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和胡蜂?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kcl2780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681
註冊時間: 週一 9月 14, 2009 12:32 am

蜜蜂和胡蜂?

文章 kcl2780 »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 ... D/20110919
大千醫院急診室醫師陳連書說,除非本身有過敏體質,否則一般受虎頭蜂二百次以上叮咬,才會使一個人有生命危險,冰敷即可減輕大部分的疼痛。
陳連書強調,因蜂毒中的蛋白質,可能會引起身體的過敏反應,造成血壓下降休克的危險,因此有過敏體質的人登山前,應隨身攜帶腎上腺皮質及抗過敏抗消炎的藥物,遇上蜂螫立即注射藥物保命。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 ... 2z0tb.html
當天下午近兩點,陳婦在送醫過程意識清醒,在車上還與警消隊員聊天,沒想到最後死亡。院方表示,婦人頭部及手臂有近十個傷口,下午四點多,張婦突然大量內出血及肺水腫,無法自主呼吸,醫生緊急插管,張婦仍呼吸困難,最後因多重器官衰竭回天乏術。
---------------
會不會有醫師搞不清蜜蜂和胡蜂的區別?
我記得急診原文書上是說
毒性反應 蜜蜂要200次叮咬
胡蜂20-30次叮咬就可能因毒性反應致命, 也有叮咬10處就毒性反應致命的報告
醫師在報紙發表不實醫療資訊是否妥當?
過敏休克是碰過1隻小蜜蜂就發生的
kcl2780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681
註冊時間: 週一 9月 14, 2009 12:32 am

Re: 蜜蜂和胡蜂?

文章 kcl2780 »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 ... _ID=217671

據毒物科醫師觀察,一般蜜蜂約數百隻,或虎頭蜂約20隻,一旦螫人,就可讓人產生全身性毒性反應。

另一種全身毒性反應,則與蜂的種類及數量有關。毒性強的蜂或被太多隻蜂叮咬,會產生嘔吐、頭痛、橫紋肌溶解、肝功能異常、溶血、腎衰竭、肺水腫、抽搐,嚴重時會致死。

全文網址: 蜂螫臨床治療/去除螫針 冰敷叮咬處 - 百病漫談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 ... z1YTKXU14n
Power By udn.com
TC
副院長級
副院長級
文章: 12435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9:27 pm

Re: 蜜蜂和胡蜂?

文章 TC »

出國時還有點擔心這個. 特地帶了一瓶 epinephrine 和空針...
vsdog
V1
V1
文章: 1894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26, 2009 4:40 pm

Re: 蜜蜂和胡蜂?

文章 vsdog »

虎頭蜂二百次以上叮咬?

別開玩笑
不懂不要亂說
上次幫一個原住民洗腎
原因是虎頭蜂叮咬4~5次而已
好幾周才脫離洗腎

~好想離職~
頭像
amin30
V4
V4
文章: 4964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02, 2009 9:40 am
來自: 藍色星球一個小小小小島

Re: 蜜蜂和胡蜂?

文章 amin30 »

有人被蜜蜂叮一下就差點休克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湮雨任平生。
chen1202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14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1, 2010 5:26 pm

Re: 蜜蜂和胡蜂?

文章 chen1202 »

螫刺昆蟲屬昆蟲綱中的膜翅目,有兩個主要亞群:蜜蜂科(蜜蜂,野蜂)和黃蜂科(馬蜂,黃色胡蜂,螞蟻)。火蟻是膜翅目中的無翼昆蟲。蜜蜂科很溫順,若不激惹一般不螫刺人。蜜蜂的螫刺有多個螫針,螫刺後螫針一般脫離蟲體。蜜蜂科的毒液含有磷脂酶A2,透明質酸酶,蜂毒明肽,蜂毒肽,激肽。黃蜂科的毒液含有磷脂酶,透明質酸酶和一種稱為抗原5的蛋白。在美國黃色胡蜂是引起過敏性休克的主要原因。
台灣常見有七種虎頭蜂,但台灣生物網記錄10種,如下:
黃腰虎頭蜂Vespa affinis (Linnaeus, 1764)
擬大虎頭蜂 Vespa analis Fabricius, 1775
黑腹虎頭蜂 Vespa basalis Smith, 1852
費邊胡蜂Vespa crabro Linnaeus, 1758
雙金環虎頭蜂 (黑尾、姬)Vespa ducalis Smith, 1852
中國大虎頭蜂(台灣、中華) Vespa mandarinia Smith, 1852
黃腳虎頭蜂(黃跗) Vespa velutina Lepeletier, 1836
威氏虎頭蜂 Vespa vivax Smith, 1870
Vespa simillima Smith, 1868
Vespa soror Buysson, 1905
人平均每磅體重可忍受10次螫刺;成人平均能忍受>1000次,而兒童螫刺500次即可致死,但對過敏者1次螫刺就可引起休克。在美國螫刺引起的死亡比毒蛇咬傷引起的死亡高3~4倍。經50~100次螫刺後可產生對毒液成分的毒性反應,臨床表現與過敏反應相似。
非洲蜜蜂(又稱殺手蜜蜂)是由南美洲移到美國南方某些州的蜜蜂,該蜂的攻擊性較強。其毒液的毒力雖然不比其他蜜蜂強,但它們成群攻擊人體而可引起嚴重反應。
在美國南部,特別是墨西哥沿岸地區每年被引入的火蟻螫刺達數千人次。幾種火蟻(如Solenopsis richter等),其中以Solenopsis invicta火蟻為主,使發生變態反應的次數增加。在感染的城鎮地區,每年多達40%的居民被螫刺。火蟻的毒液有溶血,溶解細胞,抗微生物和殺蟲的特性,有3或4種小分子量蛋白組分可引起過敏反應。通常螫後立即出現疼痛,並發生蕁麻疹樣風團和耀斑樣病損,一般在45分鐘內消退,但可形成無菌性膿皰,並在30~70小時內破潰。有時病變區被感染而可導致膿毒症。有的病人只有水腫,紅斑和瘙癢性病變,而不發生膿皰。火蟻常常定位在被其叮咬者的某個部位,沿叮咬創口作弓形轉動反復螫刺,結果形成特徵性的部分被紅色"螫刺線"(sting line)圍繞的中央叮咬傷。火蟻螫刺所致的過敏反應發生率<1%,單神經炎和癲癇發作曾有過報導。
治療
很多膜翅目昆蟲的螫針可留在皮膚內,因此不必考慮何種方法,應將螫針儘快清除。將冰塊置於螫刺部位可減輕疼痛;阿斯匹林每4小時給650mg以及應用H1阻滯劑是有幫助的。已知對這種螫刺過敏的人到流行區去的時候,應備帶一個預先裝有腎上腺素的針筒的藥包。抗組胺藥物有助於減少蕁麻疹和血管水腫,有嚴重過敏症狀的病人,毒液皮試結果陽性的病人和隨後有遭受螫刺危險的人,不論年齡和過敏發生的時間,均應接受免疫治療。蟻毒免疫療法對預防危險人群以後發生過敏反應十分有效,經2年治療後,復發性過敏反應的發生率可從50%降到10%,經3~5年治療後,降至2%。妊娠期間進行蟻毒免疫療法似乎也是安全的。此外還可用單劑蟻毒療法進行脫敏。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