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兒時》日頭公生日
早期,臺灣人有慶祝日頭公生日,或稱太陽公生日。大約在民國40年代之後,好像就沒有再看到有人在拜日頭公生日了。臺灣俗語常說:「舊例無改,新例無設」,可是我們小時候的民俗「日頭公生日」現在卻沒有了,誰說舊例無改?
過去的人拜日頭公生日是「三月節」後的第16天,也就是農曆三月十九日。早期臺灣人比較重視日頭公生日,可能與臺灣人的「反中意識」有關係。二戰前的臺灣人的反中意識濃厚,也就是反清復明意識。換言之,臺灣人的反中意識就是鄭成功的反清復明。
最早的臺灣人是南島語族人,他們的意識與中國不相干,十七世紀初,漢人族群為了反清復明,成群結隊來到臺灣,其中勢力最大的是鄭成功的後明政權(東寧王)。
隨鄭成功來到臺灣的人,或之後的清代來的漢人,都自認與中國不同國,所以當年數以百萬人計的偷渡客,他們稱臺灣叫東京,福建沿海許多偷渡碼頭都叫「往東京大路」。
東渡來臺的漢人都自稱明朝人,所以他們多數是反清。我小時候,阿公阿嬤所講的都是明朝故事,他們都會懷念鄭成功,後來我長大之後,才知道原來日頭公生日是鄭成功所提倡的。
三月十九日是當年滿清入關時,明思宗(崇禎帝)於北京東郊之煤山自縊殉國的日子。臺灣人都是後明意識,所以才會紀念這個日子,稱為日頭公祭,日頭就是「明」。
日頭公祭都是在早上巳時,用三牲向東方太陽朝拜,雖然白天的屋外明亮,仍然要點蠟燭,表示「大明」的意思。所拜的神是「太陽明明珠光佛」,明明是大明,珠是明朝國姓「朱」。
《回憶兒時》日頭公生日
版主: 版主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