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yh12345 寫:MJL 寫:中醫的科學
要瞭解中醫的科學,需要瞭解更多的中醫理論。理論的不同,很多誤會是文字翻譯的問題。即使是中國人,也經常看不懂文言文。用西方「若A則B」的理則學方法,很容易讓這一代的人瞭解,但是用陰虛火旺、肝鬱化火的敘述,很容易讓人聽不懂、打哈欠。因此,中醫的發展,在維持傳統的治療原則下,應該要有新的說法。即使邏輯不改變,換個名詞也可以得到更多掌聲。
----------------------------------------------------------------------------- -
網路上看到的文章,我覺得論述的還算有道理
與大家分享一下,勿筆戰 (壓力)
要瞭解中醫的科學,需要瞭解更多的中醫理論。
這本書可以看看:
中醫的科學原理、陳華編著、台灣商務印書館
《中醫的科學原理》
作者:陳華
近日來,關於中醫是偽科學,呼籲要取消中醫的言論在網上泛起波浪,“中醫偽科學論”得到許多人的支持。在這些人中,有些是教授級人物。對於中醫是否是偽科學的問題,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上個世紀的幾十年中,國內外許多科學家對中醫進行過大量的科學研究,證明中醫是科學的。為了駁斥“中醫偽科學論”,筆者在這裏向大家介紹拙作《中醫的科學原理》一書,希望支持中醫的讀者能夠拿起有力的武器,去批駁“中醫偽科學論”這種錯誤的言論。
筆者本人是文革恢復高考後第二批考上大學的,在中山大學生物學繫念書。本人在大學期間,正是我國改革開放,思想大解放的年代。當時本人很年輕,富於探索精神。本人在遨遊於生命科學的海洋中的時候,被當時所出現的許多奇異的事物所吸引,特別是被神秘的中醫所吸引,暗自下決心去探索中醫的奧秘。
龍評天下
1982年本人大學畢業後,留在中山大學人類學系任教,開始時主要從事體質人類學的教學與研究,後來對醫學人類學感興趣。因此,在工作之餘,在具有生物學知識的基礎上自學了西醫大學本科的主要課程,並且連續近十年對中醫的科學原理進行不懈的探索。本書寫成之後,在大陸多家出版社投稿,累累被退稿。後來想到向香港的出版社投稿,終於在失敗一次後,被香港的商務印書館接納出版。後來又在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這本書已經成為臺灣多所大學的教科書或者教學參考書。可惜這本書目前還沒能在大陸出版。許多人都不瞭解這本書的內容,因此,筆者撰寫此文對這本書作一簡要的介紹。
《中醫的科學原理》全書共九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陰陽學說,第三章五行學說,第四章藏象學說,第五章經絡學說,第六章病因學,第七章診斷學,第八章藥物治療學,第九章,藥物與方劑。
本書的宗旨是在總結前人有關中醫的科學實驗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理論思維,去揭示中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科學原理或者科學內涵。本書在每一章節首先對傳統中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進行簡略的闡述,然後,對中醫的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科學實質和科學原理進行闡釋。
在第二章陰陽學說中,本人對於陰陽的實質主要從(1)人體的陰陽;(2)陰陽的節律;(3)陰陽的特點和相互關係等三個方面進行論述。例如,在論述人體的陰陽時,筆者從人體整體的結構和功能,細胞和分子水平,生物熱力學三個方面進行闡述,揭示陰陽概念在人體結構和功能的物質基礎。
在論述“血液迴圈與陰陽”時,筆者寫道:“動脈中的血液離開心臟,屬陽;靜脈中的血液和淋巴管中的淋巴液流回心臟,屬陰。
心臟是血液迴圈的動力。凡是使心臟興奮性增強,收縮力加強;血管緊張性增加;血容量增加;血壓升高的因素為陽,反之為陰。
在微循環方面,凡能使微動脈舒張、毛細血管充盈、流速加快、開放數增加的因素屬陽;凡能使微動脈收縮、毛細血管灌流不足、流速減慢、開放數減少的因素屬陰。
對於血液流變性來說,紅細胞壓積下降為陽,上升為陰。全血黏度下降為陽,上升為陰。纖維蛋白原上升為陽,下降為陰。紅細胞電泳時間縮短為陽,增長為陰。血沉升高為陽,下降為陰……”。
在論述“消化與陰陽”時,筆者寫道:“……一般來說,促進消化管的運動和消化腺的分泌的因素屬陰;促進消化道對營養物質和水的吸收的因素屬陽”。這就能夠解釋為什麼脾胃虛寒時多泄瀉,脾胃實熱時多便秘。
在論述“神經系統與陰陽”時,筆者寫道:“神經系統興奮性提高屬陽;抑制性提高屬陰。
中樞興奮性遞質屬陽;中樞抑制性遞質屬陰。……
對於控制軀體運動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來說,支配伸展肌群的中樞部位和纖維屬陽;支配屈收肌群的中樞部位和纖維成分屬陰。
對於植物性神經系統來說,交感神經系統屬陽;副交感神經系統屬陰。對於交感神經節後纖維來說,交感腎上腺素能纖維為陽中之陽;交感膽鹼能纖維為陽中之陰。”
在論述陰陽的節律時,筆者從年節律、月節律和日節律三個方面來進行論述。例如,在論述日節律時,筆者根據現代氣象資料論述《內經》有關記載的科學性。筆者寫道:“地球自轉一周為一天。由於太陽輻射的強弱變化,氣溫也呈現日節律變化。《素問.金匱真言論》指出:‘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平旦至日中為6~12時;日中至黃昏為12~18時;合夜至雞鳴為18~24時;雞鳴至平旦為0~6時。由於《內經》所描述的是中原一帶的情況,因此,以上論述與實際基本上相符。6~12時,太陽輻射逐漸增強,並達到最大值,為陽中之陽;12~18時,太陽輻射逐漸減弱,並最後消失,為陽中之陰;18~24時,地面長波逐漸減弱,氣溫逐漸下降,為陰中之陰;0~6時,地面長波輻射繼續減弱,氣溫繼續下降,並達到最低值,但不久將迎來日出,因此,為陰中之陽。”
在第三章五行學說中,筆者分析人體各器官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從不同器官之間的正負反饋調節的角度來論述五臟之間的相生和相克。相生是臟與臟之間的正反饋調節作用,相克是臟與臟之間的負反饋調節作用。
例如,在分析五臟的相克關係時,筆者發現,構成五臟實質的器官從主動脈分出的部位有先有後,反映出這些器官之間的負反饋調節作用。供應構成中醫“心”臟的器官集合(腦、心臟、甲狀腺和甲狀旁腺)的動脈最先從主動脈分出,在血液供應上佔優勢。接著,供應構成“肺”髒的器官集合(氣管、支氣管、肺)的動脈從主動脈分出。然後,供應構成“肝”臟(肝)和“脾”臟(十二指腸、脾、胰)的動脈從主動脈分出。最後,供應構成“腎”臟的器官集合(腎上腺、腎、性腺)的動脈從主動脈分出。
筆者寫道:“總而言之,五臟相克的證據之一是支配構成五臟實質的器官集合的動脈依次從主動脈分出的事實。因此,當心臟、腦、甲狀腺和甲狀旁腺的血流量相對增加時,肺的血流量便相對減少,即火克金;當肺的血流量相對增加時,肝的血流量便相對減少,即金克木;當肝的血流量相對增加時,脾臟、胰腺和十二指腸的血流量便相對減少,即木克土;當脾臟、胰腺和十二指腸的血流量相對增加時,腎上腺、腎和性腺的血流量便相對減少,即土克水;當腎上腺、腎和性腺的血流量相對增加時,心臟、腦、甲狀腺和甲狀旁腺的血流量便相對減少,即水克火。一般來說,器官的血流量增加,功能便加強;器官的血流量減少,功能便減弱。因此,構成五臟的器官集合依靠動脈分支的相對位置完成負反饋調節作用。”
在第四章藏象學說中,筆者從人體解剖學和人體生理學的角度將中醫的“臟腑”與現代人體解剖學進行比較後發現:“中醫五臟的功能與現代解剖學相應器官的功能之間有較大的差異,而六腑的功能與現代解剖學相應器官的功能基本一致。
經過深入分析,我們發現:(1)位於足太陽膀胱經上的背俞穴——肺俞、心俞、肝俞、脾俞和腎俞所主的疾病與五臟所主的病變一致;(2)五臟的實質可以根據支配內臟器官的交感神經在脊髓中樞的節段性和支配內臟器官的動脈分佈情況來確定;(3)五臟的功能融合了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4)五臟的機能狀態由神經、體液進行調節,體現為五臟的陰陽氣血。”
接著,筆者從人體解剖學和人體生理學的角度分析中醫臟腑的實質,認為:中醫的“心”臟是“以心臟、甲狀腺、甲狀旁腺和大腦等器官為主體構成的功能單位”;“肺”臟是“以肺、支氣管和氣管為主體構成的功能單位”;“脾”臟是“以脾、胰和十二指腸為主體構成的功能單位”;“肝”臟是“以肝臟為主體構成的功能單位”;“腎”臟是“由丘腦下部和垂體所調節的,以腎上腺、腎和性腺(睾丸或卵巢)為主體構成的功能單位”。
筆者還從現代解剖學、生理學和醫學的角度對中醫關於每個臟腑的功能進行解釋。例如,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穀精微”和“主統血”等功能。筆者寫道:“脾主運化水穀精微指的是十二指腸在神經、體液的調節下通過收縮運動對食物的機械消化作用,以及通過胰液和小腸液對食物的化學消化作用。十二指腸的分泌和運動以及胰腺分泌胰液功能的正常是食物消化的先決條件。因此,要完成消化食物的功能,副交感神經必須維持一定的緊張性。若副交感神經功能低下,十二指腸的分泌、運動功能減弱,胰腺分泌的胰液減少,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脾主統血指的是脾臟濾血、造血、儲血和免疫的功能。脾氣不足時,交感神經興奮性減弱,脾臟腫大,滅血功能亢進,可出現貧血或因血小板減少而導致的出血性疾病”。
在第五章經絡學說中,筆者對前人研究中發現的經絡現象的證據,經絡現象的特徵,穴位的組織結構和國內外關於經絡的各種假說的基礎上提出一個新的經絡模型——“往返遞進連續反射模型”的假說來解釋經絡的結構,希望將來有人能用實驗來驗證這個模型的正確與否。
在第六章病因學中,筆者運用現代科學對中醫病因學說中六淫、七情、疫癘、飲食勞倦、外傷、痰飲、瘀血等概念的實質以及運氣學說的實質進行了闡述。例如,關於“寒邪”的實質,筆者寫道:
“寒即低溫。寒冷可使毛細血管收縮,立毛肌收縮,甲狀腺素分泌增加,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減少,副交感神經興奮性提高。寒冷使呼吸道黏膜的穿透性降低,毛細血管收縮,因此,病毒容易從呼吸道侵入人體。 對於外寒證來說,寒邪就是誘導患病的低溫氣候。……內寒證是內分泌和能量代謝失調而引起的機能障礙”,以器官的血液迴圈不通暢,能量代謝降低為特徵。
在第七章診斷學中,筆者運用現代科學對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和八綱辨證、氣血津液辨證和臟腑辨證的實質進行了闡述。在關於脈診的論述中,筆者用科學的語言對中醫常見的病理脈象二十八脈和十怪脈進行闡述。例如,對於“浮脈”,筆者寫道:“浮脈是脈搏位置表淺,體表血管舒張,血管彈性阻力降低,體表血流量相對增加時呈現的脈搏形象。主要病因為風寒或風熱初襲的表證,即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疾病的初期。由於致熱原的作用,病人發熱,心率加快,代謝加強,體表血管因散熱的需要而舒張,血流量相對增加,因而呈現浮脈。浮而有力為表實,表明迴圈血量未減少,或有所增加;浮而無力為表虛,表明迴圈血量因出汗而減少。浮脈的形成機理是體表血管舒張,體表血流量相對增加。”
在關於八綱辨證的表證的論述中,筆者寫道:“表證是機體在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初期的反應狀態。病原微生物侵入人體後,外源性致熱原和內源性致熱原作用於試虱士仕視前區—丘腦下部前部的中樞性溫度感受神經元,使其閾值升高,調定點上移,因而出現惡寒、發熱。浮脈是體表血流量相對增加,內臟血流量相對減少的結果。頭痛是腦血管收縮或舒張的結果。出汗是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經興奮的結果。惡寒是表證的標誌之一,是致熱原使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上移的結果。
表證的治療原則是發汗解表。發汗解表藥一般具有發汗、解熱、抗菌抗病毒作用。
表證可分為表寒證和表熱證。表寒證多由病毒感染所引起,好發於寒冷季節,機體反應以特異性免疫反應為主,血液中淋巴細胞增多。……表熱證多由細菌感染所引起,好發於炎熱季節,或由病毒感染後出現III型變態反應以及病毒感染併發細菌感染所致。”
在第八章藥物治療學中,筆者用現代科學語言論述了中醫的治療原則以及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的原理。例如,對於“汗法”的原理,筆者寫道:
“汗法是針對表證而設。表證的主要特徵是惡寒。惡寒是視前區—丘腦下部前部的熱敏神經元因受致熱原(pyrogen)的作用閾值升高,調定點上移,散熱中樞受抑制,體表微血管和上呼吸道黏膜微血管收縮,汗腺分泌停止的表現。惡寒之後會出現發熱。
發汗解表方藥具有抗菌、抗病毒、擴張末梢血管、協助發汗、解熱等作用,因而對產熱中樞和散熱中樞有調節功能。
表寒證一般為感冒或感染性疾病初期,多為病毒感染所致。此期體溫開始升高,產熱量增加,散熱減少,在畏寒或寒顫的同時,體表血管和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縮。辛溫發汗方藥具有提高交感神經功能,提高代謝率,擴張體表和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改善血液迴圈,抗菌抗病毒,協助發汗的作用,因而可對抗表寒證。
辛溫發汗方藥具有發汗、利尿的作用,使體內多餘的水分得以排泄,故可以治療水腫。
辛溫發汗方藥能提高交感神經功能,具有抗炎,抗變態反應,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因而可治療風濕。
發熱證一般是上呼吸道感染已發展至高峰,病原體逐漸增殖,發熱達到高峰,血管收縮和肌肉緊張性增高等反應減弱,因而發熱重,畏寒輕。表熱證多由細菌感染所致,也可以是病毒感染後出現III型變態反應的結果。辛涼發汗方藥具有抗菌抗病毒,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抑制心臟功能,擴張外周血管,降低機體代謝率,發汗和解熱等作用,故可對抗表熱證。
辛涼發汗方藥能擴張外周血管,發汗,解毒,促進機體對麻疹病毒的免疫反應,故可用於透發麻疹。”
在第九章藥物和方劑中,筆者用現代科學理論對中藥的性能、禁忌、分類和配伍進行分析,探討其原理和實質。例如,通過分析,筆者找出了中藥所含生物鹼的化學結構與寒熱的關係。
筆者寫道:“生物鹼的寒熱性與其分子中氮原子的數目和存在狀態有關。
一般來說,生物鹼分子中氮原子數越多,寒性越強。例如,存在于苦參中的安娜吉堿(anagyrine)和苦參堿(matrine)的分子中都有兩個氮原子。
生物鹼分子中的氮原子可以以伯胺、仲胺、叔胺和季胺的狀態存在。
一般來說,生物鹼中的氮原子以季胺和伯胺狀態存在時表現為寒性;含一個氮原子的生物鹼中的氮原子以仲胺和叔胺狀態存在時則表現為熱性。例如,黃連所含的小蘖堿(berberine)為季銨衍生物;益母草所含的益母草堿(leonurine)中有一個氮原子以伯胺狀態存在;麻黃所含的麻黃堿(ephedrine)為含一個氮原子的仲胺衍生物;延胡索所含的延胡索乙素(corydalis B)為含一個 氮原子的叔胺衍生物。”
在論述中藥的分類時,筆者對中藥各類常用藥物進行科學解釋。對於解表藥,筆者寫道:
“表證是感染性疾病初期出現的病證。表證的病理反應主要表現為體表、呼吸道黏膜和腦部的血管出現舒縮變化,體溫調節中樞因受內源性致熱原的作用而出現障礙。
解表藥具有調節體表、呼吸道黏膜和腦部血流量,發汗,解熱,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辛溫解表藥含有揮發油、生物鹼等成分,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興奮交感神經系統,強心,擴張皮膚血管,刺激汗腺分泌,利尿,抑制變態反應等作用。
辛涼解表藥含有揮發油、糖甙、生物鹼等成分。其化學成分的分子多帶羥基或雙鍵,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熱,鎮靜,降血壓等作用。”
筆者認為,中醫的出路在於現代化,而中醫理論的現代化是最重要的一步。中醫理論的現代化是在用現代科學去分析闡明傳統中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科學實質和原理,使得傳統中醫能夠用科學語言來表述,但是又不偏離傳統特色。
筆者的拙作《中醫的科學原理》就是對中醫理論現代化的大膽嘗試,雖然書中的觀點可能有不完善或者錯誤之處,但是,這種研究思路應該是正確的。本書出版後,筆者曾贈送給國內多名中醫專家或者中醫現代研究專家,都獲得了肯定。廣州中醫藥大學著名中醫專家鄧鐵濤教授在給本人的信中寫道:“大作內容豐富,基本能反映中醫之科學內容,經過大作的闡釋使讀者對中醫之理論容易接受,的確達到揭去神秘面紗之目的。在此祝賀你的成功!……大作讀後心情舒暢……建議大作翻譯成英文版出版。”原中山醫科大學中醫理論現代研究專家侯燦教授在信中寫道:“初步流覽內容,對你非醫學專業而能融會貫通已有科研成果,系統展示中醫理論的若干科學原理,深感敬佩。可喜可賀。”
筆者通過對中醫進行科學分析後得出的結論認為,中醫雖然誕生在沒有科學儀器進行檢測的年代,但是,中醫的理論基本上符合科學規律,從不同于西醫的角度反映了人體的結構、生理、病理等規律,是可以用科學給予闡明的。
此書在從科學理論切入認識可以參閱,然其陰陽等論述尚有錯誤,其精神可嘉可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