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仙ㄟ講世間事】聊些日治末期的事(十)拚食

大雅老仙ㄟ要講故事囉.不到70歲的會員,建議您趕快拿張椅子進來搶位子聽講.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大雅老仙ㄟ
V3
V3
文章: 33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7, 2011 9:13 pm
擁有感謝: 28 次

【老仙ㄟ講世間事】聊些日治末期的事(十)拚食

文章 大雅老仙ㄟ »

戰爭最後一、二年,糧食嚴重缺乏,所有的人,早上眼睛一睜開就是在找吃的。古早人小孩起碼生五、六個,小孩不給吃就活不了,所以那時候的父母,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拼食」。
可是主食稻谷都是政府在監控,稻谷收割後都交給政府,政府再按人頭給糧票;大人每天4合(kap4)、小孩2合,這個量可能不到實際須要量的三分之一,不夠吃就要自己想辦法,也就是想辦法取得副食品。副食品有蕃薯、樹薯、高樑等,但政府害怕大家不種稻,改種蕃薯、樹薯,會影響軍糧,所以種副食品也有某種程度的限制。
包括我們家的許多農戶,以人手不足為由(我么叔當海軍工員)申請休耕,也就是停一期不種稻,就不必稻谷繳政府。其實休耕是另一種收獲的方式,即是收割後的舊稻頭也會長出新稻苗,時間一到,也一樣開花結穗,等熟了就趁夜割回來,就不必繳糧了,只是收獲量很少。
不管收獲量少,那是額外收入。但是稻谷送去碾米廠碾米,萬一被查到來路不明的稻谷,就會被處罰,所以那時候有一種地下塗礱間(thoo5 lang5 king)專門幫人稻谷脫殼。
脫殼後的糙米也不能吃呀,就要再用舂臼把它舂成白米。舂臼(tsing khu7)是半個人高的花崗石上面挖一個約一尺深凹,把糙米放在凹內,再用舂槌把糙米捶成白米(類似原住民搗米),就大功告成了。
捶米要在夜間,因為白天容易被人家看到。我媽媽三個妯娌晚上門關起來一起捶,三人合作速度快。這種偷捶米(tsing bi2)可能不只我們一家,我發現家裡有舂臼的人很多,可見很多人偷捶米。
那時候缺少機油,政府鼓勵民眾在空地上種篦麻,篦麻油可以代替機油,我們就利用篦麻樹間種樹薯,葉子相似,不容易被發現,也是副食品的來源。
頭像
newshine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91524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14, 2010 10:52 am
擁有感謝: 11 次

Re: 【老仙ㄟ講世間事】聊些日治末期的事(十)拚食

文章 newshine »

(GOODJOB) (GOODJOB) (GOODJOB)
辛苦的歲月
Boogy
V1
V1
文章: 1864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06, 2008 9:02 pm
擁有感謝: 1 次

Re: 【老仙ㄟ講世間事】聊些日治末期的事(十)拚食

文章 Boogy »

(GOODJOB)
頭像
sucker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34161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16, 2008 11:04 pm
來自: 斯巴達
表達感謝: 1 次

Re: 【老仙ㄟ講世間事】聊些日治末期的事(十)拚食

文章 sucker »

有趣又艱辛的故事

熊熊想起一部老電影 稻草人

農夫田中撿到美軍投下的未爆彈

想拿去派出所換吃的

翻山越嶺扛到派出所

被趕出來要求把炸彈投到海裡

揮淚把辛苦運來的炸彈丟入海

竟然爆炸炸死了一堆魚

最後喜劇收場……

農夫帶吃不完的魚回家
https://youtu.be/rVNbkeZbwHw

人生苦短 要督趁早 我督故我在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

我願化身石橋,受那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只求她從橋上經過

真愛 無私 善良 寬恕 信心 希望
善待身邊的人 找到生命的意義
用積極樂觀又充滿正能量的心態
活在當下 開心面對未來的每一刻



瑞莎的瑞星韻律體操協會 https://risingstar-rg.tw/
歡迎大家捐款支持 (眼汪汪) (眼汪汪)
min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34237
註冊時間: 週六 10月 13, 2012 8:39 am
表達感謝: 35 次
擁有感謝: 18 次

Re: 【老仙ㄟ講世間事】聊些日治末期的事(十)拚食

文章 min »

(cheer)
頭像
smallant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104602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10, 2008 5:50 pm
表達感謝: 41 次
擁有感謝: 40 次

Re: 【老仙ㄟ講世間事】聊些日治末期的事(十)拚食

文章 smallant »

sucker 寫:有趣又艱辛的故事

熊熊想起一部老電影 稻草人

農夫田中撿到美軍投下的未爆彈

想拿去派出所換吃的

翻山越嶺扛到派出所

被趕出來要求把炸彈投到海裡

揮淚把辛苦運來的炸彈丟入海

竟然爆炸炸死了一堆魚

最後喜劇收場……

農夫帶吃不完的魚回家
(爽) (爽)
回覆文章

回到「老仙ㄟ講古論今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