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兒時》臺灣人住屋演變
我們從歷史照片中,二戰以前的臺灣人住屋,都是住崁稻草的土埆厝,有照片記錄的二三百年相片幾乎都一樣,沒有改變過。可是這種崁稻草土埆厝好像在唐山閩粵的住屋也沒見過,可見這種土埆厝是南島語族的傳統住屋。自從明末清初以來,有大量唐山閩粵人移民臺灣,但並沒有改變臺灣人的住屋模式,這種現象足以說明臺灣人口中,南島語族人口遠多於唐山人口。
廾世紀後,世界科學日新月異,當然也改變了全球人類的生活方式,本文來介紹二戰後,臺灣人的住屋改變。
臺灣人的住屋自古以來(包括唐山人未來之前),即是崁稻草土埆厝。民國40年代之後,臺灣人隨著世界進步潮流,GDP也急速增加。二戰結束時,臺灣GDP只有100US,1970才進步到400US,1992沖破10,000US,目前約30,000US,從這個統計數據看,臺灣人的生活水平的進步是驚人的。
我們從臺灣人住屋的改變,足以說明臺灣人的富裕進步實在驚人。上面說的民國40年代以前,臺灣人是住崁稻草土埆厝,50年代首先改變的是崁稻草改崁鐵片(亞鉛片)、黑瓦(日本瓦),接著是土埆壁改為紅磚壁,地板也從土泥地改為水泥地或紅磚地,到民國六、七十年代,紛紛改建鋼筋水泥洋樓,現在的臺灣,幾乎都是鋼筋混凝土洋樓,甚至還有高達101層的洋樓。如何蓋土埆厝,現齡50歲以下的人可能不曾見過。
現在鄉下農村還可見到少數舊的土埆厝,但是土埆厝已經不是住人的,土埆厝大多數關牛關雞鴨用的,或者置放農具用的,這些土埆厝都是古早留下來的,但屋頂都是蓋黑瓦,問主人,他們說現在已經沒有人會崁稻草了。
《回憶兒時》臺灣人住屋演變
版主: 版主021
-
- V1
- 文章: 1823
- 註冊時間: 週四 5月 07, 2015 1:49 am
- 表達感謝: 2 次
- 擁有感謝: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