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頁 (共 3 頁)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五 8月 07, 2009 4:49 pm
由 Nathant
ranger 寫: 我們換個方式,從統計學的角度看問題.
一份考卷若以六十分為及格標準.
那它的大數中軸線最理想應該要落在
六十分附近,在標準差範圍內向左向右
偏移一些都還算合理.
但是我們看學歷甄試的及格標準是
極度向右偏移,造成及格率1%--3%,
淘汰率97%--99%.
國考的及格標準卻是極度向左偏移,
造成及格率95%而淘汰率5%.
這兩種及格標準極度向右向左偏移的
考試結果都是不合常理.
就以死骨醫大大的經歷為例:
學歷甄試:考6年
USMLE step1:考4次
USMLE step2:考2次
國考:考1次
從以上的實例,不難看出問題的端倪,
不得不由衷地佩服死骨醫大大的
毅力與耐力,也為他的經歷叫屈.
您的統計學好奇怪,不解 ?
美國(含加拿大)醫學生考USMLE的通過率高達95-97%
請問您是否也認為 "不合常理" ?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五 8月 07, 2009 4:55 pm
由 bestbsn
ranger 寫: 我們換個方式,從統計學的角度看問題.
一份考卷若以六十分為及格標準.
那它的大數中軸線最理想應該要落在
六十分附近,在標準差範圍內向左向右
偏移一些都還算合理.
但是我們看學歷甄試的及格標準是
極度向右偏移,造成及格率1%--3%,
淘汰率97%--99%.
國考的及格標準卻是極度向左偏移,
造成及格率95%而淘汰率5%.
這兩種及格標準極度向右向左偏移的
考試結果都是不合常理.
就以死骨醫大大的經歷為例:
學歷甄試:考6年
USMLE step1:考4次
USMLE step2:考2次
國考:考1次
從以上的實例,不難看出問題的端倪,
不得不由衷地佩服死骨醫大大的
毅力與耐力,也為他的經歷叫屈.
學歷甄試的是相對及格制,是與國內醫學生比程度。
統計不是這麼用的。
按照黃富源教授表示,國內生示範程度測驗若是50分,國外醫學生考50分就可以過。
所以學歷甄試的3%通過率,表示外國醫學生的分佈曲線之前3%落在國內生常態分佈的平均座落區間。
國考是國內外醫學生一起考,是絕對及格制,國內醫學生之所以不認為難是因為醫學教育的成效使然,再加上實習訓練,使得這些題目難不倒即將成為獨立醫療作業的準醫師。
可是這種題目國外醫學生及格率才三成,請問這可以稱作國考簡單嗎?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五 8月 07, 2009 5:21 pm
由 image
ranger 寫: 我們換個方式,從統計學的角度看問題.
一份考卷若以六十分為及格標準.
那它的大數中軸線最理想應該要落在
六十分附近 ,在標準差範圍內向左向右
偏移一些都還算合理.
但是我們看學歷甄試的及格標準是
極度向右偏移,造成及格率1%--3%,
淘汰率97%--99%.
國考的及格標準卻是極度向左偏移,
造成及格率95%而淘汰率5%.
這兩種及格標準極度向右向左偏移的
考試結果都是不合常理.
就以死骨醫大大的經歷為例:
學歷甄試:考6年
USMLE step1:考4次
USMLE step2:考2次
國考:考1次
從以上的實例,不難看出問題的端倪,
不得不由衷地佩服死骨醫大大的
毅力與耐力,也為他的經歷叫屈.
混很大喔
一份考卷若以六十分為及格標準.
那它的大數中軸線最理想應該要落在
六十分附近 ?
對不起,您講的是及格錄取率百分之五十左右的考試的分佈曲線
可是這世上考試又不是都預定錄取率50%的
有的預定錄取率高
有的預定錄取率低(比如律師考試或各種高普考甚至中醫師檢覈考....太多了)
有的是不預設錄取率,以程度為唯一標準的......
學歷認證是已一個沒有預設錄取率,但是預設錄取標準的考試
如果今天報名者都是哈佛杜克...等等學校的醫學系畢業生,這樣的取樣下
錄取率可能是百分之百,那曲線可能極度向左偏移
可是如果都是一些落後地區的學校國際班畢業生來考
錄取率只有百分之3.5%也不意外,那曲線就極度向右偏移
所以如此
在於台灣的學歷認證考試
目的是一個要求錄取生都有台灣本地生平均水準的專業鑑別考試(否則要你這個IMG回來做什麼?)
波波要做的
是要
自己努力趕上本地生苦讀七年的程度
考試成績曲線自然向左偏移 (甚至可以派人入闈場看這份試題本地生考出來多少分)
但不是要求人為放水幫你挪一下或是改成錄取率百分之五十的考試
否則
我可不可以要求高普考,中醫檢覈考都調成百分之五十已符合您的"曲線理論"呢?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五 8月 07, 2009 5:25 pm
由 ranger
bestbsn 寫: ranger 寫: 我們換個方式,從統計學的角度看問題.
一份考卷若以六十分為及格標準.
那它的大數中軸線最理想應該要落在
六十分附近,在標準差範圍內向左向右
偏移一些都還算合理.
但是我們看學歷甄試的及格標準是
極度向右偏移,造成及格率1%--3%,
淘汰率97%--99%.
國考的及格標準卻是極度向左偏移,
造成及格率95%而淘汰率5%.
這兩種及格標準極度向右向左偏移的
考試結果都是不合常理.
就以死骨醫大大的經歷為例:
學歷甄試:考6年
USMLE step1:考4次
USMLE step2:考2次
國考:考1次
從以上的實例,不難看出問題的端倪,
不得不由衷地佩服死骨醫大大的
毅力與耐力,也為他的經歷叫屈.
學歷甄試的是相對及格制,是與國內醫學生比程度。
統計不是這麼用的。
按照黃富源教授表示,國內生示範程度測驗若是50分,國外醫學生考50分就可以過。
所以學歷甄試的3%通過率,表示外國醫學生的分佈曲線之前3%落在國內生常態分佈的平均座落區間。
國考是國內外醫學生一起考,是絕對及格制,國內醫學生之所以不認為難是因為醫學教育的成效使然,再加上實習訓練,使得這些題目難不倒即將成為獨立醫療作業的準醫師。
可是這種題目國外醫學生及格率才三成,請問這可以稱作國考簡單嗎?
前次貼文已經證明過:
學歷甄試中所謂的國內醫學生作對照組,
或國內生示範程度測驗若是50分,國外醫學生考50分就可以過。---等等的說法,事實上跟本不存在.
學歷甄試只是黑箱作業,並淪為刁難國外醫學院畢業生的工具
,因此死骨醫大大才會有令人叫屈的經歷.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五 8月 07, 2009 5:31 pm
由 image
ranger 寫: bestbsn 寫: ranger 寫: 我們換個方式,從統計學的角度看問題.
一份考卷若以六十分為及格標準.
那它的大數中軸線最理想應該要落在
六十分附近,在標準差範圍內向左向右
偏移一些都還算合理.
但是我們看學歷甄試的及格標準是
極度向右偏移,造成及格率1%--3%,
淘汰率97%--99%.
國考的及格標準卻是極度向左偏移,
造成及格率95%而淘汰率5%.
這兩種及格標準極度向右向左偏移的
考試結果都是不合常理.
就以死骨醫大大的經歷為例:
學歷甄試:考6年
USMLE step1:考4次
USMLE step2:考2次
國考:考1次
從以上的實例,不難看出問題的端倪,
不得不由衷地佩服死骨醫大大的
毅力與耐力,也為他的經歷叫屈.
學歷甄試的是相對及格制,是與國內醫學生比程度。
統計不是這麼用的。
按照黃富源教授表示,國內生示範程度測驗若是50分,國外醫學生考50分就可以過。
所以學歷甄試的3%通過率,表示外國醫學生的分佈曲線之前3%落在國內生常態分佈的平均座落區間。
國考是國內外醫學生一起考,是絕對及格制,國內醫學生之所以不認為難是因為醫學教育的成效使然,再加上實習訓練,使得這些題目難不倒即將成為獨立醫療作業的準醫師。
可是這種題目國外醫學生及格率才三成,請問這可以稱作國考簡單嗎?
前次貼文已經證明過:
學歷甄試中所謂的國內醫學生作對照組,
或國內生示範程度測驗若是50分,國外醫學生考50分就可以過。---等等的說法,事實上跟本不存在.
學歷甄試只是黑箱作業,並淪為刁難國外醫學院畢業生的工具
,因此死骨醫大大才會有令人叫屈的經歷.
嗯
您也可以說大學聯考是黑箱作業
害波波考不上醫科??
衛生署如果比照大學聯考的方式
入闈出題,本地生試考
請您還要怎樣?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五 8月 07, 2009 5:35 pm
由 chichang
ranger 寫:
就以死骨醫大大的經歷為例:
學歷甄試:考6年
USMLE step1:考4次
USMLE step2:考2次
國考:考1次
從以上的實例,不難看出問題的端倪,
不得不由衷地佩服死骨醫大大的
毅力與耐力,也為他的經歷叫屈.
我看到的是醫德最重黃達夫醫師所要發覺得精神典範『真的對醫學有興趣,想當醫生就要一直考下去』
[color=#0080000]死骨醫偉大[/color]
POPO醫學生 遜 (嘆息) (嘆息) (嘆息) 還想仰頭45度,不怕落枕。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五 8月 07, 2009 5:38 pm
由 bestbsn
ranger 寫: bestbsn 寫: ranger 寫: 我們換個方式,從統計學的角度看問題.
一份考卷若以六十分為及格標準.
那它的大數中軸線最理想應該要落在
六十分附近,在標準差範圍內向左向右
偏移一些都還算合理.
但是我們看學歷甄試的及格標準是
極度向右偏移,造成及格率1%--3%,
淘汰率97%--99%.
國考的及格標準卻是極度向左偏移,
造成及格率95%而淘汰率5%.
這兩種及格標準極度向右向左偏移的
考試結果都是不合常理.
就以死骨醫大大的經歷為例:
學歷甄試:考6年
USMLE step1:考4次
USMLE step2:考2次
國考:考1次
從以上的實例,不難看出問題的端倪,
不得不由衷地佩服死骨醫大大的
毅力與耐力,也為他的經歷叫屈.
學歷甄試的是相對及格制,是與國內醫學生比程度。
統計不是這麼用的。
按照黃富源教授表示,國內生示範程度測驗若是50分,國外醫學生考50分就可以過。
所以學歷甄試的3%通過率,表示外國醫學生的分佈曲線之前3%落在國內生常態分佈的平均座落區間。
國考是國內外醫學生一起考,是絕對及格制,國內醫學生之所以不認為難是因為醫學教育的成效使然,再加上實習訓練,使得這些題目難不倒即將成為獨立醫療作業的準醫師。
可是這種題目國外醫學生及格率才三成,請問這可以稱作國考簡單嗎?
前次貼文已經證明過:
學歷甄試中所謂的國內醫學生作對照組,
或國內生示範程度測驗若是50分,國外醫學生考50分就可以過。---等等的說法,事實上跟本不存在.
學歷甄試只是黑箱作業,並淪為刁難國外醫學院畢業生的工具
,因此死骨醫大大才會有令人叫屈的經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GRneJoQMo "
國內生示範程度測驗若是50分,國外醫學生考50分就可以過"
這句話是黃富源教授說的,這位德高望重的大老,參與台灣醫學教育超過三十年,你並沒有他專業。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五 8月 07, 2009 5:53 pm
由 image
ranger 寫:
就以死骨醫大大的經歷為例:
學歷甄試:考6年
USMLE step1:考4次
USMLE step2:考2次
國考:考1次
從以上的實例,不難看出問題的端倪,
不得不由衷地佩服死骨醫大大的
毅力與耐力,也為他的經歷叫屈.
大大
如果這麼重視死骨醫大大的話
可不可以不要把人家的話掐頭去尾 只留下自己想留的幾句
然後把人家的好意整個弄擰了
http://forum.doctorvoice.org/viewtopic. ... 6%E7%BF%92
原文是
google大
有沒有實習的問題, 我不想再說了, 因為我相信我親耳從波蘭學弟口中所說的, 因為他也曾經是我菲律賓的學弟 .
至於你說我可以輕鬆來看這個甄試門檻的高度, 那你就錯了 . 我甄試可是考了六年, USMLE Step 1 考了4次, Step 2 考了2次......但是國考我就只考了1次, 而且平均都有及格.
Google大, 如果你認為我很輕鬆的話, 那也是因為我後來有加倍努力吧. 對於那些想避開甄試, 直接考國考的同學, 真的要加油了, 只能說國考只要有唸書真的不難考........但是對於臨床的實用性來說, 沒什麼幫助哦..........希望會有真正有理想有抱負的波蘭醫學生能夠體會我這個過來人的心意....
如果波蘭醫學生有任何問題的話, 也歡迎和我連絡討論哦.....還是要加油啦!
仔細看一下人家紅字的部分
尤其是以一個沒有利害關係的第三者身分說的話
請問有何感想?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五 8月 07, 2009 6:26 pm
由 bestbsn
在醫學領域,如果放大格局來看,台灣的醫學教育並不是只有學校教育而已,而是從紙上談兵的學生必須再接受臨床實戰,累積經驗,直到取得專科醫師資格,此時才算初步小成。
台灣醫界早已國際化,負責領導醫界醫療水準、教學、學術研究都是由專科醫師層級以上來主導,其中必須要有教授級的導師來當火車頭。提升台灣醫界競爭力,必須是這些專家的努力,優秀的師資與醫療資源才是本錢,光是只有優秀的學生是不夠的。
各大教學醫院的學術演說,各類型研討會等,每每邀請國外學者來演說,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我們還有年輕專科醫學到先進國家醫學中心去進修,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與知識,這些事情一直都是進行式。台灣的肝病研究,是世界級的權威,台灣的神經外科,一些我們認為再普通不過的手術,在西歐國家眼中卻視為「神技」。
一些自認為「深具國際觀」或「眼界遠大」的人士大放厥詞,批評國內醫學教育如同「鎖國」,這真是無稽之談,台灣醫界明明國際交流活動那麼旺盛,何來鎖國之說?就因為政府設限外國學歷之舉以致於影響少數人權益,便竟可無限上綱?別忘了,剛畢業的醫學生可是什麼都不會,何來競爭力可言?此「鎖國」一說突顯了少數人士對醫學教育膚淺之見,與眼界格局之小,竟然以為醫學教育只有學校教育,而忽略更重要的臨床醫學教育階段。
醫學知識之浩翰,若以入大堂門徑來比喻。學校教育不過在教該門徑如何走,有多少路云云,剛畢業之醫學生才是踏入路口,但還只是在模索門徑階段,眼前一片迷霧,尚待前輩指引方向,打開明燈。在住院醫師期間,不停累積經驗,閃避路上可能的危機,跨過無數陷阱,一步一步往大門靠近。到了總醫師階段,幾乎到達大門,但也許還在尋找如何打開大門。當取得專科醫師資格時,大門已經開了,才能跨進第一步,但要虧得堂奧之秘,這還算是開始而已。
師者,取「良材美質」而教之,為人生快事。醫學教育重要的是,學生的資質要達到一般水準,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與成本下引導他走向正確的路。如連EKG都不會看的住院醫師,教這種人是浪費時間,也會拖累其他同門的工作負擔,影響大局。基本體能未完備,不可能承受得了越級的訓練。
學歷甄試就是要篩選出達到與國內醫學生等同學歷程度的人才,在法制上,為教育部認證的程序正義,以證明外國醫學生的學歷,的確名符其實,同時講求實力至上的業界,才能承認這個人的能力。當通過學歷認證後,教育部便視為具有與國內醫學生相同的等同學歷,始具備參加考試院高等考試的權利。
要得到國內醫界敬重,請證明你的實力。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五 8月 07, 2009 10:36 pm
由 ranger
bestbsn 寫: 在醫學領域,如果放大格局來看,台灣的醫學教育並不是只有學校教育而已,而是從紙上談兵的學生必須再接受臨床實戰,累積經驗,直到取得專科醫師資格,此時才算初步小成。
台灣醫界早已國際化,負責領導醫界醫療水準、教學、學術研究都是由專科醫師層級以上來主導,其中必須要有教授級的導師來當火車頭。提升台灣醫界競爭力,必須是這些專家的努力,優秀的師資與醫療資源才是本錢,光是只有優秀的學生是不夠的。
各大教學醫院的學術演說,各類型研討會等,每每邀請國外學者來演說,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我們還有年輕專科醫學到先進國家醫學中心去進修,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與知識,這些事情一直都是進行式。台灣的肝病研究,是世界級的權威,台灣的神經外科,一些我們認為再普通不過的手術,在西歐國家眼中卻視為「神技」。
一些自認為「深具國際觀」或「眼界遠大」的人士大放厥詞,批評國內醫學教育如同「鎖國」,這真是無稽之談,台灣醫界明明國際交流活動那麼旺盛,何來鎖國之說?就因為政府設限外國學歷之舉以致於影響少數人權益,便竟可無限上綱?別忘了,剛畢業的醫學生可是什麼都不會,何來競爭力可言?此「鎖國」一說突顯了少數人士對醫學教育膚淺之見,與眼界格局之小,竟然以為醫學教育只有學校教育,而忽略更重要的臨床醫學教育階段。
醫學知識之浩翰,若以入大堂門徑來比喻。學校教育不過在教該門徑如何走,有多少路云云,剛畢業之醫學生才是踏入路口,但還只是在模索門徑階段,眼前一片迷霧,尚待前輩指引方向,打開明燈。在住院醫師期間,不停累積經驗,閃避路上可能的危機,跨過無數陷阱,一步一步往大門靠近。到了總醫師階段,幾乎到達大門,但也許還在尋找如何打開大門。當取得專科醫師資格時,大門已經開了,才能跨進第一步,但要虧得堂奧之秘,這還算是開始而已。
師者,取「良材美質」而教之,為人生快事。醫學教育重要的是,學生的資質要達到一般水準,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與成本下引導他走向正確的路。如連EKG都不會看的住院醫師,教這種人是浪費時間,也會拖累其他同門的工作負擔,影響大局。基本體能未完備,不可能承受得了越級的訓練。
學歷甄試就是要篩選出達到與國內醫學生等同學歷程度的人才,在法制上,為教育部認證的程序正義,以證明外國醫學生的學歷,的確名符其實,同時講求實力至上的業界,才能承認這個人的能力。當通過學歷認證後,教育部便視為具有與國內醫學生相同的等同學歷,始具備參加考試院高等考試的權利。
要得到國內醫界敬重,請證明你的實力。
閣下的高見在理念上與理論上,均是正確無誤,
但" 學歷甄試就是要篩選出達到與國內醫學生等同學歷程度的人才" 這句話, 在實務操作上卻有待討論.
我的疑點在:
1.現行的”學歷甄試”針對性太過強烈
因此公平性受到質疑
2.國內醫學生對照組,根本不存在.
以致於國內標準性說服力不足.
3.國考不考口試,學歷甄試卻要考口試,
考試內容不同,口試的主觀因素強烈,
因此其公平性受到質疑.
以上3點請教閣下,在實務操作上
要消除各方疑慮,有何高見?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六 8月 08, 2009 12:37 am
由 bestbsn
ranger 寫:
閣下的高見在理念上與理論上,均是正確無誤,
但" 學歷甄試就是要篩選出達到與國內醫學生等同學歷程度的人才" 這句話, 在實務操作上卻有待討論.
我的疑點在:
1.現行的”學歷甄試”針對性太過強烈
因此公平性受到質疑
2.國內醫學生對照組,根本不存在.
以致於國內標準性說服力不足.
3.國考不考口試,學歷甄試卻要考口試,
考試內容不同,口試的主觀因素強烈,
因此其公平性受到質疑.
以上3點請教閣下,在實務操作上
要消除各方疑慮,有何高見?
學歷甄試適用對象對持外國醫學系學歷者,澳洲,日本,德國等對他國學歷亦如此照辦,目的為證明學歷是否名符其實,是否與國內醫學生具有等同學歷之程度。
因教育部無法監督與評鑑外國醫學系之教學成效,對於外國醫學系畢業生,必須通過此測驗,才能享用與國內等同學歷醫學生之法定權利。
您怎知國內沒有對照組,所以是黃富源教授在說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GRneJoQMo
國考於民國101年要考OSCE,這是臨床情境模擬,比單純口試更難。
但國考的功用與學歷甄試不同,考試形式由主辦單位依法詮定。國考之規模遠大於其他考試,一屆一千多位考生若加上口試,將是耗費鉅大成本與時間,然而醫學知識浩翰如海,單純一場考試也不能考出一個人所有的臨床能力,即便多了口試亦然。國內醫學教育之過程更重要,而取得國考資格比國考本身更難,台灣醫學生在正規教育,不知經驗多少考試,在實習過程中接受無數次比口試更嚴格的試煉--包括直接面對病人的實戰能力,每天晨會被電得體無完膚,一年多下來,教育部信任國內的醫學教育成效,若能學校學分修滿及格,實習期滿成績及格,依法就能取得國考的資格,可貴的是取得資格之中所獲得的臨床醫學能力。國考就是拿到證照的過程,亦信任國內醫學教育而做一般性的驗收,未必一定要口試,因為他已經實習期滿成績及格,於臨床臨場反應能力已達一般水準!
有人質疑口試主觀意識太強,但為何就是有人能通過?研究所入學考試,住院醫師考試,推薦甄試,也都有口試,其目的考驗臨場反應能力,在壓力下能保持冷靜應答,考驗思考進程,故沒有真材實料,在口試很難拿到高分。
口試例題:若一位病人來門診,他的右手手腕無法伸直,你該怎麼辦?
這是測出真正實力的方法之一,若一直預設立場有黑箱作業,那豈不是未打先投降,褻瀆國家公器?為何不想想自己?為何不嚴格要求自己?為何不更用心提升自己的實力?以後考專科醫師怎麼辦?這個也有口試,是否也要牽拖不公平?
在號稱最公平試驗場上還是有其不公平之處,進了醫界,出了社會,不公平的事只會多,若這一點考驗就退縮,怎能堪任救助人命為最高職志的醫師?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六 8月 08, 2009 2:47 am
由 ranger
bestbsn 寫: ranger 寫:
閣下的高見在理念上與理論上,均是正確無誤,
但" 學歷甄試就是要篩選出達到與國內醫學生等同學歷程度的人才" 這句話, 在實務操作上卻有待討論.
我的疑點在:
1.現行的”學歷甄試”針對性太過強烈
因此公平性受到質疑
2.國內醫學生對照組,根本不存在.
以致於國內標準性說服力不足.
3.國考不考口試,學歷甄試卻要考口試,
考試內容不同,口試的主觀因素強烈,
因此其公平性受到質疑.
以上3點請教閣下,在實務操作上
要消除各方疑慮,有何高見?
學歷甄試適用對象對持外國醫學系學歷者,澳洲,日本,德國等對他國學歷亦如此照辦,目的為證明學歷是否名符其實,是否與國內醫學生具有等同學歷之程度。
因教育部無法監督與評鑑外國醫學系之教學成效,對於外國醫學系畢業生,必須通過此測驗,才能享用與國內等同學歷醫學生之法定權利。
您怎知國內沒有對照組,所以是黃富源教授在說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GRneJoQMo
國考於民國101年要考OSCE,這是臨床情境模擬,比單純口試更難。
但國考的功用與學歷甄試不同,考試形式由主辦單位依法詮定。國考之規模遠大於其他考試,一屆一千多位考生若加上口試,將是耗費鉅大成本與時間,然而醫學知識浩翰如海,單純一場考試也不能考出一個人所有的臨床能力,即便多了口試亦然。國內醫學教育之過程更重要,而取得國考資格比國考本身更難,台灣醫學生在正規教育,不知經驗多少考試,在實習過程中接受無數次比口試更嚴格的試煉--包括直接面對病人的實戰能力,每天晨會被電得體無完膚,一年多下來,教育部信任國內的醫學教育成效,若能學校學分修滿及格,實習期滿成績及格,依法就能取得國考的資格,可貴的是取得資格之中所獲得的臨床醫學能力。國考就是拿到證照的過程,亦信任國內醫學教育而做一般性的驗收,未必一定要口試,因為他已經實習期滿成績及格,於臨床臨場反應能力已達一般水準!
有人質疑口試主觀意識太強,但為何就是有人能通過?研究所入學考試,住院醫師考試,推薦甄試,也都有口試,其目的考驗臨場反應能力,在壓力下能保持冷靜應答,考驗思考進程,故沒有真材實料,在口試很難拿到高分。
口試例題:若一位病人來門診,他的右手手腕無法伸直,你該怎麼辦?
這是測出真正實力的方法之一,若一直預設立場有黑箱作業,那豈不是未打先投降,褻瀆國家公器?為何不想想自己?為何不嚴格要求自己?為何不更用心提升自己的實力?以後考專科醫師怎麼辦?這個也有口試,是否也要牽拖不公平?
在號稱最公平試驗場上還是有其不公平之處,進了醫界,出了社會,不公平的事只會多,若這一點考驗就退縮,怎能堪任救助人命為最高職志的醫師?
1. 我的原意,不是在指責誰在說謊,
而是至今無人能證實國內對照組的存在,
或把它的形成過程方式,說清楚講明白,
畢竟口說無憑,既然不能證實,當然就倍受質疑.
2. 每天晨會被電得體無完膚,最了不起就是被罵
不用功或有被當眾羞辱的感覺,頂多再回去查書,
整晚不睡,隔天重新報告.但再怎麼樣差勁,保證
不會喪失國考資格.更何況國外醫學生也是有同樣
的遭遇.
而甄試的口試答錯了,是會立即喪失國考資格.
這兩種結果可是天壤之別.
有人為此就要付出6年的青春歲月,你說能不為他叫屈嗎?
在實務上考試當力求公正公平.
我個人建議:
最公平的方式就是大家一起考
它的優點:
a. 消除針對性的疑慮
b. 自然形成對照組
c. 口試是否必要可以考慮,若要口試再技術上一定可以克服,
因為托福幾萬人的口試都能作到,技術上應該沒有問題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六 8月 08, 2009 5:16 am
由 bestbsn
ranger 寫:
1. 我的原意,不是在指責誰在說謊,
而是至今無人能證實國內對照組的存在,
或把它的形成過程方式,說清楚講明白,
畢竟口說無憑,既然不能證實,當然就倍受質疑.
2. 每天晨會被電得體無完膚,最了不起就是被罵
不用功或有被當眾羞辱的感覺,頂多再回去查書,
整晚不睡,隔天重新報告.但再怎麼樣差勁,保證
不會喪失國考資格.更何況國外醫學生也是有同樣
的遭遇.
而甄試的口試答錯了,是會立即喪失國考資格.
這兩種結果可是天壤之別.
有人為此就要付出6年的青春歲月,你說能不為他叫屈嗎?
在實務上考試當力求公正公平.
我個人建議:
最公平的方式就是大家一起考
它的優點:
a. 消除針對性的疑慮
b. 自然形成對照組
c. 口試是否必要可以考慮,若要口試再技術上一定可以克服,
因為托福幾萬人的口試都能作到,技術上應該沒有問題
甄試口試答錯了,代表實力不足,明年還有機會;面對病人,一念之錯,即有性命之憂,病人可沒第二次機會,您難道不知道醫學訓練之嚴格,比口試更甚?
實習時每天查房被電,難道是電辛酸的?就是要訓練到壓力下救治病人要無差錯,在極度疲累下還能維持一定程度的集中力。
口試答錯還好意思說,但別人為何會答對,先檢討自已是否有符合一般水準的能力。存有這種心態的人,別想贏得醫界人士的敬重。
在波波不用聯考就可以就讀入學率百分之百的波蘭醫學系國際班,不受台灣政府監控,亦不知其教學成效,竟憑目前的法律漏洞來插隊直接參加國考,這行徑對於國內正規體制的醫學生,是很不公平的。另外,這些外國醫學生的數量,已達到影響總量,影響國內可能的訓練員額,若不加以管制,一來會降低國內醫療品質,二來風氣一成,變相鼓勵學生去就讀入學容易的野雞醫學系,台灣本土醫學系不得不降低錄取標準,濫芋一多,但國內醫事人員缺額有限,到時醫師開計程車,完全不復目前享有國際水準的台灣醫療競爭力。
走不同於正規體制而就讀入學容易的醫學系,就要有備受檢視的覺悟,因為國人還沒信任這些人的實力。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六 8月 08, 2009 6:32 am
由 chichang
ranger 寫:
2. 每天晨會被電 得體無完膚,最了不起就是被罵
不用功或有被當眾羞辱的感覺,頂多再回去查書,
整晚不睡,隔天重新報告.但再怎麼樣差勁,保證
不會喪失國考資格.更何況國外醫學生也是有同樣
的遭遇.
而甄試的口試答錯 了,是會立即喪失國考資格.
這兩種結果可是天壤之別.
有人為此就要付出6年的青春歲月,你說能不為他叫屈嗎?
請問晨會的目的是為什麼?國考又不採記晨會的表現分數。
沒看過這麼賴皮的講法,
學習 和
考試 的區別,本來就是這樣。
連最基本的道理都打混在一起的腦袋,
回去面對鏡子為你自己叫屈吧。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六 8月 08, 2009 6:48 am
由 chichang
ranger 寫:
在實務上考試當力求公正公平.
我個人建議:
最公平的方式就是大家一起考
它的優點:
a. 消除針對性的疑慮
上高級餐館點餐
明明菜單上就有分別
1000元
2000元
3000元
然後ranger老兄你點了1000元的.同桌的友人點了2000元的
餐點端上來以後,你拿著麥克風叫屈
「不公平,一樣到這家餐廳用餐,我們一起來又做同一桌,
同樣花錢 ,他的就比我好,這家餐廳非常不公平,應該要每個人都要有相同的待遇才對」
ranger 麻煩你找一家餐廳試試看有什麼事情會發生。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六 8月 08, 2009 11:56 am
由 麥香堡
ranger 寫: 閣下的高見在理念上與理論上,均是正確無誤,
但" 學歷甄試就是要篩選出達到與國內醫學生等同學歷程度的人才" 這句話, 在實務操作上卻有待討論.
我的疑點在:
1.現行的”學歷甄試”針對性太過強烈
因此公平性受到質疑
2.國內醫學生對照組,根本不存在.
以致於國內標準性說服力不足.
3.國考不考口試,學歷甄試卻要考口試,
考試內容不同,口試的主觀因素強烈,
因此其公平性受到質疑.
以上3點請教閣下,在實務操作上
要消除各方疑慮,有何高見?
版主,檢舉
跳了三次的跳針文
他的疑點
人家回答的她不去細看
喃喃自語,自顧自PO他所謂的疑點
1. 所謂”鑑定考”或”學歷甄試”,
它的缺點在於”針對性”非常強烈.
若只針對國外醫學院畢業生來考試,
就會變成一種不公平的考試.
因為醫學領域浩瀚, 若要出很艱難的題目
把特定族群考倒, 那再容易不過了.
2. 有人提出,學歷甄試有國內學生作為對照組,
以國內平均值作為及格標準.
但此話更不足以令人相信
因為:
(A) 到底有沒有國內學生對照組的存在,令人存疑?
因為歷年來沒有一位國內醫學生
可以挺身而出,來證明自己就是作為
學歷甄試的對照組
(B)在學歷甄試當中, 有”口試”和”筆試”
除了筆試可以故意考很難的弊病外,
國內醫學生有誰?曾經在某一場口試後,
若不通過則立即喪失國考資格,
請舉實例說明.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六 8月 08, 2009 12:12 pm
由 phjm
chichang 寫:
===============================================
支持衛生署修法方向:限制非台灣醫學院畢業之醫學生進入台灣醫療市場的人數 ,廢除九大區域的特權 這才是適合台灣的大格局
+1
只是老葉敗走,
後繼者是否挺得住壓力?
感覺悲觀.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六 8月 08, 2009 12:20 pm
由 X-MAN
phjm
+1
只是老葉敗走 ,
後繼者是否挺得住壓力?
感覺悲觀.
老葉敗走?
老葉沒有敗走,老葉說衛生署長不是他生涯規劃,階段性任務已成.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六 8月 08, 2009 8:09 pm
由 ranger
麥香堡 寫: ranger 寫: 閣下的高見在理念上與理論上,均是正確無誤,
但" 學歷甄試就是要篩選出達到與國內醫學生等同學歷程度的人才" 這句話, 在實務操作上卻有待討論.
我的疑點在:
1.現行的”學歷甄試”針對性太過強烈
因此公平性受到質疑
2.國內醫學生對照組,根本不存在.
以致於國內標準性說服力不足.
3.國考不考口試,學歷甄試卻要考口試,
考試內容不同,口試的主觀因素強烈,
因此其公平性受到質疑.
以上3點請教閣下,在實務操作上
要消除各方疑慮,有何高見?
版主,檢舉
跳了三次的跳針文
他的疑點
人家回答的她不去細看
喃喃自語,自顧自PO他所謂的疑點
1. 所謂”鑑定考”或”學歷甄試”,
它的缺點在於”針對性”非常強烈.
若只針對國外醫學院畢業生來考試,
就會變成一種不公平的考試.
因為醫學領域浩瀚, 若要出很艱難的題目
把特定族群考倒, 那再容易不過了.
2. 有人提出,學歷甄試有國內學生作為對照組,
以國內平均值作為及格標準.
但此話更不足以令人相信
因為:
(A) 到底有沒有國內學生對照組的存在,令人存疑?
因為歷年來沒有一位國內醫學生
可以挺身而出,來證明自己就是作為
學歷甄試的對照組
(B)在學歷甄試當中, 有”口試”和”筆試”
除了筆試可以故意考很難的弊病外,
國內醫學生有誰?曾經在某一場口試後,
若不通過則立即喪失國考資格,
請舉實例說明.
有夠乖,謝謝你一再po文幫忙提問,
提示重點:"請舉實例說明",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到底"有"或"沒有" 實在的例子呢?
一翻兩瞪眼,不須要東拉西扯,大打烏賊戰,
跟本沒有回答到重點.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六 8月 08, 2009 9:26 pm
由 image
ranger 寫: 麥香堡 寫: ranger 寫: 閣下的高見在理念上與理論上,均是正確無誤,
但" 學歷甄試就是要篩選出達到與國內醫學生等同學歷程度的人才" 這句話, 在實務操作上卻有待討論.
我的疑點在:
1.現行的”學歷甄試”針對性太過強烈
因此公平性受到質疑
2.國內醫學生對照組,根本不存在.
以致於國內標準性說服力不足.
3.國考不考口試,學歷甄試卻要考口試,
考試內容不同,口試的主觀因素強烈,
因此其公平性受到質疑.
以上3點請教閣下,在實務操作上
要消除各方疑慮,有何高見?
版主,檢舉
跳了三次的跳針文
他的疑點
人家回答的她不去細看
喃喃自語,自顧自PO他所謂的疑點
1. 所謂”鑑定考”或”學歷甄試”,
它的缺點在於”針對性”非常強烈.
若只針對國外醫學院畢業生來考試,
就會變成一種不公平的考試.
因為醫學領域浩瀚, 若要出很艱難的題目
把特定族群考倒, 那再容易不過了.
2. 有人提出,學歷甄試有國內學生作為對照組,
以國內平均值作為及格標準.
但此話更不足以令人相信
因為:
(A) 到底有沒有國內學生對照組的存在,令人存疑?
因為歷年來沒有一位國內醫學生
可以挺身而出,來證明自己就是作為
學歷甄試的對照組
(B)在學歷甄試當中, 有”口試”和”筆試”
除了筆試可以故意考很難的弊病外,
國內醫學生有誰?曾經在某一場口試後,
若不通過則立即喪失國考資格,
請舉實例說明 .
有夠乖,謝謝你一再po文幫忙提問,
提示重點:"請舉實例說明",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到底"有"或"沒有" 實在的例子呢?
一翻兩瞪眼,不須要東拉西扯,大打烏賊戰,
跟本沒有回答到重點.
檢舉檢舉!!
答案早說是
沒有沒有沒有沒有...了!!
再說一次(很煩ㄟ)
沒有本地生因教育部口試沒過而喪失國考資格
因為本地生並不是以教育部口試取得國考資格啊
這樣邏輯還不清楚?
都直接點出這樣的問題在邏輯上是廢話了
結果還理直氣壯一PO再PO?
到底有沒有看?該不會...您有閱讀障礙嗎? (賊)
不要浪費大家版面好嗎?
上一頁請看一下
國內生 不像IMG先有一關學歷認證,也就是"國考資格考"
當然不會出現
因考不過學歷認證的口試而喪失國考資格的人
邏輯上這樣的問題是廢話吧!
還教您一點國際觀
這不是什麼本地生的特權
而是溜到陌生的國外回國必須多付出的代價(尤其是國際班的!!)
豈只台灣IMG會因僅僅一場國家口試中答的太差被淘汰
澳洲的IMG也是一樣!口試沒過,下次再來!!(但是澳洲本地生不會~因為他們也跟台灣一樣,口試是專門留給IMG的!)
國內醫學生取得國考資格的法律規定和過程和外國醫學系台籍學生(目前為止指的是菲律賓緬甸等地...以後可能加上波蘭斯洛伐克....)的過程並不一樣
因此
喪失或無法取得的情況也就不一樣
就像
澳洲本地的醫學生
也從來沒有人因一場口試(這口試澳洲衛生署稱為clinical examination)不過而被淘汰的
可是澳洲的外國醫學生(不管有沒有澳籍)卻百分百可能因一場口試沒過被淘汰
台灣有什麼不公?
有口試當然就可能有人被當
不然您是認為台灣澳洲這口試是考好玩的嗎?
版大
這樣跳針式的一再PO問題
人家答沒有還一直問有沒有...有沒有...有沒有....(不懂,不然您是有"有"的例子可以舉嗎?)
其他兩個問題也答了
不接文又問
而且,人家問的
(對了,對了,您還沒回答我:
澳洲這麼近,一年學費百萬有找,又是波爸引以為傲的英語教學,病人還不會老講聽不懂得話,更重要一堆學校排名叫不知比波資南高出多少~可否請問一下,波波為什麼不去澳洲醫學院"留學"啊 ??為什麼啊?)
當作沒看到
連個泥鰍式的不知道,我不清楚,回去查查...都懶的說(枉費他的問題人家都很認真答的說.... (眼汪汪) )
反正這裡就是他PO文,我們聽訓~~是這樣麼?
版大,您還不處理喔??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日 8月 09, 2009 12:11 am
由 ranger
image 寫: ranger 寫: 麥香堡 寫: ranger 寫: 閣下的高見在理念上與理論上,均是正確無誤,
但" 學歷甄試就是要篩選出達到與國內醫學生等同學歷程度的人才" 這句話, 在實務操作上卻有待討論.
我的疑點在:
1.現行的”學歷甄試”針對性太過強烈
因此公平性受到質疑
2.國內醫學生對照組,根本不存在.
以致於國內標準性說服力不足.
3.國考不考口試,學歷甄試卻要考口試,
考試內容不同,口試的主觀因素強烈,
因此其公平性受到質疑.
以上3點請教閣下,在實務操作上
要消除各方疑慮,有何高見?
版主,檢舉
跳了三次的跳針文
他的疑點
人家回答的她不去細看
喃喃自語,自顧自PO他所謂的疑點
1. 所謂”鑑定考”或”學歷甄試”,
它的缺點在於”針對性”非常強烈.
若只針對國外醫學院畢業生來考試,
就會變成一種不公平的考試.
因為醫學領域浩瀚, 若要出很艱難的題目
把特定族群考倒, 那再容易不過了.
2. 有人提出,學歷甄試有國內學生作為對照組,
以國內平均值作為及格標準.
但此話更不足以令人相信
因為:
(A) 到底有沒有國內學生對照組的存在,令人存疑?
因為歷年來沒有一位國內醫學生
可以挺身而出,來證明自己就是作為
學歷甄試的對照組
(B)在學歷甄試當中, 有”口試”和”筆試”
除了筆試可以故意考很難的弊病外,
國內醫學生有誰?曾經在某一場口試後,
若不通過則立即喪失國考資格,
請舉實例說明 .
有夠乖,謝謝你一再po文幫忙提問,
提示重點:"請舉實例說明",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到底"有"或"沒有" 實在的例子呢?
一翻兩瞪眼,不須要東拉西扯,大打烏賊戰,
跟本沒有回答到重點.
檢舉檢舉!!
答案早說是
沒有沒有沒有沒有...了!!
再說一次(很煩ㄟ)
沒有本地生因教育部口試沒過而喪失國考資格
因為本地生並不是以教育部口試取得國考資格啊
這樣邏輯還不清楚?
都直接點出這樣的問題在邏輯上是廢話了
結果還理直氣壯一PO再PO?
到底有沒有看?該不會...您有閱讀障礙嗎? (賊)
不要浪費大家版面好嗎?
上一頁請看一下
國內生 不像IMG先有一關學歷認證,也就是"國考資格考"
當然不會出現
因考不過學歷認證的口試而喪失國考資格的人
邏輯上這樣的問題是廢話吧!
還教您一點國際觀
這不是什麼本地生的特權
而是溜到陌生的國外回國必須多付出的代價(尤其是國際班的!!)
豈只台灣IMG會因僅僅一場國家口試中答的太差被淘汰
澳洲的IMG也是一樣!口試沒過,下次再來!!(但是澳洲本地生不會~因為他們也跟台灣一樣,口試是專門留給IMG的!)
國內醫學生取得國考資格的法律規定和過程和外國醫學系台籍學生(目前為止指的是菲律賓緬甸等地...以後可能加上波蘭斯洛伐克....)的過程並不一樣
因此
喪失或無法取得的情況也就不一樣
就像
澳洲本地的醫學生
也從來沒有人因一場口試(這口試澳洲衛生署稱為clinical examination)不過而被淘汰的
可是澳洲的外國醫學生(不管有沒有澳籍)卻百分百可能因一場口試沒過被淘汰
台灣有什麼不公?
有口試當然就可能有人被當
不然您是認為台灣澳洲這口試是考好玩的嗎?
版大
這樣跳針式的一再PO問題
人家答沒有還一直問有沒有...有沒有...有沒有....(不懂,不然您是有"有"的例子可以舉嗎?)
其他兩個問題也答了
不接文又問
而且,人家問的
(對了,對了,您還沒回答我:
澳洲這麼近,一年學費百萬有找,又是波爸引以為傲的英語教學,病人還不會老講聽不懂得話,更重要一堆學校排名叫不知比波資南高出多少~可否請問一下,波波為什麼不去澳洲醫學院"留學"啊 ??為什麼啊?)
當作沒看到
連個泥鰍式的不知道,我不清楚,回去查查...都懶的說(枉費他的問題人家都很認真答的說.... (眼汪汪) )
反正這裡就是他PO文,我們聽訓~~是這樣麼?
版大,您還不處理喔??
答得好,答得妙,答得瓜瓜叫.
終於有人承認:跟本就沒有國內醫學生對照組,
因此"學歷甄試"的基礎完成崩潰,
再次證明它只是黑箱作業,並淪為刁難外國醫學院畢業生的工具而已.
這是國內醫學生心知肚明的事.所以不敢接受挑戰.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日 8月 09, 2009 12:57 am
由 bestbsn
ranger 寫:
答得好,答得妙,答得瓜瓜叫.
終於有人承認:跟本就沒有國內醫學生對照組,
因此"學歷甄試"的基礎完成崩潰,
再次證明它只是黑箱作業,並淪為刁難外國醫學院畢業生的工具而已.
這是國內醫學生心知肚明的事.所以不敢接受挑戰.
沒有人自願跳出來說自己當過對照組並不代表沒有。
曾經參加教育部學歷認證會議的黃富源教授的話都沒在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GRneJoQMo
節錄一段話:
「學歷認證是很公平的,因為他們(教育部)在學歷認證的時候不只有出考題,在考題出來的時候會找一家醫學院的同等學歷的醫學生一起考,假如本地的醫學生考50分,你這邊能夠考50分我就讓你及格,並不是硬性60分,所以這是有一個對照組的。所以外國醫學院的畢業生要跟我們本國的醫學生成績相當才能算及格,這是很公平的,沒有理由可以反對的...」
大老級教授的話總是有幾分重量的,難道這不是證據?學歷甄試委員的話難道不可信?
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針對性,完全不知道它在法制上的功能。
我國的醫學系畢業生到美國(ECFMG),到日本,到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都是要經過該國的學歷認證,依照對等原則,在國外醫學院的畢業生到我國都應該要通過本國的學歷認證。
您用「針對性」意圖來反駁,完全不合邏輯,不懂法制上的對等原則與學歷認證本身的程序正義。非本國學歷之學生,教育部不能掌握其教學成效與品質,為國內公眾利益,在信任外國學歷學生之程度之前,須測驗其程度是否符合本國等同學歷學生之程度。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根本不是針對性,而是程序正義與對等原則。
接著,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黑箱作業而反對的心態,是因為口試的主觀性太強,試問,有口試的考試,如研究所入學考試,住院醫師申請考試,大學推廌甄試,專科醫師甄試等,這些在某些人士的預設立場下,是否也都有黑箱作業?謬論!學歷甄試的口試委員共有六位,每一位來自不同的學校的教授,考試之前完全不知道考生是誰,請問,這個黑箱要如何操作?同時買通六位考官?還是考生同時被六位考官當掉?要是後者,那當掉活該,明年再來。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否則進入醫界連護理人員都看不起。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日 8月 09, 2009 9:12 am
由 ken87642011
學店...
醫師老爸:喜歡醫師資格嗎?爸爸買給你.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日 8月 09, 2009 9:31 am
由 image
bestbsn 寫: ranger 寫:
答得好,答得妙,答得瓜瓜叫.
終於有人承認:跟本就沒有國內醫學生對照組,
因此"學歷甄試"的基礎完成崩潰,
再次證明它只是黑箱作業,並淪為刁難外國醫學院畢業生的工具而已.
這是國內醫學生心知肚明的事.所以不敢接受挑戰.
沒有人自願跳出來說自己當過對照組並不代表沒有。
曾經參加教育部學歷認證會議的黃富源教授的話都沒在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GRneJoQMo
節錄一段話:
「學歷認證是很公平的,因為他們(教育部)在學歷認證的時候不只有出考題,在考題出來的時候會找一家醫學院的同等學歷的醫學生一起考,假如本地的醫學生考50分,你這邊能夠考50分我就讓你及格,並不是硬性60分,所以這是有一個對照組的。所以外國醫學院的畢業生要跟我們本國的醫學生成績相當才能算及格,這是很公平的,沒有理由可以反對的...」
大老級教授的話總是有幾分重量的,難道這不是證據?學歷甄試委員的話難道不可信?
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針對性,完全不知道它在法制上的功能。
我國的醫學系畢業生到美國(ECFMG),到日本,到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都是要經過該國的學歷認證,依照對等原則,在國外醫學院的畢業生到我國都應該要通過本國的學歷認證。
您用「針對性」意圖來反駁,完全不合邏輯,不懂法制上的對等原則與學歷認證本身的程序正義。非本國學歷之學生,教育部不能掌握其教學成效與品質,為國內公眾利益,在信任外國學歷學生之程度之前,須測驗其程度是否符合本國等同學歷學生之程度。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根本不是針對性,而是程序正義與對等原則。
接著,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黑箱作業而反對的心態,是因為口試的主觀性太強,試問,有口試的考試,如研究所入學考試,住院醫師申請考試,大學推廌甄試,專科醫師甄試等,這些在某些人士的預設立場下,是否也都有黑箱作業?
謬論!學歷甄試的口試委員共有六位,每一位來自不同的學校的教授,考試之前完全不知道考生是誰,請問,這個黑箱要如何操作?同時買通六位考官?還是考生同時被六位考官當掉?要是後者,那當掉活該,明年再來。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否則進入醫界連護理人員都看不起 。
+1!最好大大講的真好!(不過您確定對方會看嗎? (偽可愛) )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日 8月 09, 2009 9:44 am
由 image
ranger 寫: image 寫: ranger 寫: 麥香堡 寫: ranger 寫: 閣下的高見在理念上與理論上,均是正確無誤,
但" 學歷甄試就是要篩選出達到與國內醫學生等同學歷程度的人才" 這句話, 在實務操作上卻有待討論.
我的疑點在:
1.現行的”學歷甄試”針對性太過強烈
因此公平性受到質疑
2.國內醫學生對照組,根本不存在.
以致於國內標準性說服力不足.
3.國考不考口試,學歷甄試卻要考口試,
考試內容不同,口試的主觀因素強烈,
因此其公平性受到質疑.
以上3點請教閣下,在實務操作上
要消除各方疑慮,有何高見?
版主,檢舉
跳了三次的跳針文
他的疑點
人家回答的她不去細看
喃喃自語,自顧自PO他所謂的疑點
1. 所謂”鑑定考”或”學歷甄試”,
它的缺點在於”針對性”非常強烈.
若只針對國外醫學院畢業生來考試,
就會變成一種不公平的考試.
因為醫學領域浩瀚, 若要出很艱難的題目
把特定族群考倒, 那再容易不過了.
2. 有人提出,學歷甄試有國內學生作為對照組,
以國內平均值作為及格標準.
但此話更不足以令人相信
因為:
(A) 到底有沒有國內學生對照組的存在,令人存疑?
因為歷年來沒有一位國內醫學生
可以挺身而出,來證明自己就是作為
學歷甄試的對照組
(B)在學歷甄試當中, 有”口試”和”筆試”
除了筆試可以故意考很難的弊病外,
國內醫學生有誰?曾經在某一場口試後,
若不通過則立即喪失國考資格,
請舉實例說明 .
有夠乖,謝謝你一再po文幫忙提問,
提示重點:"請舉實例說明",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到底"有"或"沒有" 實在的例子呢?
一翻兩瞪眼,不須要東拉西扯,大打烏賊戰,
跟本沒有回答到重點.
檢舉檢舉!!
答案早說是
沒有沒有沒有沒有...了!!
再說一次(很煩ㄟ)
沒有本地生因教育部口試沒過而喪失國考資格
因為本地生並不是以教育部口試取得國考資格啊
這樣邏輯還不清楚?
都直接點出這樣的問題在邏輯上是廢話了
結果還理直氣壯一PO再PO?
到底有沒有看?該不會...您有閱讀障礙嗎? (賊)
不要浪費大家版面好嗎?
上一頁請看一下
國內生 不像IMG先有一關學歷認證,也就是"國考資格考"
當然不會出現
因考不過學歷認證的口試而喪失國考資格的人
邏輯上這樣的問題是廢話吧!
還教您一點國際觀
這不是什麼本地生的特權
而是溜到陌生的國外回國必須多付出的代價(尤其是國際班的!!)
豈只台灣IMG會因僅僅一場國家口試中答的太差被淘汰
澳洲的IMG也是一樣!口試沒過,下次再來!!(但是澳洲本地生不會~因為他們也跟台灣一樣,口試是專門留給IMG的!)
國內醫學生取得國考資格的法律規定和過程和外國醫學系台籍學生(目前為止指的是菲律賓緬甸等地...以後可能加上波蘭斯洛伐克....)的過程並不一樣
因此
喪失或無法取得的情況也就不一樣
就像
澳洲本地的醫學生
也從來沒有人因一場口試(這口試澳洲衛生署稱為clinical examination)不過而被淘汰的
可是澳洲的外國醫學生(不管有沒有澳籍)卻百分百可能因一場口試沒過被淘汰
台灣有什麼不公?
有口試當然就可能有人被當
不然您是認為台灣澳洲這口試是考好玩的嗎?
版大
這樣跳針式的一再PO問題
人家答沒有還一直問有沒有...有沒有...有沒有....(不懂,不然您是有"有"的例子可以舉嗎?)
其他兩個問題也答了
不接文又問
而且,人家問的
(對了,對了,您還沒回答我:
澳洲這麼近,一年學費百萬有找,又是波爸引以為傲的英語教學,病人還不會老講聽不懂得話,更重要一堆學校排名叫不知比波資南高出多少~可否請問一下,波波為什麼不去澳洲醫學院"留學"啊 ??為什麼啊?)
當作沒看到
連個泥鰍式的不知道,我不清楚,回去查查...都懶的說(枉費他的問題人家都很認真答的說.... (眼汪汪) )
反正這裡就是他PO文,我們聽訓~~是這樣麼?
版大,您還不處理喔??
答得好,答得妙,答得瓜瓜叫.
終於有人承認:跟本就沒有國內醫學生對照組 ,
因此"學歷甄試"的基礎完成崩潰,
再次證明它只是黑箱作業,並淪為刁難外國醫學院畢業生的工具而已.
這是國內醫學生心知肚明的事.所以不敢接受挑戰.
(請為這句自創的話道歉
上文明明告訴您有國內醫學生試考當IMG對照組了)
奇怪,所有鈕澳日本...等地的IMG也常因口試不過下次再來
台灣本地醫學生出國去考別國的學歷認證(角色轉換,那時本地生就變成IMG了)也一樣會因口試不過被當啊
怎麼都不會對著當地本地生叫囂:
你刁難我!!給我下來考!! (咦)台灣的IMG真的是...世所罕見喔?
再說一次
國內醫學生 根本沒人報名這個教育部外國醫學生國考資格取得考試
怎會因其中一樣口試沒過被當?
就像女人沒睪丸,怎會得睪丸癌?
只是:
沒有國內醫學生因教育部口試不通過則立即喪失國考資格 (女人不會得睪丸癌)
跟
沒有國內醫學生入闈當IMG學歷認證及格標準對照組 (女人從未參與睪丸癌的治療)
這兩個命題有什麼相干?
再問一次,有什麼相干?可以互相得証?
當IMG的對照組
是本地生抽人入學歷認證的闈場"試考"
各科成績平均值當IMG的及格標準
這是很清楚的對照組 (全部一起考的,反而不用這個辭兒~~有誰會說大學聯考,建中考生當阿狗中學考生的"對照組"呢?) 不用繳報名費的
這個黃富源教授,這裡bestn大大跟所有的人 自始自終都替您詳細解釋過了!!故意看不見嗎?
依您的邏輯(是波蘭不修邏輯的嗎?好可怕喔)
每年大學聯考都沒有什麼傳說中的入闈試考生囉
因為幾十年來您有聽過有哪個入闈試考生被當或喪失什麼?
~~莫名其妙ㄟ
敬告大大
邏輯上很荒謬的問題,不會因您一PO再PO,大家被問煩了,就會給您yes的回答
不理會別人(許多人)一再好心解釋的結果
只會被蓋水桶趕出去的
(嗯
強烈建議學歷認證口試前再加考個"理則學"
(您看,理則學沒好好修的話給他當醫師俗在太可怕啦 (怕怕)
理則學不過~最好下一關口試也沒資格考
醬~偶看波波很有可能 ~自此免除
因一場教育部口試不通過,立即喪失國考資格 的抱怨ㄟ (蔥寶恭喜樣) (蔥妹恭喜樣) )
PS:
(對了,對了,您還沒回答我:
澳洲這麼近,一年學費百萬有找,又是波爸引以為傲的英語教學,病人還不會老講聽不懂得話,更重要一堆學校排名叫不知比波資南高出多少~可否請問一下,波波為什麼不去澳洲醫學院"留學"啊 ??為什麼啊?)
請問這問題您還是看不到嗎?
版主
到底處不處理?
第三次問了喔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日 8月 09, 2009 5:21 pm
由 ranger
bestbsn 寫: ranger 寫:
答得好,答得妙,答得瓜瓜叫.
終於有人承認:跟本就沒有國內醫學生對照組,
因此"學歷甄試"的基礎完成崩潰,
再次證明它只是黑箱作業,並淪為刁難外國醫學院畢業生的工具而已.
這是國內醫學生心知肚明的事.所以不敢接受挑戰.
沒有人自願跳出來說自己當過對照組並不代表沒有。
曾經參加教育部學歷認證會議的黃富源教授的話都沒在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GRneJoQMo
節錄一段話:
「學歷認證是很公平的,因為他們(教育部)在學歷認證的時候不只有出考題,在考題出來的時候會找一家醫學院的同等學歷的醫學生一起考,假如本地的醫學生考50分,你這邊能夠考50分我就讓你及格,並不是硬性60分,所以這是有一個對照組的。所以外國醫學院的畢業生要跟我們本國的醫學生成績相當才能算及格,這是很公平的,沒有理由可以反對的...」
大老級教授的話總是有幾分重量的,難道這不是證據?學歷甄試委員的話難道不可信?
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針對性,完全不知道它在法制上的功能。
我國的醫學系畢業生到美國(ECFMG),到日本,到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都是要經過該國的學歷認證,依照對等原則,在國外醫學院的畢業生到我國都應該要通過本國的學歷認證。
您用「針對性」意圖來反駁,完全不合邏輯,不懂法制上的對等原則與學歷認證本身的程序正義。非本國學歷之學生,教育部不能掌握其教學成效與品質,為國內公眾利益,在信任外國學歷學生之程度之前,須測驗其程度是否符合本國等同學歷學生之程度。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根本不是針對性,而是程序正義與對等原則。
接著,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黑箱作業而反對的心態,是因為口試的主觀性太強,試問,有口試的考試,如研究所入學考試,住院醫師申請考試,大學推廌甄試,專科醫師甄試等,這些在某些人士的預設立場下,是否也都有黑箱作業?謬論!學歷甄試的口試委員共有六位,每一位來自不同的學校的教授,考試之前完全不知道考生是誰,請問,這個黑箱要如何操作?同時買通六位考官?還是考生同時被六位考官當掉?要是後者,那當掉活該,明年再來。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否則進入醫界連護理人員都看不起。
1.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同理:盡信教授,不如小心求證.
醫學是一門實證科學.
醫學教育的信念:[處處好奇,處處存疑,事事謹慎求證].
例如”幽門桿菌的發現”,當年的教授們都一致認定,
在胃酸的環境中,不可能有細菌的存在,所以治療胃潰瘍
不須要使用抗生素,但現在以實例證實那是一種錯誤的
觀念.同樣的open heart operation的發展為例,早期的教授們
亦是認定:心臟是由上帝管轄的禁區,因此心臟就是外科手術
的禁區,絕對碰不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以實證科學的精神,
事事謹慎求證,才會有今日的成就.如今再回頭看當年教授們
的話,會變成今日的笑話一則.除非有真實的證據來證實,才是
真理.
其實我要求的不多,只要有一例實證即可.或者有考選部的官員
可以很勇敢地站出來並提出實證說明”學歷甄試”的形成過程,
例如97學年度學歷甄試是採用XX年XX醫學院畢業考題,XX名
國內醫學生參加該次考試,平均分數XX分,因此以此分數作為
同樣試題的學歷甄試及格標準,如果有這樣的說詞,才會有說服力.
更何況版上有人背書:”沒有”,更引起我的存疑與好奇.
簡單地說沒有實例證據,就難以令人心服口服.
2.外國醫學院畢業生向ECFMG(Educational Commission f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申請考試USMLE(United States Meidcal
Licencse Examination),由ECFMG負責資格審查,再代為向NBME
(National Board of Examination)申請安排測驗日期及提供成績報告.
自1990年代後期,對美國境內,境外訓練之醫學生及外國籍醫學生,
一律參加美國醫師執照考試USMLE;
USMLE遂成為取得美國醫師執業資格的唯一考試系統.
有些美國醫學院將通過USMLE step1&
Step2列為醫學院畢業的必要條件,但是並非所有醫學院均有此規定.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日 8月 09, 2009 5:34 pm
由 image
ranger 寫: bestbsn 寫: ranger 寫:
答得好,答得妙,答得瓜瓜叫.
終於有人承認:跟本就沒有國內醫學生對照組,
因此"學歷甄試"的基礎完成崩潰,
再次證明它只是黑箱作業,並淪為刁難外國醫學院畢業生的工具而已.
這是國內醫學生心知肚明的事.所以不敢接受挑戰.
沒有人自願跳出來說自己當過對照組並不代表沒有。
曾經參加教育部學歷認證會議的黃富源教授的話都沒在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GRneJoQMo
節錄一段話:
「學歷認證是很公平的,因為他們(教育部)在學歷認證的時候不只有出考題,在考題出來的時候會找一家醫學院的同等學歷的醫學生一起考,假如本地的醫學生考50分,你這邊能夠考50分我就讓你及格,並不是硬性60分,所以這是有一個對照組的。所以外國醫學院的畢業生要跟我們本國的醫學生成績相當才能算及格,這是很公平的,沒有理由可以反對的...」
大老級教授的話總是有幾分重量的,難道這不是證據?學歷甄試委員的話難道不可信?
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針對性,完全不知道它在法制上的功能。
我國的醫學系畢業生到美國(ECFMG),到日本,到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都是要經過該國的學歷認證,依照對等原則,在國外醫學院的畢業生到我國都應該要通過本國的學歷認證。
您用「針對性」意圖來反駁,完全不合邏輯,不懂法制上的對等原則與學歷認證本身的程序正義。非本國學歷之學生,教育部不能掌握其教學成效與品質,為國內公眾利益,在信任外國學歷學生之程度之前,須測驗其程度是否符合本國等同學歷學生之程度。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根本不是針對性,而是程序正義與對等原則。
接著,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黑箱作業而反對的心態,是因為口試的主觀性太強,試問,有口試的考試,如研究所入學考試,住院醫師申請考試,大學推廌甄試,專科醫師甄試等,這些在某些人士的預設立場下,是否也都有黑箱作業?謬論!學歷甄試的口試委員共有六位,每一位來自不同的學校的教授,考試之前完全不知道考生是誰,請問,這個黑箱要如何操作?同時買通六位考官?還是考生同時被六位考官當掉?要是後者,那當掉活該,明年再來。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否則進入醫界連護理人員都看不起。
1.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同理:盡信教授,不如小心求證.
醫學是一門實證科學.
醫學教育的信念:[處處好奇,處處存疑,事事謹慎求證].
例如”幽門桿菌的發現”,當年的教授們都一致認定,
在胃酸的環境中,不可能有細菌的存在,所以治療胃潰瘍
不須要使用抗生素,但現在以實例證實那是一種錯誤的
觀念.同樣的open heart operation的發展為例,早期的教授們
亦是認定:心臟是由上帝管轄的禁區,因此心臟就是外科手術
的禁區,絕對碰不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以實證科學的精神,
事事謹慎求證,才會有今日的成就.如今再回頭看當年教授們
的話,會變成今日的笑話一則.除非有真實的證據來證實,才是
真理.
其實我要求的不多,只要有一例實證即可.或者有考選部的官員
可以很勇敢地站出來並提出實證說明”學歷甄試”的形成過程,
例如97學年度學歷甄試是採用XX年XX醫學院畢業考題,XX名
國內醫學生參加該次考試,平均分數XX分,因此以此分數作為
同樣試題的學歷甄試及格標準,如果有這樣的說詞,才會有說服力.
更何況版上有人背書:”沒有”,更引起我的存疑與好奇.
簡單地說沒有實例證據,就難以令人心服口服.
2.外國醫學院畢業生向ECFMG(Educational Commission f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申請考試USMLE(United States Meidcal
Licencse Examination),由ECFMG負責資格審查,再代為向NBME
(National Board of Examination)申請安排測驗日期及提供成績報告.
自1990年代後期,對美國境內,境外訓練之醫學生及外國籍醫學生,
一律參加美國醫師執照考試USMLE;
USMLE遂成為取得美國醫師執業資格的唯一考試系統.
有些美國醫學院將通過USMLE step1&
Step2列為醫學院畢業的必要條件,但是並非所有醫學院均有此規定.
您的意思是:有人背書學歷認證沒有本地醫學生是考作為對照組?
是嗎?
不然是指什麼?
這板上,除了best大大所指出的"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黑箱作業而反對"的心態
還有誰?
難不成是黃富源教授?
版大
有人除了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針對性,完全不知道它在法制上的功能
要檢舉的是
那人還
捏造前文沒有的事混入文章中喔
可以不蓋水桶嗎?
PS:
(對了,對了,您還沒回答我:
澳洲這麼近,一年學費百萬有找,又是波爸引以為傲的英語教學,病人還不會老講聽不懂得話,更重要一堆學校排名叫不知比波資南高出多少~可否請問一下,波波為什麼不去澳洲醫學院"留學"啊 ??為什麼啊?)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日 8月 09, 2009 5:47 pm
由 image
ranger 寫: bestbsn 寫: ranger 寫:
答得好,答得妙,答得瓜瓜叫.
終於有人承認:跟本就沒有國內醫學生對照組,
因此"學歷甄試"的基礎完成崩潰,
再次證明它只是黑箱作業,並淪為刁難外國醫學院畢業生的工具而已.
這是國內醫學生心知肚明的事.所以不敢接受挑戰.
沒有人自願跳出來說自己當過對照組並不代表沒有。
曾經參加教育部學歷認證會議的黃富源教授的話都沒在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GRneJoQMo
節錄一段話:
「學歷認證是很公平的,因為他們(教育部)在學歷認證的時候不只有出考題,在考題出來的時候會找一家醫學院的同等學歷的醫學生一起考,假如本地的醫學生考50分,你這邊能夠考50分我就讓你及格,並不是硬性60分,所以這是有一個對照組的。所以外國醫學院的畢業生要跟我們本國的醫學生成績相當才能算及格,這是很公平的,沒有理由可以反對的...」
大老級教授的話總是有幾分重量的,難道這不是證據?學歷甄試委員的話難道不可信?
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針對性,完全不知道它在法制上的功能。
我國的醫學系畢業生到美國(ECFMG),到日本,到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都是要經過該國的學歷認證,依照對等原則,在國外醫學院的畢業生到我國都應該要通過本國的學歷認證。
您用「針對性」意圖來反駁,完全不合邏輯,不懂法制上的對等原則與學歷認證本身的程序正義。非本國學歷之學生,教育部不能掌握其教學成效與品質,為國內公眾利益,在信任外國學歷學生之程度之前,須測驗其程度是否符合本國等同學歷學生之程度。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根本不是針對性,而是程序正義與對等原則。
接著,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黑箱作業而反對的心態,是因為口試的主觀性太強,試問,有口試的考試,如研究所入學考試,住院醫師申請考試,大學推廌甄試,專科醫師甄試等,這些在某些人士的預設立場下,是否也都有黑箱作業?謬論!學歷甄試的口試委員共有六位,每一位來自不同的學校的教授,考試之前完全不知道考生是誰,請問,這個黑箱要如何操作?同時買通六位考官?還是考生同時被六位考官當掉?要是後者,那當掉活該,明年再來。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否則進入醫界連護理人員都看不起。
1.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同理:盡信教授,不如小心求證.
醫學是一門實證科學.
醫學教育的信念:[處處好奇,處處存疑,事事謹慎求證].
例如”幽門桿菌的發現”,當年的教授們都一致認定,
在胃酸的環境中,不可能有細菌的存在,所以治療胃潰瘍
不須要使用抗生素,但現在以實例證實那是一種錯誤的
觀念.同樣的open heart operation的發展為例,早期的教授們
亦是認定:心臟是由上帝管轄的禁區,因此心臟就是外科手術
的禁區,絕對碰不得,但隨著時代的演進,以實證科學的精神,
事事謹慎求證,才會有今日的成就.如今再回頭看當年教授們
的話,會變成今日的笑話一則.除非有真實的證據來證實,才是
真理.
.
醫學教育的信念:[處處好奇,處處存疑,事事謹慎求證].
所以
這一兩年冒出的新療法
叫波波療法的
波蘭不用
直接收大錢完畢後 "全數"回銷台灣的
的確需要您講的:[處處好奇,處處存疑,事事謹慎
求學歷認證 ~~]. (偽可愛)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日 8月 09, 2009 6:00 pm
由 image
ranger 寫: bestbsn 寫: ranger 寫:
答得好,答得妙,答得瓜瓜叫.
終於有人承認:跟本就沒有國內醫學生對照組,
因此"學歷甄試"的基礎完成崩潰,
再次證明它只是黑箱作業,並淪為刁難外國醫學院畢業生的工具而已.
這是國內醫學生心知肚明的事.所以不敢接受挑戰.
沒有人自願跳出來說自己當過對照組並不代表沒有。
曾經參加教育部學歷認證會議的黃富源教授的話都沒在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GRneJoQMo
節錄一段話:
「學歷認證是很公平的,因為他們(教育部)在學歷認證的時候不只有出考題,在考題出來的時候會找一家醫學院的同等學歷的醫學生一起考,假如本地的醫學生考50分,你這邊能夠考50分我就讓你及格,並不是硬性60分,所以這是有一個對照組的。所以外國醫學院的畢業生要跟我們本國的醫學生成績相當才能算及格,這是很公平的,沒有理由可以反對的...」
大老級教授的話總是有幾分重量的,難道這不是證據?學歷甄試委員的話難道不可信?
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針對性,完全不知道它在法制上的功能。
我國的醫學系畢業生到美國(ECFMG),到日本,到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都是要經過該國的學歷認證,依照對等原則,在國外醫學院的畢業生到我國都應該要通過本國的學歷認證。
您用「針對性」意圖來反駁,完全不合邏輯,不懂法制上的對等原則與學歷認證本身的程序正義。非本國學歷之學生,教育部不能掌握其教學成效與品質,為國內公眾利益,在信任外國學歷學生之程度之前,須測驗其程度是否符合本國等同學歷學生之程度。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根本不是針對性,而是程序正義與對等原則。
接著,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黑箱作業而反對的心態,是因為口試的主觀性太強,試問,有口試的考試,如研究所入學考試,住院醫師申請考試,大學推廌甄試,專科醫師甄試等,這些在某些人士的預設立場下,是否也都有黑箱作業?謬論!學歷甄試的口試委員共有六位,每一位來自不同的學校的教授,考試之前完全不知道考生是誰,請問,這個黑箱要如何操作?同時買通六位考官?還是考生同時被六位考官當掉?要是後者,那當掉活該,明年再來。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否則進入醫界連護理人員都看不起。
其實我要求的不多,
只要有一例實證 即可.或者有
考選部的官員
可以很勇敢地站出來並提出實證說明”學歷甄試”的形成過程,
例如97學年度學歷甄試是採用XX年XX醫學院畢業考題,XX名
國內醫學生參加該次考試,平均分數XX分,因此以此分數作為
同樣試題的學歷甄試及格標準,如果有這樣的說詞,才會有說服力.
更何況版上有人背書:”沒有”,更引起我的存疑與好奇.
簡單地說沒有實例證據,就難以令人心服口服.
.
沒有因口試喪失國考資格的本地醫學生
就像沒有得卵巢癌的男生
夠了沒?
更怪的是
要
考選部的官員 站出來替您說明”學歷甄試”的形成過程?
怪怪了,考選部的官員向來只負責審查考試資格
”學歷甄試”的題庫及考試內容從未過問
那是教育部負責的(黃富源醫師就是教育部聘請的”學歷甄試”委員)
又來了
偶猜
下一句大概是:
你看:考選部的官員 都沒人敢站出來說明”學歷甄試”的形成過程,一個都沒有,一定有問題!? 是嗎?
黃富源醫師也很勇敢地(不知要得罪多少可能是他朋友的波爸波媽 (阿飄) )站出來並提出實證說明”學歷甄試”的形成過程了
至少點進去看一下好嗎?
曾經參加教育部學歷認證會議的黃富源教授的話都沒在聽:
VIDEO
節錄一段話:
「學歷認證是很公平的,因為他們(教育部)在學歷認證的時候不只有出考題,在考題出來的時候會找一家醫學院的同等學歷的醫學生一起考,假如本地的醫學生考50分,你這邊能夠考50分我就讓你及格,並不是硬性60分,所以這是有一個對照組的。所以外國醫學院的畢業生要跟我們本國的醫學生成績相當才能算及格,這是很公平的,沒有理由可以反對的...」
Re: 如果試著放大格局,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事情.
發表於 : 週日 8月 09, 2009 6:12 pm
由 image
ranger 寫: bestbsn 寫: ranger 寫:
答得好,答得妙,答得瓜瓜叫.
終於有人承認:跟本就沒有國內醫學生對照組,
因此"學歷甄試"的基礎完成崩潰,
再次證明它只是黑箱作業,並淪為刁難外國醫學院畢業生的工具而已.
這是國內醫學生心知肚明的事.所以不敢接受挑戰.
沒有人自願跳出來說自己當過對照組並不代表沒有。
曾經參加教育部學歷認證會議的黃富源教授的話都沒在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GRneJoQMo
節錄一段話:
「學歷認證是很公平的,因為他們(教育部)在學歷認證的時候不只有出考題,在考題出來的時候會找一家醫學院的同等學歷的醫學生一起考,假如本地的醫學生考50分,你這邊能夠考50分我就讓你及格,並不是硬性60分,所以這是有一個對照組的。所以外國醫學院的畢業生要跟我們本國的醫學生成績相當才能算及格,這是很公平的,沒有理由可以反對的...」
大老級教授的話總是有幾分重量的,難道這不是證據?學歷甄試委員的話難道不可信?
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針對性,完全不知道它在法制上的功能。
我國的醫學系畢業生到美國(ECFMG),到日本,到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都是要經過該國的學歷認證,依照對等原則,在國外醫學院的畢業生到我國都應該要通過本國的學歷認證。
您用「針對性」意圖來反駁,完全不合邏輯,不懂法制上的對等原則與學歷認證本身的程序正義。非本國學歷之學生,教育部不能掌握其教學成效與品質,為國內公眾利益,在信任外國學歷學生之程度之前,須測驗其程度是否符合本國等同學歷學生之程度。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根本不是針對性,而是程序正義與對等原則。
接著,一直幻想學歷甄試有黑箱作業而反對的心態,是因為口試的主觀性太強,試問,有口試的考試,如研究所入學考試,住院醫師申請考試,大學推廌甄試,專科醫師甄試等,這些在某些人士的預設立場下,是否也都有黑箱作業?謬論!學歷甄試的口試委員共有六位,每一位來自不同的學校的教授,考試之前完全不知道考生是誰,請問,這個黑箱要如何操作?同時買通六位考官?還是考生同時被六位考官當掉?要是後者,那當掉活該,明年再來。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否則進入醫界連護理人員都看不起。
2.外國醫學院畢業生向ECFMG(Educational Commission f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申請考試USMLE(United States Meidcal
Licencse Examination),由ECFMG負責資格審查,再代為向NBME
(National Board of Examination)申請安排測驗日期及提供成績報告.
自1990年代後期,對美國境內,境外訓練之醫學生及外國籍醫學生,
一律參加美國醫師執照考試USMLE;
USMLE遂成為取得美國醫師執業資格的唯一考試系統.
有些美國醫學院將通過USMLE step1&
Step2列為醫學院畢業的必要條件,但是並非所有醫學院均有此規定.
國有國法
你今天要取得的是台灣的國考資格
不是美國的!!
台灣小國寡民
IMG的數目和美國天差地遠
倒是和台灣IMG數目比較接近一點點的鄰近先進國家,
無論是日本,澳洲,紐西蘭...
多是採取台灣把本地生和少數的IMG分開考試認證的方式
可見的這個方法對這樣比率和這樣數目的國內&IMG是最有效率的
為什麼非要採取美國的方式?
美國人用選舉人票方式選總統台灣也要嗎?適合嗎?
美國醫學生要是去日本,澳洲,紐西蘭不也是按當地規定作?
奉勸一句,不要老想著
換個制度 空窗期很長
給波波五年
八百壯士就全偷渡回來了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