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繽紛】再談天寒地凍憶兒時
前天,本欄PO<天寒地凍憶兒時>乙文後,大家都很懷舊,按讚熱烈,過去的禦寒方法凡多,讀者的迴響也多,其中有讀者Kate Chang留言說:「你的敘述回憶起幼年生活,這兩樣東西不但見過尤其是"水龜"也用過,暖乎乎的,尤其我父親會用個圓形的陶缸,在裡面放置一個鐵的三角形架,用木炭燒,我們小孩子圍在圓缸旁,然後在裡面烤小條的蕃薯,最後用餘火煮甜薑茶給全家人喝,這畫面歷歷在目,尤其值此陰寒的氣候,內心深處,點滴在心頭」,看了他的留言後,又勾起了我更多小時候的天寒地凍回憶。
我阿嬤老了很怕冷,家務工作都是媳婦在做,寒天她都坐在火爐旁邊「烘燒(hang sio),雙手放在爐邊手背手掌反覆烘。烘爐是圓形,約有5-60cm直經,內有火灰(hue2 hu),火灰上面再燒木炭,不烘了就用火灰蓋小點,再烘時火灰撥開來,再用火吹(hue2 tshue)吹一下,火就再炎起來(iam7 khiai)。
那時候的人,小孩子都生一大堆,又沒有現在這種一次丟紙尿片,小孩尿布就是用一補再補的淘汰舊衣服,尿濕了就再洗好曬乾後重複再用。可是古早的寒冷天,整個月幾乎都在下毛毛雨,即俗諺:「烏龜湳(oo ku lam3),湳到廾九晚」。尿布曬不乾,只好在阿嬤烘火的烘爐烘尿布,烘尿布就是跟阿嬤在搶烘爐,有時候阿嬤也會急的烘手。
古早,還沒有電鍋之前,煮飯都是用大鼎(tua7 tiann2),大鼎必須用大灶煮(tua7 tsau3),灶就是用草絪(tshau2 in)燃火(hiann5 hue2),燃火的地方叫灶孔前,燒忽忽(sio nut4 hut4)不會冷,小孩子們都喜歡幫媽媽燃火。
燃火順便在灶孔內炰蕃薯(pu5 han tsi5),烤的蕃薯香又鬆(sang),所以我們都搶著幫媽媽燃火。
天寒地凍的大冷天,大人都叫我們小孩和他睡,大人說:「囡仔人尻川(kha tshng)三斗火」,和小孩子睡很溫暖。
【五彩繽紛】再談天寒地凍憶兒時
版主: 版主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