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立醫院淪落的歷史結構性因素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頭像
MK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1966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6, 2007 1:47 pm
來自: HPLP部
擁有感謝: 1 次

署立醫院淪落的歷史結構性因素

文章 MK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 ... 00072.html

2011-04-15 中國時報 【陳美霞】
 近日署立醫院採購弊案,震驚台灣社會。衛生署官員及關心台灣醫療體系的民間團體均指出,弊案的根本原因在:署立醫院因為必須自負盈虧,以採購藥品、醫療器材外包制降低成本、增加利潤,而外包業務的漏洞可能因此引發弊端。而這也揭露出一個台灣社會長年不願、或不曾面對的真相:在醫療體系全面市場化的籠罩下,公立|不僅是署立,還包括市立及國立|醫院,名不副實;是政府過去二、三十年來,對公立醫院一路棄守的後果。

 一九五○、六○年代,政府對台灣醫療體系的發展重點是公立醫院的建設;在這期間,政府建立了兩所大型公立醫院|榮民總醫院及三軍總醫院,及修建或新建了二十多所省市立醫院,目標是讓每一個縣市至少有一所公立醫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立醫院,尤其省立醫院|署立醫院的前身,是當時台灣醫療體系的主力,它們提供台灣民眾尤其弱勢群體價格低廉的醫療服務,在全民醫療與健康維護的集體事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這是省立(署立)醫院的輝煌年代。

 公立醫院的優勢維持到七○年代,越來越多私人資本在政府的鼓勵下,投入醫療體系。八○年代中、末期開始,政府對公立醫院的支持大逆轉。這個時期,政府全面推動新自由主義、鬆綁、及私有化政策,對政府機構進行組織再造,瘦身、裁員。在這樣的政策主導下,一方面對公立醫院的補助開始大幅降低、要求公立醫療機構自負盈虧。例如對省立及市立醫院的補助款從一九九四年的二五八億元,之後每一年直直落,到二○○九年的僅僅十億;甚至乾脆將十多所公立醫院放手給私人資本或財團經營,如台南市立醫院委由財團法人秀傳醫院經營。另一方面卻以租稅優惠、醫療發展基金補助、及社會醫療保險資源的分享等等政策,刺激及鼓勵私人及財團資本投入醫院的創建。台灣醫療體系就這樣、不斷的、快速的往全面商品化、市場化、及利潤化的道路滑下去。

 在競爭極度激烈的醫療市場中,為了存活,即使「公立」的醫院,也「人(指公立醫院)在江湖(指市場),身不由己」,必須不斷的擴張,與私立或財團醫院拚業績、搏資本、爭市場。公立醫院的總經費中,來自政府補助款的比例驟減,基本上要自負盈虧,與私立或財團醫院無重大差別;它們必須與醫療市場中其他私立或財團醫院一樣,藉由大量醫療商品的提供,賺取足夠利潤,不只平衡其開支,更得確保足夠資本累積及擴張,以免失去其對醫療市場的占有而被其他私立或財團醫院排擠出局。政府對公立醫院一路棄守的後果是:「公立」醫院空有其名,卻無其實。這應該是署立醫院落入採購弊案險境的大背景。

 無論是橫向的國際經驗或縱向的台灣歷史經驗,在在都彰顯公立醫療機構在全民健康的維護與促進占有十分重要的、私立醫療機構無法取代的角色與功能。台灣的公立醫院,尤其署立醫院,不僅在一九五○到七○年代對全民公共衛生事業的貢獻有目共睹;二○○三年台灣在SARS防疫戰中,當私立醫療院所因以利潤為主要考量、不通報或不收SARS病人而造成防疫的阻力之際,公立醫院「苦難見真情」,成為SARS防疫戰中的一大功臣。再如二○○五年禽流感流行、甚至二○○七年基隆爆發紅眼症之時顯現,公立|尤其署立|醫院,相對於私立醫院,才是政府疾病防治工作最可靠的幫手。

 公立醫院是全民的資產,它們是公共衛生事業不可或缺的一環,面對政府過去一路棄守、如今公立醫院名不副實的真相。我們呼籲,社會大眾不要繼續做沉默的多數,應該起來大聲要求:請政府讓公立醫院名副其實!

 (作者為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長)
image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59129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 2009 8:10 pm
來自: 集合住宅

Re: 署立醫院淪落的歷史結構性因素

文章 image »

公立醫院的總經費中,來自政府補助款的比例驟減,基本上要自負盈虧,與私立或財團醫院無重大差別;它們必須與醫療市場中其他私立或財團醫院一樣,藉由大量醫療商品的提供,賺取足夠利潤,不只平衡其開支,更得確保足夠資本累積及擴張,以免失去其對醫療市場的占有而被其他私立或財團醫院排擠出局。政府對公立醫院一路棄守的後果是:「公立」醫院空有其名,卻無其實。這應該是署立醫院落入採購弊案險境的大背景。
到底在講什麼?

如果確實要公立醫院『賺取足夠利潤,平衡其開支,確保足夠資本累積及擴張』....那麼公立醫院CEO怎敢搞採購弊案 把該給醫院的盈餘放到私人口袋??請問這樣搞醫院如何『賺取足夠利潤,平衡其開支,確保足夠資本累積及擴張』?

而且 弔詭的是~~幾十年前政府給省市立醫院一年256億(嚇死人!)補助 不用...『賺取足夠利潤,平衡其開支,確保足夠資本累積及擴張』 的時候~ 這些省市立醫院採購就不貪汙嘛?~~問問當時在省市立醫院服務的醫師吧!那時的院長 是比現在這些被收押的署立醫院院長肥 還是瘦?那時主治醫師 院長有沒有『價碼』(除非有很強的背景)?可不可以搞清楚再發言??

這種論點 讓人聯想到某種說法~~ 老蔣時代 都沒貪汙買票 所以要回到當時戒嚴的美好時代才沒買票...

一種要自負企業盈虧的CEO大部分都敢貪汙 給這些企業多幾倍的錢 讓企業不論盈虧都可以長久經營下去 請問 醬CEO會更貪還是更不貪??哈哈....

貪汙跟自負盈虧比率成反比 一個不用真正自負盈餘(人員底薪 免稅 地租都不用的企業)的公家企業 採購上會壓到最低價嘛?不壓到最低價 多出的盈餘難道給廠商全拿走嘛?看看真正自負盈虧的萬芳 市立醫院 採購價是多少?有多少空間可以進到院長口袋裡?

至於這些相對佷『廉潔』的醫院對醫療的貢獻跟財團的貢獻哪個大 兩者是否不可並存 那根本是另外一回事...

這篇文章 跟最近佷多文張一樣 以醫院院長收回扣為始 突然轉到很少院長敢收回扣的私立醫院上 然後 把醫療企業營利跟公家主管貪汙混為一談....然後藥方就出來了....回到給200億的時代之類的.........

真的很可怕 一個抓錯病因的『專家』 比十個貪汙者還可怕 這些院長再怎麼貪 加起來一年也浪費不到兩三億...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