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兒時》石頭路很難行
民國37-8年以前,臺灣的馬路都是石頭路,連省道也是(基隆→臺北,臺南→高雄,日治末就有水泥路),說石頭路有多難行就有多難行。
我小時候,馬路上的私人交通工具是自行車或步行,其實那時候的人,活動範圍多數在1-20公里以內,自行車或步行已經足夠。
我讀國小時,必須步行2公里半才到學校,到學校是走省道。那時候的省道大約只有17-8公尺寬,中間約12-3公尺才是鋪小石頭,兩旁路邊是泥土路,古早很多牛車,牛車是走兩旁泥土的地方,所以泥土的地方形成兩條牛車輪溝,下雨天,車輪溝往往二、三寸深,騎自行車會摔倒,連步行也很難走。
路中間12-3公尺是小石頭路,車輛錯車很不方便,好在那時候的汽車很少,偶爾才遇到來車,不致有難錯車的問題。
行人或自行車都是走兩邊的泥土路,泥土路都長滿了野草,那時候的人,家家戶戶都有養雞鴨鵝等,這些家禽都在草上討吃,也因此常會被車壓死。過去的駕駛人都會有心理準備,萬一壓死人家的家禽就要認賠。
民國38年,省公路兩旁開始種樹(ユカリ樹),都是我們國校學生種的,每人種10棵,要負責活起來,每天都要去澆水,死掉的要補種,照顧很辛苦。大約50年代中期,馬路拓寬,辛苦種的樹被坎掉,心裡難免難過。拓寬後的省道不斷的拓寬,到民國80年代起碼拓寬四、五次,因常拓寬,之後省道就不再種樹了。
民國41年暑假,我參加救國團自行車長征戰鬥營,從基隆騎自行車到鵝鸞鼻再回枋寮,那時候的省道都是石頭路,騎得很不舒服,心想早知道這樣不舒服就不參加。民國50年代中期,全線都是柏油路了,心想柏油路一定很好騎,我一定要再騎一次,想著想著時間已過去60多年了,還是沒有達成心願,現在已快90歲了,不知何年何日可以再騎一次?
《回憶兒時》石頭路很難行
版主: 版主021
-
- V1
- 文章: 1823
- 註冊時間: 週四 5月 07, 2015 1:49 am
- 表達感謝: 2 次
- 擁有感謝: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