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瘤兒童常哭鬧 家長應警覺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Benson
R2
R2
文章: 223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28, 2006 10:30 pm
來自: 台北

腦瘤兒童常哭鬧 家長應警覺

文章 Benson »

更新日期:2008/01/03 09:42

時報資訊【張翠芬/台北報導】

 有位6歲女孩哭鬧不停,直說頭痛、頭暈,還伴隨嘔吐等症狀,家長初期以為是感冒、腸胃炎,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小女孩腦部有一粒3至4公分腫瘤,因此才哭鬧不休。


 彰濱秀傳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正修醫師指出,腦瘤並非大人的專利,兒童腦瘤的病例也不少,一般較大的孩童會明白表示身體的不舒服,但年紀較小的幼童表達能力不足,對於頭痛、頭暈等腦瘤徵狀,常以哭鬧來表現,家長如果誤判是感冒,很容易延遲就醫而導致孩童腦部受傷嚴重,錯過開刀治療時效,甚至成為植物人或昏迷不治。


 這位6歲小女孩,罹患的是極惡度腦瘤,在緊急安排開刀,並進行放射線治療,及會診血液腫瘤科做化學治療,小女孩恢復活力,現在已經可以上學,但未來仍須持續追蹤。


 張正修表示,腦瘤是第2常見的兒童癌症,僅次於血癌;台灣每年大約新增100到150個病童,由於症狀非常多樣化,常會誤以為是感冒或腸胃炎,而不易早期診斷。


 兒童腦瘤症狀表現可以是因腦壓上升而引起頭圍變大、頭痛、嘔吐、昏睡,或因局部神經組織受到腫瘤壓迫,產生局部功能障礙,包括:肢體無力、感覺異常、視力受損、斜視、複視、運動失調、走路不穩、抽搐、行為異常等。


 張正修說,兒童腦瘤的治療為神經外科、放射腫瘤科、血液腫瘤科的跨科整合治療,腦部電腦層攝影(CT)及腦部磁振造影(MRI)是目前最常用來診斷兒童腦瘤的工具,對於腦瘤的位置、大小、特性皆能清楚顯現,微創伽瑪刀治療儀則提高了腦瘤治療的安全性。
人之所以有價值,
並不在於他擁有多少真理,
或認為自己代表多少真理,
而是他為了追求真理所做的努力!
─ 萊辛 (Gotthold Lessing, 1729~1781)
頭像
老烏鴉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
文章: 8938
註冊時間: 週一 9月 04, 2006 10:20 am
來自: 台灣尾

Re: 腦瘤兒童常哭鬧 家長應警覺

文章 老烏鴉 »

智障標題又一樁
老伴, 老本, 老友, 老狗俱全. 足矣!
melancholy
R3
R3
文章: 346
註冊時間: 週二 8月 29, 2006 12:30 am

Re: 腦瘤兒童常哭鬧 家長應警覺

文章 melancholy »

那 ... 過多智障標題 ... 要請誰警覺 ... (咦)
頭像
鳴人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3366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1, 2007 10:04 am
來自: 木葉忍者村
擁有感謝: 1 次

Re: 腦瘤兒童常哭鬧 家長應警覺

文章 鳴人 »

不過, 兒童腦腫瘤確實臨床不易初期鑑別,有些預後也不好
卡卡西老師說:
果然是意外性第一的忍者啊!
頭像
hsu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33126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09, 2006 10:21 am
來自: 中部鄉下小地方
表達感謝: 3 次
擁有感謝: 19 次

Re: 腦瘤兒童常哭鬧 家長應警覺

文章 hsu »

小兒腦瘤常常是意外發現的
你說小兒哭鬧就去做brain CT or MRI
醫院可能賺的還不夠賠
我還曾在一個UTI infant作renal echo時太閒順便做brain echo
天啊
竟然腦出血合併水腦了
可是病人毫無症狀
家屬也說無異狀
後來趕快轉院
聽說應該是可能是血管異常(原因不確定)
而且又出血好幾次

最近也碰到兩個特殊病例
一個一歲多病人發燒無明顯症狀來看診
隔天假日結果是手足口病發作後來去住院
出院後竟然發現左腳沒力又再度去醫院檢查
初步診斷應該是腸病毒併發症
不過當初好像沒做病毒培養

另一個是小孩媽媽來看病
忽然跟我說可以把XXX的病歷消掉了她不會再來了
我嚇一跳
一看最近她並沒來看病啊
原來十幾天前假日發燒去醫院看診
隔2-3天發覺怪怪的再度復診檢查
天啊竟然是hemophagocytosis
在醫學中心治療十幾天還是沒辦法

還是老話一句
小心駛得萬年船
人事問題PM
歡迎提供資料
僅供通過認證之醫師會員查詢

交通要遵守
紅燈停
綠燈行
頭像
sivan
Intern
Intern
文章: 63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20, 2007 12:21 am

Re: 腦瘤兒童常哭鬧 家長應警覺

文章 sivan »

老烏鴉 寫:智障標題又一樁
此事常常遇到,
真懷疑新聞界是否真有醫藥記者,
還是連狗仔記者也要兼跑醫藥新聞 (挖鼻孔)
真希望有一天醫師不用為了藥師的問題而抓狂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