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德国的医患关系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dodong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2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31, 2007 4:06 pm

感受德国的医患关系

文章 dodong »

  目前,参与"德中同行"活动、远赴德国进修的甘肃省人民医院的8名医师学成归国。"德中同行"活动是指德国将用3年时间,在包括医疗在内的多个领域向中国全方位地介绍德国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安慰患者就像哄孩子
"医院没有墙,医生和患者之间也没有墙——心与心之间没有墙。"谈起对德国的感受,不久前回国的甘肃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的刘光兴医生感慨地说。
  5月31日,刘光兴来到德国西部鲁尔区伍珀塔尔市,找了半天,终于在一栋大楼的一个偏僻处找到了一块标识,这才确认眼前这个绿草茵茵、宁静怡人的地方,就是鼎鼎大名的赫利奥斯医院的心脏中心。
  中心的手术室外,一位即将进行心脏搭桥手术的古稀老人,正由于惧怕手术而掩面哭泣。护士立刻通知了麻醉师,两个人俯下身来,轻声细语地安慰她。麻醉师一边用手轻轻碰触老人的脸颊,一边说着什么,就像面对一个慌乱而不知所措的孩子。 "虽然我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但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和老人眼角逐渐舒展开的皱纹,我知道了答案。"刘光兴说。
  "和谐。"刘光兴想了想,用这个词来定义他所看到的一切。"老太太是自己开着车来医院的,她只随身带了个人洗漱用品,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带,也没有家人和朋友陪伴。病人和家属都相信,医院会把一切打理得非常好。后来,老太太手术康复了,仍然自己开着车回家,也没有家属来接。"
  比刘光兴早一个月来到德国的青岛市立医院的医生宋达琳,在杜塞尔多夫的St.Mauritius治疗中心学习的过程中,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她说,病人的亲朋只偶尔会带了鲜花来问候,平时则很少见到他们的影子。
  "然而亲情无处不在。"宋达琳强调说。她常常看到医生和患者之间朋友式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从容淡定的,并不行色匆匆。而且他们谈话的内容不仅仅是病情,他们还谈论彼此都感兴趣的其他话题。"
"他为什么和我吵架"?
  德国医生从容神态的背后,是高强度的工作。
  "德国医生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刘光兴说,"但从来没听哪位医生对此有过丝毫的抱怨。他们通常上午两台手术,下午两台手术,下班的时间根本无法确定。特别是住院大夫,经常是不分昼夜地连轴工作,主治医生随叫随到。面对一个病人,主治医生会负责到底,即使病人出了院,他们还会经常打电话询问。"
  在工作期间,没有哪个医生会办自己的私事,或打私人电话聊天。宋达琳说:"在这里,任何与工作不相关的举止都显得格外刺眼。"
  医生的细致、严谨、负责也为他们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社会地位。在德国,医生一直是人们羡慕和尊重的职业。
  "德国医生之所以受到患者和家属们的尊重,这与他们极其保护患者和有责任感关系密切。"刘光兴说,"比如他们十分注意消毒手,以防感染患者;就算是一个普通感冒,他们也会耐心细致地询问很久;和病人交谈时的动作、眼神和语气折射出的关爱和理解,都能让人如沐春风。"
  因此,即使面对医生偶尔的失误,患者也都能坦然接受,并予以谅解。
  一次,一位六十多岁的患者来心脏中心检查,原来,他半年前刚刚换过的心脏瓣膜坏了,必须重新更换。这让刘光兴吃了一惊,"这种瓣膜应该能用十几年,这个患者刚用了半年就要换,原先那个给他做心脏瓣膜植入手术的医生肯定惨了,病人不找他麻烦才怪呢。"
  刘光兴暗暗为同行捏了把汗。
  然而,刘光兴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患者和满脸歉意的德国同行约定好再次手术的时间后,就开车走了,脸上并没有不悦之色。
  刘光兴惊讶地问这位同行,患者为什么没跟他吵架?同行表现得更加惊讶:"他为什么会和我吵架?"
  患者治好了病,出于对医生的感激,会自己动手做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礼品送给医生,比如贺卡、蛋糕。医生们也乐于接受这样的礼物。
  当然,送"红包"是医生绝对不能接受的,不仅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禁止,而且医生们自己也觉得,接受"红包"是对神圣的医学事业的一种污辱。
每位患者都干干净净
  "每个人都是和蔼亲切的,就连这里的清洁女工,看上去也都非常体面而有尊严。"刘光兴说,医院里没有刺鼻的消毒水味道,墙上没有悬挂令人压抑的各种疾病的介绍,取而代之的是轻柔舒缓的音乐,绘有动物、花、鸟图案的镜框,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心灵的安宁。
  "德国医院的护士对病人的照顾,真是无微不至!"刘光兴感叹道,"即使是带着呼吸机、生活无法自理的重病患者,也都干干净净。"
  每天早上,护士都要照顾病人洗漱,更换衣服,帮他们细细修剪指甲,即便是病人的隐私部位,护士都会用一块异常洁白的厚毛巾细细擦洗。
  "做手术时,医生会把病人和手术床之间悬空的部位垫上厚毛巾,让病人感到舒服。有一次手术时,主刀医生把一个器械随手放在了病人的颈肩部,一旁的麻醉师看到了,马上把器械拿走,并认真地查看刚才放过器械的部位。"刘光兴说,"其实,病人是全身麻醉的,根本什么都不知道。"
  对于老年病人,上厕所是件令人头痛的事,而这里却解决得非常好:一个带轮子的手推椅,椅座分两层,将上层掀开后,下面一层中间带孔。这样,病人想要方便时,护士只需将坐椅推到马桶上对准,再将椅子后轮固定就行了。做手术时,也不需要把病人在病床和手术床之间抬上抬下地折腾,病床和手术床的床垫都是传送带式的,只需按动传送带,就可以舒适安全地让病人实现床和床之间的转移。
只是多了份责任感
  除了医疗问题,医生们对于患者的生活状况也十分了解。很多患者并不喜欢总和医生谈论自己的病情,因此,医患之间谈论的往往是些家长里短的事情,这样有助于患者心态的平和。
  "在德国的医院,病人的心理治疗非常受重视。"刘光兴说,除了主治医生,每位病人还配有功能训练师和心理医生协助临床治疗。
  德国的医院设有各种治疗室,如音乐治疗室、手工创作室和健身室等。病人做完手术后,就会有功能训练师指导病人进行各种体能锻炼,同时,心理医生还会帮助他排解术后的不良情绪。
  "医生鼓励患者进行各种运动,并不把他们限制在床上。他们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少的用药,尽可能多的康复。"宋达琳说,"就连走廊也是进行康复训练的场所。很多在我们看是病情非常重的患者,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着相应的康复治疗,为的是使他们能恢复高质量的生活。"
  医院中还有休息室,里面有比萨、咖啡等,医生和病人都可以随便取用。"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当然看病也是免费的,因为德国人几乎全部参加了医疗保险,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支付。"
  所以,有人说"在德国看病是一种享受",刘光兴在和德国同行交流时,常常在思考:医疗纠纷在中国是个令医生和患者都头痛的问题,为什么德国的医患关系会这么好?"后来,和德国同行在一起共事久了,才发现,原来德国医生并没有什么高招,他们对患者只是多了份细致、耐心和责任感。"
  "我们需要向德国同行学习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还有敬业精神、科学理念和自身修养。"宋达琳医生由衷地说。
頭像
台北客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62991
註冊時間: 週五 7月 21, 2006 10:38 am
表達感謝: 6 次
擁有感謝: 6 次

文章 台北客 »

大哥

用繁體字好不好
簡體字看的很吃力 (bingo)
Jack
V2
V2
文章: 2646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16, 2006 11:25 am
來自: 高雄市

文章 Jack »

用網頁工具轉的,這樣不知道有沒違反著作權?

 

 目前,參與"德中同行"活動、遠赴德國進修的甘肅省人民醫院的8名醫師學成歸國。"德中同行"活動是指德國將用3年時間,在包括醫療在內的多個領域向中國全方位地介紹德國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情況。
安慰患者就像哄孩子
"醫院沒有牆,醫生和患者之間也沒有牆??心與心之間沒有牆。"談起對德國的感受,不久前回國的甘肅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的劉光興醫生感慨地說。
  5月31日,劉光興來到德國西部魯爾區伍珀塔爾市,找了半天,終於在一棟大樓的一個偏僻處找到了一塊標識,這才確認眼前這個綠草茵茵、寧靜怡人的地方,就是鼎鼎大名的赫利奧斯醫院的心臟中心。
  中心的手術室外,一位即將進行心臟搭橋手術的古稀老人,正由於懼怕手術而掩面哭泣。護士立刻通知了麻醉師,兩個人俯下身來,輕聲細語地安慰她。麻醉師一邊用手輕輕碰觸老人的臉頰,一邊說著什麼,就像面對一個慌亂而不知所措的孩子。 "雖然我聽不懂他們說的是什麼,但從他們臉上的笑容和老人眼角逐漸舒展開的皺紋,我知道了答案。"劉光興說。
  "和諧。"劉光興想了想,用這個詞來定義他所看到的一切。"老太太是自己開著車來醫院的,她只隨身帶了個人洗漱用品,其他的什麼都沒有帶,也沒有家人和朋友陪伴。病人和家屬都相信,醫院會把一切打理得非常好。後來,老太太手術康復了,仍然自己開著車回家,也沒有家屬來接。"
  比劉光興早一個月來到德國的青島市立醫院的醫生宋達琳,在杜塞爾多夫的St.Mauritius治療中心學習的過程中,也發出了同樣的感慨。她說,病人的親朋只偶爾會帶了鮮花來問候,平時則很少見到他們的影子。
  "然而親情無處不在。"宋達琳強調說。她常常看到醫生和患者之間朋友式的交流,"這種交流是從容淡定的,並不行色匆匆。而且他們談話的內容不僅僅是病情,他們還談論彼此都感興趣的其他話題。"
"他為什麼和我吵架"?
  德國醫生從容神態的背後,是高強度的工作。
  "德國醫生的工作強度非常大,"劉光興說,"但從來沒聽哪位醫生對此有過絲毫的抱怨。他們通常上午兩台手術,下午兩台手術,下班的時間根本無法確定。特別是住院大夫,經常是不分晝夜地連軸工作,主治醫生隨叫隨到。面對一個病人,主治醫生會負責到底,即使病人出了院,他們還會經常打電話詢問。"
  在工作期間,沒有哪個醫生會辦自己的私事,或打私人電話聊天。宋達琳說:"在這裡,任何與工作不相關的舉止都顯得格外刺眼。"
  醫生的細緻、嚴謹、負責也為他們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和社會地位。在德國,醫生一直是人們羨慕和尊重的職業。
  "德國醫生之所以受到患者和家屬們的尊重,這與他們極其保護患者和有責任感關係密切。"劉光興說,"比如他們十分注意消毒手,以防感染患者;就算是一個普通感冒,他們也會耐心細緻地詢問很久;和病人交談時的動作、眼神和語氣折射出的關愛和理解,都能讓人如沐春風。"
  因此,即使面對醫生偶爾的失誤,患者也都能坦然接受,並予以諒解。
  一次,一位六十多歲的患者來心臟中心檢查,原來,他半年前剛剛換過的心臟瓣膜壞了,必須重新更換。這讓劉光興吃了一驚,"這種瓣膜應該能用十幾年,這個患者剛用了半年就要換,原先那個給他做心臟瓣膜植入手術的醫生肯定慘了,病人不找他麻煩才怪呢。"
  劉光興暗暗為同行捏了把汗。
  然而,劉光興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患者和滿臉歉意的德國同行約定好再次手術的時間後,就開車走了,臉上並沒有不悅之色。
  劉光興驚訝地問這位同行,患者為什麼沒跟他吵架?同行表現得更加驚訝:"他為什麼會和我吵架?"
  患者治好了病,出於對醫生的感激,會自己動手做一些比較有意義的禮品送給醫生,比如賀卡、蛋糕。醫生們也樂於接受這樣的禮物。
  當然,送"紅包"是醫生絕對不能接受的,不僅醫院的各項管理制度嚴格禁止,而且醫生們自己也覺得,接受"紅包"是對神聖的醫學事業的一種污辱。
每位患者都乾乾淨淨
  "每個人都是和藹親切的,就連這裡的清潔女工,看上去也都非常體面而有尊嚴。"劉光興說,醫院裡沒有刺鼻的消毒水味道,牆上沒有懸掛令人壓抑的各種疾病的介紹,取而代之的是輕柔舒緩的音樂,繪有動物、花、鳥圖案的鏡框,讓身處其中的人感受到心靈的安寧。
  "德國醫院的護士對病人的照顧,真是無微不至!"劉光興感嘆道,"即使是帶著呼吸機、生活無法自理的重病患者,也都乾乾淨淨。"
  每天早上,護士都要照顧病人洗漱,更換衣服,幫他們細細修剪指甲,即便是病人的隱私部位,護士都會用一塊異常潔白的厚毛巾細細擦洗。
  "做手術時,醫生會把病人和手術床之間懸空的部位墊上厚毛巾,讓病人感到舒服。有一次手術時,主刀醫生把一個器械隨手放在了病人的頸肩部,一旁的麻醉師看到了,馬上把器械拿走,並認真地查看剛才放過器械的部位。"劉光興說,"其實,病人是全身麻醉的,根本什麼都不知道。"
  對於老年病人,上廁所是件令人頭痛的事,而這裡卻解決得非常好:一個帶輪子的手推椅,椅座分兩層,將上層掀開後,下面一層中間帶孔。這樣,病人想要方便時,護士只需將坐椅推到馬桶上對準,再將椅子後輪固定就行了。做手術時,也不需要把病人在病床和手術床之間抬上抬下地折騰,病床和手術床的床墊都是傳送帶式的,只需按動傳送帶,就可以舒適安全地讓病人實現床和床之間的轉移。
只是多了份責任感
  除了醫療問題,醫生們對於患者的生活狀況也十分了解。很多患者並不喜歡總和醫生談論自己的病情,因此,醫患之間談論的往往是些家長裡短的事情,這樣有助於患者心態的平和。
  "在德國的醫院,病人的心理治療非常受重視。"劉光興說,除了主治醫生,每位病人還配有功能訓練師和心理醫生協助臨床治療。
  德國的醫院設有各種治療室,如音樂治療室、手工創作室和健身室等。病人做完手術後,就會有功能訓練師指導病人進行各種體能鍛鍊,同時,心理醫生還會幫助他排解術後的不良情緒。
  "醫生鼓勵患者進行各種運動,並不把他們限制在床上。他們的治療原則是:儘可能少的用藥,儘可能多的康復。"宋達琳說,"就連走廊也是進行康復訓練的場所。很多在我們看是病情非常重的患者,也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著相應的康復治療,為的是使他們能恢復高質量的生活。"
  醫院中還有休息室,裡面有比薩、咖啡等,醫生和病人都可以隨便取用。"這一切都是免費的。當然看病也是免費的,因為德國人幾乎全部參加了醫療保險,費用都由保險公司支付。"
  所以,有人說"在德國看病是一種享受",劉光興在和德國同行交流時,常常在思考:醫療糾紛在中國是個令醫生和患者都頭痛的問題,為什麼德國的醫患關係會這麼好?"後來,和德國同行在一起共事久了,才發現,原來德國醫生並沒有什麼高招,他們對患者只是多了份細緻、耐心和責任感。"
  "我們需要向德國同行學習的不僅僅是先進的技術,還有敬業精神、科學理念和自身修養。"宋達琳醫生由衷地說。
頭像
台北客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62991
註冊時間: 週五 7月 21, 2006 10:38 am
表達感謝: 6 次
擁有感謝: 6 次

文章 台北客 »

這個好
習慣多了 (GOODJOB)
頭像
fashiony
R1
R1
文章: 151
註冊時間: 週一 9月 24, 2007 8:28 am
來自: Taipei

文章 fashiony »

很棒!!
不知道德國醫師的薪水如何??
嚮往中....

(GOODJOB)
頭像
台北客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62991
註冊時間: 週五 7月 21, 2006 10:38 am
表達感謝: 6 次
擁有感謝: 6 次

文章 台北客 »

不好吧
記得以前老師說過下班後還要去開計程車 (jolin)
Jack
V2
V2
文章: 2646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16, 2006 11:25 am
來自: 高雄市

文章 Jack »

總額制是不是德國人先開始的?可能要問問蓮華...
bruinhilde
R3
R3
文章: 313
註冊時間: 週四 11月 23, 2006 9:15 pm
來自: 桃園

文章 bruinhilde »

台北客 寫:不好吧
記得以前老師說過下班後還要去開計程車 (jolin)
Impossible

我快10年前交換學生去德國
問過他們的醫學生這個問題
得到否定的答案
(bingo) (bingo) (bingo)


薪水真的不高
不過不可能去開計程車
台灣的醫生所得繼續下降
Center的醫生也不可能會去開計程車
你根本沒時間
(HI) (HI)

主要的癥結點在
它們的醫學系當很多人
它們對醫學系沒管控
所以只要學校師資設備夠
"教育部"認可
單一學校一年想收1000個醫學系都可以
所以我當年去的Hannover
單一城市(大約50萬人口....不過人家是德國北部的交通樞紐)...一年就一千多個醫學系名額
不過它們當人當很兇
進得去不見得出的來
所以可能你在計程車上討論醫學的東西
計程車司機有可能可以憑當年被當前念的東西回答你
genome
V1
V1
文章: 1941
註冊時間: 週六 8月 11, 2007 4:26 am

文章 genome »

小弟在美國也遇到很多德國醫院系畢業的醫生 到美國當post-doc
聽說德國的醫學院是進去比出來容易
出來比當醫生容易
很多MD畢了業是找不到醫生的工作的
(omg)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