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慈濟改良式血管路徑 降低手術風險到零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J&James
V3
V3
文章: 3466
註冊時間: 週五 11月 07, 2008 4:00 pm
來自: 雲霧飄渺的深山

台中慈濟改良式血管路徑 降低手術風險到零

文章 J&James »

台中慈濟改良式血管路徑 降低手術風險到零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9/04/06 17:05

以人工血管注射化學藥物與營養針愈來愈普遍,但手術仍有百分之一到三的風險,台中慈濟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黃慶琮創新「改良式人工血管路徑手術」,將風險降到零,從二○○四年九月到二○○八年六月,共完成二百五十個病例,都沒有問題。這項結果四月初在「亞洲心臟血管外科學會」的年度醫學會發表,與來自亞太地區的醫學界人士一起分享。(張文祿報導)?


人工血管手術應用在長期化療的腫瘤患者、須長期靜脈營養注射的患者以及長期輸血的病人,裝置部位分中央及周邊型,人工血管中央路徑植入不影響生活,但可能導致氣、血胸、周邊路徑卻又擔心感染問題,以化療的病人來說,傳統都選中央路徑,在鎖骨下、或頸部靜脈的位置植入人工血管。


對外科醫師來說,這是一個小手術,但一不小心仍可能造成致命的併發症。台中慈濟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黃慶琮指出,文獻上,中央路徑植入人工血管有百分之三的風險,如果穿過動脈會造成血胸、穿過胸部就會造成氣胸,一旦未能及時注意,發生胸痛、休克,來不及搶救,就可能有致命的危機。另外,萬一中央路徑選擇不好,可能導致導管被剪斷,會掉入心臟。?


黃慶琮主任提出「改良式血管路徑」。從上手臂中間選擇適當的靜脈進入,沿著周邊路徑放入導管,適當長度結合注射器,移到皮下的注射座,讓導管從靜脈到心臟,人工血管所需要的長度約三十五公分,比傳統方式多出十五公分,但結合中央與周邊兩種路徑截長補短,大大的提高手術的安全性。


而除了化療外,還可以用在氣切、全身痙攣與水腫的病人身上,只要接入洗腎導管就可以,拿掉管子的時候也一樣很簡單。
頭像
空空空
副院長級
副院長級
文章: 15878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08, 2006 10:26 am
表達感謝: 4 次
擁有感謝: 10 次

Re: 台中慈濟改良式血管路徑 降低手術風險到零

文章 空空空 »

怎麼有人敢說手術風險是零呢?

打廣告也不是這樣打的。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