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兒時》改朝換代的文化矛盾
筆者就讀國校四年級時,二戰結束,臺灣改由中國軍佔領,所以我讀國校是讀二種書,四年級之前讀日本書,四年級之後讀中國書。這樣的改朝換代,不只課本不同,文化上也很多矛盾,雖然時間已過去70多年,現在回憶起,這種矛盾真有趣又好笑。
我們國校時,小學生的很多基本動作二個世代不一樣,都是要重新學習。舉例說;「立正」原來是兩手伸正緊靠大腿,中國人來了改為兩手稍彎,可以放進一個拳頭。「稍息」原來是左腳向前伸半步,兩手放鬆,中國式的是左腳左移半步,兩手互鉤在背後。「敬禮」原來是向前彎45度,中國時代改為向前彎15度。光是這三個基本動作,學了好幾個月仍然學不好,原來是老師也不會,因為他也和我們學生一樣都是重新學習,當朝會喊口令時,大家動作參差不齊,師生都捧腹大笑。
最有趣的是點名,過去都是答:「嗨hai2」,單音節,蒼勁有力,但中國人來了,答應的用詞不統一,有;「知道」、「有到」、「到」、「有」、「在」、「好」…,直到民國三十八、九年,才統一為「有yo2」。
我們學中國語,起先叫「北京語」,這是日治時代就這種稱法,我阿公也稱「北京語」,戰後也有人稱北京話、中國話或國民黨話,直到宋楚瑜當新聞局長時,才由他下令改稱「國語」,他是模仿日治時代,日本話稱為「國語」。
語言不相通,常發生有趣的事,某女中有二位外省女老師,她想買香蕉吃,店老板用臺語說「有啦u-la」,老師聽做「無啦u-la」,她認為二二八剛過,他可能不想和外省人做生意,二人連續走三家,都是說「無啦」,她很生氣,就去叫警察來,警察是福建人,聽懂雙方語言,經解釋才知道原來是語言不通,誤解對方意思,當然沒事了。店老板很生氣,就罵女老師;「豬母屄ti bu2 tsi」,女老師馬上伸出手來,握著老板手說:「你怎麼到現在才說「對不起」,她把「豬母屄」聽做「對不起」。
《回憶兒時》改朝換代的文化矛盾
版主: 版主021
Re: 《回憶兒時》改朝換代的文化矛盾
報告老仙ㄟ,直到宋楚瑜當新聞局長時,才由他下令改稱「國語」
我國小三、四年級時,大概民國 63、64 年,
就有推行「說國語」運動,
我那時還有參加學校壁報比賽,所以印象深刻,
那時候,連布袋戲都改說國語,
宋楚瑜 當新聞局長時,我已經讀國中了,
中間大概差了五、六年左右。
Re: 《回憶兒時》改朝換代的文化矛盾
我們罰一元
印象中
沒人被罰
我還當過班上叫「國語推行員」的幹部
布袋戲不只說國語
還出現一個超級無敵的角色
每次出來
壞人就死光光
這個角色
戴著國民黨黨徽的車輪帽
叫中國強
後來的中國強帆布鞋
不曉得是不是這樣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