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兒時》土墼厝
民國40年代以前,臺灣還是農業社會,百姓生活簡單樸實,我們以住房來說,絕大多數的人是住土墼厝(tho7 kak4 tshu3,簡寫土埆厝),少數有錢人才住磚瓦厝,現在我們還常會從歷史照片中看到那種土埆厝,覺得很生疏,其實那是我從小住到大的房屋,看了不是生疏,而是很有親切感。
土埆厝顧名思義就是土埆蓋成的,所謂土埆是用泥土印成的。通常印土埆都是在秋收之後,用稻田裡的泥土印的。先把田裡的土用斬短稻草、粗糠及適量的水攪拌成泥漿,再用土埆模框一個一個印,印好後在原地曬乾(約3週),再收疊在避雨的地方,要印多少塊,事先可以計算出來。
土埆是疊成牆壁用,再留窗留門。那時候的窗比較小,可能是耐重壓及防小偷。門分二種,一種木板門(單扇或雙扇),另一種是單扇籐門(有人有竹屏門)。屋頂是蓋稻草,較有錢人是蓋竿草。蓋草之前先有屋頂架,是用竹子編成的,橫樑是大桂竹管,中極(tiong tsit4)是最頂尖,再往前及往後傾斜。前後是約1寸直徑的小竹管,約5寸相間編成,叫做角仔(kak-a)。
蓋土埆厝比蓋磚瓦厝便宜得多,所以在我小時候的臺灣人都是住土埆厝。土埆厝有其優劣點;優點是蓋屋便宜,土埆璧厚(16寸×8寸×4寸),屋頂蓋草七、八寸,耐熱又耐冷,所以冬暖夏涼。缺點是稻草屋頂,容易引起火災。土埆牆腳怕水,所以土埆牆要先有石基腳(tsio7 kii kha),是用碗大石頭砌成的,以預防水災。
土埆厝一塊一塊疊起來,外觀不好看,通常蓋好房屋後,牆壁用泥土漿磨平,泥土漿要加粗糠才不會剝裂。有的人要好看,再外面漆白灰(蚵殼粉),從外面看,整座房屋潔白亮麗,乾乾淨淨。
《回憶兒時》土墼厝
版主: 版主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