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生囝(生小孩)叫做卻囡仔(khio4 Ngin-a)。卻(khio4)(ㄎㄧㄛ˙)是撿來的意思。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明明自己生出來的小孩,為何硬說他是撿來的,原來怕媽媽是「無囝命」,說是自己生的,鬼就會把嬰兒抓走。因為早期嬰兒死亡率很高,日治初期的統計達20%,所以說撿來的,鬼就不會把嬰兒抓走。
過去,生出來的嬰兒死亡率那麼高,是因為古早沒有正式訓練過的助產士接生,都是請「生囝婆」來接生的。所謂「生囝婆」是有了年紀的太太,自己有生過小孩的經驗,而且也幫忙別的產婦生過小孩,這種阿婆就成為村莊裡的「生囝婆」。
其實,請這種「生囝婆」並非請來接生,只是請來幫忙產婦壯膽而已,把生產經驗在產婦身邊教導她,因為「生囝婆」沒有受過接生訓練,她根本不會接生。
直到大正年間,日政府才在各公立病院(後來省立醫院)設立「產婆養成所」,培養助產士,後來須要的產婆數量太多,日政府也允許私人婦產科醫院也可以申請設立產婆養成所,以加速培養助產人才,到昭和初期,產婆已遍及城鎮鄉村,「生囝婆」接生才大幅減少,死嬰也大幅減少,當然產婦死亡率也大幅減少。
當年,招考產婆養成所的資格是女性高等科畢業(現國中),後來須求量太多,小學畢業也可以。訓練期間為2年(?),訓練時間雖短,但在密集訓練下,一般接生技術及消毒觀念都沒問題,從此臺灣的嬰兒或產婦的死亡率大大的滅少。
生囝婆時代,產婦都是「坐草生」,也就是把稻草鋪在地上,產婦把小孩生在草上。有了「產婆」之後,因她們有受過感染訓練,所以改在「腳桶生」。腳桶平時是洗屁屁用,生產時就變為生囝桶,迄今我們稱生產叫做「臨盆」,就是生在腳桶內的意思。
自從有了產婆之後,嬰兒夭折率少了,也比較有人敢說「生囝」,再也不像過去都稱「卻囡仔」。
(附)訓練「產婆」的同時,政府也設立「看護婦養成所」,從此公立病院的護士都是這種養成所畢業的有證照護士。
【追蹤臺語】卻囡仔 1050721
版主: 版主021
- LITTLE BOSS
- 院長級
- 文章: 16781
-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18, 2006 11:46 am
- 表達感謝: 17 次
- 擁有感謝: 19 次
-
- 主任秘書
- 文章: 10674
-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1, 2011 3:38 pm
- 聯繫:
-
- V4
- 文章: 4281
- 註冊時間: 週日 8月 27, 2006 10:30 pm
Re: 【追蹤臺語】卻囡仔 1050721
謝謝老仙!
To cure,occasionally
To relieve,often
To comfort,always
-------------------------------------
La Dolce Far Niente,Carpe diem!
To relieve,often
To comfort,always
-------------------------------------
La Dolce Far Niente,Carpe di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