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的前主席 Cryer 教授也曾說過:“一次嚴重的低血糖或由此誘發心血管事件,可能會抵消一生維持血糖在正常範圍所帶來的益處。”
由此可見低血糖是需要十分警惕的。低血糖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血糖濃度過低狀態,血糖降低可能會出現相應症狀,稱為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在糖友中並不少見,但很多糖友仍然不清楚它的危害,甚至不知道什麼是低血糖。一些糖友覺得低血糖沒啥大不了,吃點糖就行啦。這種想法很危險,對低血糖不夠重視,它也許會對你重拳出擊。想瞭解低血糖,這些問題很關鍵。
低血糖症狀及表現
低血糖症狀主要有兩種,分別為:「自主神經系統症狀」及「神經性低血糖性症狀」。自主神經系統症狀的表現為:饑餓感、流汗、心悸、焦慮不安、震顫、面色蒼白、心跳過速等。
神經性低血糖性症狀表現為:虛弱、乏力、頭暈、意識模糊、頭痛、行為異常、認知障礙、視覺模糊、低體溫、昏迷、癲癇發作等。頭暈是其中一個症狀,很多自我監測血糖的糖友,會忽視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症狀,等到症狀加重時,帶來的危害和風險就很大了。
低血糖的分層
1 級低血糖:血糖 < 3.9 mmol/L 且 ≥ 3.0 mmol/L,需要服用速效碳水化合物並調整降糖方案。
2 級低血糖:血糖 < 3.0 mmol/L,提示有嚴重的、臨床上有重要意義的低血糖。
3 級低血糖:沒有特定血糖界限,伴有嚴重認知功能障礙且需要其他治療措施説明恢復的低血糖。
為什麼說治療低血糖並不是簡單攝入糖分?
首先,治療低血糖似乎很容易,只需吃些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即可。不幸的是,如果我們只是攝入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那麼我們可能會選擇消化時間要長一倍的食物,因此增加血糖的時間要長一倍。當我們處於嚴重的低血糖症中,身體長時間不使用葡萄糖,血糖降低到極端。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昏迷,甚至喪失生命。
如果此時我們不能選擇正確的食物,而是選擇一些諸如牛奶、餅乾之類的食物,對於治療低血糖就會走向截然不同的結局。雖說牛奶中富含脂肪和蛋白質,這將減慢我們的消化過程,並延遲我們將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中的能力。 這對控制低血糖來說,效果是不理想的。
其次,我在上面已經說過了,由於個體差異、糖尿病病情的不同,低血糖在不同的人的身上表現出來的症狀也會有所不同。如果我們的血糖水準在3.6-4.4mmol/L,處於一個輕度低血糖的狀態,當我們選擇了錯誤的食物時,會導致血糖向高水準反彈的現象,這對血糖的控制是尤為不利的。
低血糖的預防
①糖尿病患者應加強血糖自我監測。
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生活、避免酗酒及空腹飲酒、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定時定量進餐、按時服藥、規範注射。
③對有低血糖,尤其是嚴重低血糖或反復發生低血糖的患者,應放寬血糖控制目標,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④糖尿病患者應常規隨身備用碳水化合物類食品,一旦發生低血糖,立即食用。
⑤隨身攜帶預防低血糖的食物及急救卡。
⑥頻發低血糖要及時就醫。
為什麼說治療低血糖並不是簡單攝入糖分?
歡迎大家來聊天,這裡不討論健保,大家放輕鬆,什麼都可以談,都可以來聊聊,但是政治相關文章不要在這裡談!
版主: 版主006
-
- 註冊會員
- 文章: 36
- 註冊時間: 週四 4月 26, 2018 12:58 am
- 來自: 新北市
前往
- 我要活下去 (公開版面)
- ↳ 老仙ㄟ講古論今講座
- ↳ Dharma鄭逸哲醫法肥皂箱講台
- ↳ 肥皂箱秘密基地
- ↳ ★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
- ↳ 人物記實
- ↳ 衛生署長
- ↳ 年度疫情/疫苗
- ↳ 2007
- ↳ 2008
- ↳ 2009
- ↳ 2010
- ↳ 醫療生態
- ↳ 爭議文章版
- ↳ ★愛滋病患與醫護人員權益討論區
- ↳ ★ 談天說地,無所不談,就是不談政治
- ↳ ★醫療工商服務區(我愛紅娘)
- ↳ ★野人獻曝●花園一隅
- ↳ ★HIS醫療資訊廠商客服專區
- ↳ ★血汗健保
- ↳ ★二代健保
- ↳ ★醫門忠烈
- ↳ 花園子版
- ↳ ★ 漫畫及海報
- ↳ 愚公移山計畫暫存區
- ↳ 愚公移山vs.冷涼卡好
- ↳ ★CME繼續教育訊息專區
- ↳ ★ 審查制度的善與惡
- ↳ 政治事件聊天區
- ↳ ★工商服務專區
- ↳ 醫師人力供需討論專區
- ↳ 外籍學歷與外籍醫師問題
- ↳ 醫師替代人力問題
- ↳ 醫院醫師的問題
- ↳ 診所醫師的問題
- ↳ 法規規範
- ↳ ★波淘洶湧
- ↳ ★醫學生事務交流專區
- 秘密花園B區
- ↳ 診所CEO專區
- ↳ 藥價超級比一比
- ↳ 不友善藥廠與盤商抵制區
- ↳ 健保抽審guideline/criteria download 專區
- ↳ 健保申報疑問
- ↳ 人事問題
- ↳ 自費專區
- ↳ 軟硬體問題
- ↳ 電腦與網路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 ↳ 診所對外關係
- ↳ 放假相關問題
- ↳ 醫療糾紛
- ↳ 綜合教室
- ↳ 專科簽到簿
- ↳ 藥物討論專區
- ↳ 家庭醫學科
- ↳ 皮膚科
- ↳ 內科
- ↳ 小兒科
- ↳ 外/骨/復健科
- ↳ 五官科
- ↳ 婦產科
- ↳ 精神科
- ↳ H1N1 and Flu及感染性疾病
- ↳ 醫療和健保法規實務
- ↳ 健保補充費與二代健保
- 評論
- ↳ ★焦點評論
- ↳ ★精選文集
- 公會及協會專區
- ↳ 全聯會與各縣市醫師公會專區
- ↳ 全聯會與各縣市醫師公會專區(秘密花園區)
- ↳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
- ↳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
- 醫勞盟
- ↳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TMAL】
- 藏經閣
- ↳ 開業醫須知
- ↳ 111年度報稅專區
- ↳ 107年度報稅專區
- ↳ 106年度報稅專區
- ↳ 105年度報稅專區
- ↳ 104年度報稅專區
- ↳ 103年度報稅專區
- ↳ 102年度報稅專區
- ↳ 101年度報稅專區
- ↳ 100年度報稅專區
- ↳ 99年度報稅專區
- ↳ 97年度報稅專區
- ↳ 98年度報稅專區
- ↳ 96年報稅專區
- ↳ 95年報稅專區
- 論壇事務區(公開版面)
- ↳ ★公佈欄
- ↳ ★新手導引區
- ↳ ★意見反應與求助
- ↳ ★篳路藍縷
- ↳ ★醫界數位媒體工作版
- ↳ ★投票專區
- ↳ Poll小組討論工作區
- ↳ ★新手測試區
- ↳ ★友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