19公里上坡路段,與兒子 女友同時參加::人因進化關係與科技進步,帶來對環境適應能力,較動物愈來愈差,又因為人類與動物不同,有榮譽心---爭強好鬥,動物遇體溫超過39.5-41C都會停止運動,人可能陷入神智不清,卻仍運動直至倒地不起

4.所以國外熱傷害的防治,為什麼要對不同型式作不同講習--舉辦單位 參與者 隨賽事工作人員與醫護人員 運動路線上醫院或/與醫護人員 急救站設立與器才配置 等,甚至因路線的濕球溫度(氣溫 濕度與風速)不同,設置紅 黃 綠不同警告號旗

5.更諷刺的是同版刊登氣象局發文,昨天開始有熱帶低氣壓形成,可能轉變為颱風....不是濕度在昨天很高嗎 ?!

台灣有做有效熱傷害防治嗎?做個國民與醫師,只有等政府醒悟,認識到其嚴重性,再花個十年 二十年從中,得到經驗與教訓;台灣不可悲嗎?!國健局或衛生主管官署不可悲與無知嗎?!
image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59129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 2009 8:10 pm
來自: 集合住宅

Re: 再論熱傷害疾病

文章 image »

(感冒) (感冒) (感冒)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