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思考過:你在世上擁有的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 每日語錄網
請你閉上眼睛,認真想一想。
有人可能會說,與某個人的關係最珍貴;
有人可能會說,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最珍貴;
或許,你還有其他答案。
不過,當你靜心細思這個問題時,是否發現還有比所有這些更寶貴的東西呢?
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覺察的能力,所有珍貴的關係也就失去了意義。
如果我們不能欣賞生命的美妙,健康的身體又值幾何?
如果我們不能全然覺察某人某物的存在,那人與物的價值從何而來?
我知,故我在。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心靈自由之路》的作者克裡希那穆提曾說過:「你是什麼,世界就是什麼。」
「覺察」,就是我們所擁有的無價珍寶。
珍寶之所以成為珍寶,唯一的理由就是因為我們能「覺察」到它的價值。
覺察並不是一個點,也不是一個平面,它是存在於三度空間之內的。第一度空間是它的寬廣度,第二度空間是它的深度,第三度空間則是它的時間。
覺察的寬度:注意那些我們平常避開、逃避、不願意看到的。
學習覺察首先要看我們是不是覺察到所有的寬廣面,有沒有將自己的覺察擴散到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我們在這個單元裡談到每一個覺察,都包括洞察與覺醒。覺察像是一個探照燈,你照到哪裡,它就會在那個地方覺察到更多的東西。
尤其覺察是有選擇的,我們經常選擇去覺察自己想要覺察的東西,這樣的方式也在我們的生命裡,我們稱之為“強化”。覺察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體同觀”,覺察那些我們平常避開、逃避的、不願意看的。當然在那種覺察的過程中可能會有許多痛苦,但是沒有一朵美麗的花不是開在痛苦的深淵裡,覺察需要極大的勇氣,尤其是我們要去覺察平時所避開、不願意承認及面對的。
覺察的深度:行為→思維模式→感覺→情緒→傷害→恐懼→渴望→價值體系
覺察的第二度空間是深度。潛意識就像一座冰山,是無限寬廣而且無限的深。冰山所露出來的一角,僅僅是表面上我們看得到的一個行為—當然也有很多人連自己的行為模式都沒有覺察到。所以覺察要往深處去探索:
首先你有沒有覺察到自己的行為,然後再看看自己的行為之下還有什麼樣的思維模式,造成你的行為;
在思想的下面還有所謂的感覺,比感覺更深的地方有情緒,比情緒更深的地方有所謂的傷害,比傷害更深的地方有害怕、恐懼,而比恐懼更深的地方有渴望、欲求的失落與滿足,而在其下還有我們的價值體系。
有個修行多年的朋友經常喜歡聊身心靈的話題,他覺得自己開悟了,所以有點好為人師,動不動就去棒喝他人,好像這輩子不度幾個人沒法交差。我第一次在朋友圈看到他的這些話題,內心就有輕微的不屑聲掠過:“就他,還開悟?誰不知道誰啊?”多看了幾次之後,更生起一股煩躁,覺得他沒有自知之明。
於是我返觀內照,開始覺察自己。我所感到的不屑、煩躁,覺得他不夠資格,有兩種可能:一是勾起我內在的攀比心,覺得他好可笑,沒有實力還自以為是。而我對此的焦躁,也是我潛意識中和他一樣,表面高估自己,內心還有虛弱的地方,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暫時卻又達不到。
第二,我的感受也是他的感受,其實他寫下這些話時,潛意識裡也帶著無奈和虛弱感。對他人和自己的深度覺察帶來深入的理解,當我全然地覺察到內在所發生的一切時,這股情緒就會很快過去。
覺察第三度空間是察覺時間;日常生活中,為自己的生命故事保留一隻眼睛。
也就是說當你和外緣接觸時,是否留一隻眼睛看自己生命裡的發生?我們稱這種覺察為無間的覺察。
當看到一個讓你不舒服的人,你是否在當下就能停下來看一看:“我這個不舒服到底是什麼感覺?他的哪一部分、什麼特質讓我不舒服?那個不舒服的感覺想要我做些什麼?我對這種感覺是不是一直都很熟悉?”
就像這樣,在平常的生活裡,碰到每一個發生、每一個外緣的刺激時,都能保留一分能力及一隻眼睛來看看自己,而不是就此武斷地認定對方是一個討厭的人,以為自己看到的是一個事實。真正的事實是:
它只是自己生命裡的一個投射,它可能與你生命裡的某一段經歷有所關係。
不論在吃飯、走路、睡覺、吵架時,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時間,能隨時與自己的內在發生在一起,就是無間的覺察。所以覺察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覺察有寬廣度、深度和間性。如果你開始往生命潛能覺察的領域裡走,請試著不斷開拓自己的寬廣度,勇敢地去接觸過去所避開、所沒覺察到的部分,經歷更深的地方,去覺察更深層、更深處的內在,從行為進入自己的思想、感覺、情緒、傷害、害怕與渴望需求的失落,直到更深的價值體系,把握住生命的每一時刻、每一個機會,去做無間的覺察。
覺察是無法速成的,唯有下越多功夫,才能覺察的更廣、更深的無間。覺察之後,可以做出更多不同的選擇,我們不會再像過去那般,被自動化的反應所控制著。換句話說,我們將逐漸成為自己的主人。
生命提升之旅從覺察開始,帶著意識、帶著覺察來做選擇,我們將逐漸感覺到身為一個人的尊嚴,而不是像個機器人。
如果你總覺得自己的生命裡有許多無奈,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做。當你走上覺察之路,踏上生命提升之旅,開始鍛煉覺察能力之後。你將會發現自己的生命擁有越來越多的選擇,越來越多的可能性。而更多的選擇將為你帶來更多的自在,讓你踏上一條美妙的「心靈自由之路」!
你是否曾思考過:你在世上擁有的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
歡迎大家來聊天,這裡不討論健保,大家放輕鬆,什麼都可以談,都可以來聊聊,但是政治相關文章不要在這裡談!
版主: 版主006
前往
- 我要活下去 (公開版面)
- ↳ 老仙ㄟ講古論今講座
- ↳ Dharma鄭逸哲醫法肥皂箱講台
- ↳ 肥皂箱秘密基地
- ↳ ★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
- ↳ 人物記實
- ↳ 衛生署長
- ↳ 年度疫情/疫苗
- ↳ 2007
- ↳ 2008
- ↳ 2009
- ↳ 2010
- ↳ 醫療生態
- ↳ 爭議文章版
- ↳ ★愛滋病患與醫護人員權益討論區
- ↳ ★ 談天說地,無所不談,就是不談政治
- ↳ ★醫療工商服務區(我愛紅娘)
- ↳ ★野人獻曝●花園一隅
- ↳ ★HIS醫療資訊廠商客服專區
- ↳ ★血汗健保
- ↳ ★二代健保
- ↳ ★醫門忠烈
- ↳ 花園子版
- ↳ ★ 漫畫及海報
- ↳ 愚公移山計畫暫存區
- ↳ 愚公移山vs.冷涼卡好
- ↳ ★CME繼續教育訊息專區
- ↳ ★ 審查制度的善與惡
- ↳ 政治事件聊天區
- ↳ ★工商服務專區
- ↳ 醫師人力供需討論專區
- ↳ 外籍學歷與外籍醫師問題
- ↳ 醫師替代人力問題
- ↳ 醫院醫師的問題
- ↳ 診所醫師的問題
- ↳ 法規規範
- ↳ ★波淘洶湧
- ↳ ★醫學生事務交流專區
- 秘密花園B區
- ↳ 診所CEO專區
- ↳ 藥價超級比一比
- ↳ 不友善藥廠與盤商抵制區
- ↳ 健保抽審guideline/criteria download 專區
- ↳ 健保申報疑問
- ↳ 人事問題
- ↳ 自費專區
- ↳ 軟硬體問題
- ↳ 電腦與網路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 ↳ 診所對外關係
- ↳ 放假相關問題
- ↳ 醫療糾紛
- ↳ 綜合教室
- ↳ 專科簽到簿
- ↳ 藥物討論專區
- ↳ 家庭醫學科
- ↳ 皮膚科
- ↳ 內科
- ↳ 小兒科
- ↳ 外/骨/復健科
- ↳ 五官科
- ↳ 婦產科
- ↳ 精神科
- ↳ H1N1 and Flu及感染性疾病
- ↳ 醫療和健保法規實務
- ↳ 健保補充費與二代健保
- 評論
- ↳ ★焦點評論
- ↳ ★精選文集
- 公會及協會專區
- ↳ 全聯會與各縣市醫師公會專區
- ↳ 全聯會與各縣市醫師公會專區(秘密花園區)
- ↳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
- ↳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
- 醫勞盟
- ↳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TMAL】
- 藏經閣
- ↳ 開業醫須知
- ↳ 111年度報稅專區
- ↳ 107年度報稅專區
- ↳ 106年度報稅專區
- ↳ 105年度報稅專區
- ↳ 104年度報稅專區
- ↳ 103年度報稅專區
- ↳ 102年度報稅專區
- ↳ 101年度報稅專區
- ↳ 100年度報稅專區
- ↳ 99年度報稅專區
- ↳ 97年度報稅專區
- ↳ 98年度報稅專區
- ↳ 96年報稅專區
- ↳ 95年報稅專區
- 論壇事務區(公開版面)
- ↳ ★公佈欄
- ↳ ★新手導引區
- ↳ ★意見反應與求助
- ↳ ★篳路藍縷
- ↳ ★醫界數位媒體工作版
- ↳ ★投票專區
- ↳ Poll小組討論工作區
- ↳ ★新手測試區
- ↳ ★友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