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 ... D/20110708
拜讀6月30日謝炎堯教授「消弭急診室的暴戾氣氛」一文,道出台灣急診目前面對的難題,也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尤其對健保制度及民眾就醫習慣的建議,更是一針見血。但有些急診醫學的觀點,以急診人的立場,有必要澄清。
急診醫師訓練的主要目標,是要能妥善處理病人第一時間的緊急狀況。要能完成任務,必須要有充沛的體力,豐富的知識及經驗,能承受分秒必爭的壓力,再加上臨場的應變能力,當機立斷,迅速妥善處理病人才有可能達成。要完成這樣的訓練,真可比擬特種部隊訓練,難度相當高。但在目前衛生署各專科醫師訓練計劃中,大多著重在醫學知識的傳授,鮮少有教導如何面對及處理緊急病人之課程,只好靠實戰經驗養成。急診專科醫師訓練已經有計劃的教導這方面的知識,訓練的內容也涵蓋了到院前緊急救護、毒物學、災難醫學、大量傷病患處理等等,涵蓋相當的廣度,絕不是過去印象中以內科為主的訓練。
限制病人就醫條件
謝教授指出的「急診醫療品質粗糙」,並非「急診醫學訓練不足也不佳」造成,而是急診就醫環境不良所致。這是因為在緊急狀況,病人情緒較難控制,若現場流程不當,更容易發生。就如謝教授所言「台灣的醫院急診室有如菜市場的雜亂無章,沒能滿足求醫民眾的期待,暴力行為因而出現」,這個現象在現行不限制病人來源及人數的醫院急診更容易發生。若全國急診能像和信醫院一樣限制病人就醫條件,必能大幅提高醫療品質。衛生署要求設置警衛保全,實施門禁,營造安全就醫環境,是非常務實的做法,也是急診醫護人員多年來的心願。
緊急醫療是國家社會的安全網,服務社會上最緊急、最弱勢、最無助的病人,絕不能有破洞。近20年來實施的急診專科醫師制度,已訓練出約1300位急診專科醫師,雖然大環境不佳,造成部分醫師流失,但大部分急診專科醫師都無怨無悔的在急診崗位上24小時兢兢業業工作。
我們希望民眾及醫界能了解,緊急醫療是社會的公共財,資源有限,應妥善規劃及利用。對於急診醫護人員,能多給予鼓勵及包容,共同來消弭急診室的暴戾氣氛。
陳日昌為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蔡維謀為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
保護急診室(陳日昌、蔡維謀)
版主: 版主021
- JackBlack
- 註冊會員
- 文章: 5
- 註冊時間: 週五 7月 08, 2011 8:11 am
Re: 保護急診室(陳日昌、蔡維謀)
院長 v.s. 鵝農場主人
基層醫師 v.s. 只能呱呱叫的鵝
理事長 v.s. 期待自己有天能羽化成為鵝農場主人的鵝
醫學會 v.s. 鵝群自治委員會
民眾 v.s. 饕客
健保局 v.s. 自動化飼料供給系統
媒體 v.s. 美食評論家
基層醫師 v.s. 只能呱呱叫的鵝
理事長 v.s. 期待自己有天能羽化成為鵝農場主人的鵝
醫學會 v.s. 鵝群自治委員會
民眾 v.s. 饕客
健保局 v.s. 自動化飼料供給系統
媒體 v.s. 美食評論家
-
- CR
- 文章: 899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09, 2009 7:16 pm
Re: 保護急診室(陳日昌、蔡維謀)
darkduck 寫: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 ... D/20110708
拜讀6月30日謝炎堯教授「消弭急診室的暴戾氣氛」一文,道出台灣急診目前面對的難題,也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尤其對健保制度及民眾就醫習慣的建議,更是一針見血。但有些急診醫學的觀點,以急診人的立場,有必要澄清。
急診醫師訓練的主要目標,是要能妥善處理病人第一時間的緊急狀況。要能完成任務,必須要有充沛的體力,豐富的知識及經驗,能承受分秒必爭的壓力,再加上臨場的應變能力,當機立斷,迅速妥善處理病人才有可能達成。要完成這樣的訓練,真可比擬特種部隊訓練,難度相當高。但在目前衛生署各專科醫師訓練計劃中,大多著重在醫學知識的傳授,鮮少有教導如何面對及處理緊急病人之課程,只好靠實戰經驗養成。急診專科醫師訓練已經有計劃的教導這方面的知識,訓練的內容也涵蓋了到院前緊急救護、毒物學、災難醫學、大量傷病患處理等等,涵蓋相當的廣度,絕不是過去印象中以內科為主的訓練。
限制病人就醫條件
謝教授指出的「急診醫療品質粗糙」,並非「急診醫學訓練不足也不佳」造成,而是急診就醫環境不良所致。這是因為在緊急狀況,病人情緒較難控制,若現場流程不當,更容易發生。就如謝教授所言「台灣的醫院急診室有如菜市場的雜亂無章,沒能滿足求醫民眾的期待,暴力行為因而出現」,這個現象在現行不限制病人來源及人數的醫院急診更容易發生。若全國急診能像和信醫院一樣限制病人就醫條件,必能大幅提高醫療品質。衛生署要求設置警衛保全,實施門禁,營造安全就醫環境,是非常務實的做法,也是急診醫護人員多年來的心願。
緊急醫療是國家社會的安全網,服務社會上最緊急、最弱勢、最無助的病人,絕不能有破洞。近20年來實施的急診專科醫師制度,已訓練出約1300位急診專科醫師,雖然大環境不佳,造成部分醫師流失,但大部分急診專科醫師都無怨無悔的在急診崗位上24小時兢兢業業工作。
我們希望民眾及醫界能了解,緊急醫療是社會的公共財,資源有限,應妥善規劃及利用。對於急診醫護人員,能多給予鼓勵及包容,共同來消弭急診室的暴戾氣氛。
陳日昌為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蔡維謀為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
終於有大老(或是中老)開始吐槽了!不過我覺得這一段應該放到最前面,因為
民眾不見得有耐性看到中間以後!
-
- V1
- 文章: 1316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01, 2010 7:26 pm
- 來自: 屏東深山
Re: 保護急診室(陳日昌、蔡維謀)
若能限制急診每日只收十人,品質一定大大的提昇呀! (挖鼻孔) (挖鼻孔)vinecristine 寫:darkduck 寫: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 ... D/20110708
拜讀6月30日謝炎堯教授「消弭急診室的暴戾氣氛」一文,道出台灣急診目前面對的難題,也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尤其對健保制度及民眾就醫習慣的建議,更是一針見血。但有些急診醫學的觀點,以急診人的立場,有必要澄清。
急診醫師訓練的主要目標,是要能妥善處理病人第一時間的緊急狀況。要能完成任務,必須要有充沛的體力,豐富的知識及經驗,能承受分秒必爭的壓力,再加上臨場的應變能力,當機立斷,迅速妥善處理病人才有可能達成。要完成這樣的訓練,真可比擬特種部隊訓練,難度相當高。但在目前衛生署各專科醫師訓練計劃中,大多著重在醫學知識的傳授,鮮少有教導如何面對及處理緊急病人之課程,只好靠實戰經驗養成。急診專科醫師訓練已經有計劃的教導這方面的知識,訓練的內容也涵蓋了到院前緊急救護、毒物學、災難醫學、大量傷病患處理等等,涵蓋相當的廣度,絕不是過去印象中以內科為主的訓練。
限制病人就醫條件
謝教授指出的「急診醫療品質粗糙」,並非「急診醫學訓練不足也不佳」造成,而是急診就醫環境不良所致。這是因為在緊急狀況,病人情緒較難控制,若現場流程不當,更容易發生。就如謝教授所言「台灣的醫院急診室有如菜市場的雜亂無章,沒能滿足求醫民眾的期待,暴力行為因而出現」,這個現象在現行不限制病人來源及人數的醫院急診更容易發生。若全國急診能像和信醫院一樣限制病人就醫條件,必能大幅提高醫療品質。衛生署要求設置警衛保全,實施門禁,營造安全就醫環境,是非常務實的做法,也是急診醫護人員多年來的心願。
緊急醫療是國家社會的安全網,服務社會上最緊急、最弱勢、最無助的病人,絕不能有破洞。近20年來實施的急診專科醫師制度,已訓練出約1300位急診專科醫師,雖然大環境不佳,造成部分醫師流失,但大部分急診專科醫師都無怨無悔的在急診崗位上24小時兢兢業業工作。
我們希望民眾及醫界能了解,緊急醫療是社會的公共財,資源有限,應妥善規劃及利用。對於急診醫護人員,能多給予鼓勵及包容,共同來消弭急診室的暴戾氣氛。
陳日昌為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蔡維謀為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
終於有大老(或是中老)開始吐槽了!不過我覺得這一段應該放到最前面,因為
民眾不見得有耐性看到中間以後!
什麼都是假的,有時間陪家人才是真的
- hitachi
- 註冊會員
- 文章: 2848
- 註冊時間: 週二 7月 06, 2010 6:28 am
Re: 保護急診室(陳日昌、蔡維謀)
建議看看George Orwell 喬治.歐威爾(1903-1950),英國小說家的「動物農莊」JackBlack 寫:院長 v.s. 鵝農場主人
基層醫師 v.s. 只能呱呱叫的鵝
理事長 v.s. 期待自己有天能羽化成為鵝農場主人的鵝
醫學會 v.s. 鵝群自治委員會
民眾 v.s. 饕客
健保局 v.s. 自動化飼料供給系統
媒體 v.s. 美食評論家
看看那些豬後來怎麼變成人……就和一些大老一樣 (挖鼻孔)
-
- 公會及協會
- 文章: 10178
- 註冊時間: 週四 10月 26, 2006 11:49 pm
- 來自: 台北市
Re: 保護急診室(陳日昌、蔡維謀)
方法錯誤 !!yabewei 寫:若能限制急診每日只收十人,品質一定大大的提昇呀! (挖鼻孔) (挖鼻孔)vinecristine 寫:darkduck 寫: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 ... D/20110708
~~~~
陳日昌為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蔡維謀為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
終於有大老(或是中老)開始吐槽了!不過我覺得這一段應該放到最前面,因為
民眾不見得有耐性看到中間以後!
不是限制急診每日的收治人數
而是預估急診每日能夠提供服務的極量
當極量超過時
急診的服務品質就無期待之可能,或因此而崩潰
在目前高風險的時代,只願能:[北風北安全下庄]
-
- CR
- 文章: 601
- 註冊時間: 週五 7月 20, 2007 4:08 pm
Re: 保護急診室(陳日昌、蔡維謀)
vinecristine 寫:darkduck 寫: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 ... D/20110708
拜讀6月30日謝炎堯教授「消弭急診室的暴戾氣氛」一文,道出台灣急診目前面對的難題,也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尤其對健保制度及民眾就醫習慣的建議,更是一針見血。但有些急診醫學的觀點,以急診人的立場,有必要澄清。
急診醫師訓練的主要目標,是要能妥善處理病人第一時間的緊急狀況。要能完成任務,必須要有充沛的體力,豐富的知識及經驗,能承受分秒必爭的壓力,再加上臨場的應變能力,當機立斷,迅速妥善處理病人才有可能達成。要完成這樣的訓練,真可比擬特種部隊訓練,難度相當高。但在目前衛生署各專科醫師訓練計劃中,大多著重在醫學知識的傳授,鮮少有教導如何面對及處理緊急病人之課程,只好靠實戰經驗養成。急診專科醫師訓練已經有計劃的教導這方面的知識,訓練的內容也涵蓋了到院前緊急救護、毒物學、災難醫學、大量傷病患處理等等,涵蓋相當的廣度,絕不是過去印象中以內科為主的訓練。
限制病人就醫條件
謝教授指出的「急診醫療品質粗糙」,並非「急診醫學訓練不足也不佳」造成,而是急診就醫環境不良所致。這是因為在緊急狀況,病人情緒較難控制,若現場流程不當,更容易發生。就如謝教授所言「台灣的醫院急診室有如菜市場的雜亂無章,沒能滿足求醫民眾的期待,暴力行為因而出現」,這個現象在現行不限制病人來源及人數的醫院急診更容易發生。若全國急診能像和信醫院一樣限制病人就醫條件,必能大幅提高醫療品質。衛生署要求設置警衛保全,實施門禁,營造安全就醫環境,是非常務實的做法,也是急診醫護人員多年來的心願。
緊急醫療是國家社會的安全網,服務社會上最緊急、最弱勢、最無助的病人,絕不能有破洞。近20年來實施的急診專科醫師制度,已訓練出約1300位急診專科醫師,雖然大環境不佳,造成部分醫師流失,但大部分急診專科醫師都無怨無悔的在急診崗位上24小時兢兢業業工作。
我們希望民眾及醫界能了解,緊急醫療是社會的公共財,資源有限,應妥善規劃及利用。對於急診醫護人員,能多給予鼓勵及包容,共同來消弭急診室的暴戾氣氛。
陳日昌為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蔡維謀為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
終於有大老(或是中老)開始吐槽了!不過我覺得這一段應該放到最前面,因為
民眾不見得有耐性看到中間以後!
+1
-
- CR
- 文章: 838
-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25, 2007 9:45 pm
Re: 保護急診室(陳日昌、蔡維謀)
歹丸媒體對醫界大老的定義,似乎是發言PO文必定要捅醫界的屁眼才算醫界大老啊.所以這篇在媒體上的能見度根本是零...vinecristine 寫:終於有大老(或是中老)開始吐槽了!不過我覺得這一段應該放到最前面,因為
民眾不見得有耐性看到中間以後!
-
- V1
- 文章: 1894
-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26, 2009 4:40 pm
-
- 公會及協會
- 文章: 10178
- 註冊時間: 週四 10月 26, 2006 11:49 pm
- 來自: 台北市
Re: 保護急診室(陳日昌、蔡維謀)
有道理 ,但要慎重!!vsdog 寫:保護急診室
就從急診不納入總額且不核刪開始
這樣
醫院就可提高急診醫師薪資
才能留住人才
健保法總額部分
1.依立法精神得分地區訂定門診及住院費用之分配比例,確實沒有包括急診
2.同時醫師、中醫師、牙醫師開立之診療服務、藥事人員藥事服務及藥品費用僅限於
門診部分才納入總額
只可惜,當初為了便宜行事,以及保護診所避免被醫院鯨吞
(當初醫院可是早安、黃昏門診都一起來)
不得以才將總額分作西醫基層、西醫醫院
只是以目前民眾濫用急診資源的情形看來
急診不納入總額,且不核刪
將會是另一個災難的開始
====================================
第 49 條
醫療費用協定委員會應於年度開始三個月前,在第四十七條行政院核定之
醫療給付費用總額範圍內,協定本保險之醫療給付費用總額及其分配方式
,報請主管機關核定。醫療費用協定委員會無法於限期內達成協定,應由
主管機關逕行裁決。
前項醫療給付費用總額,得分地區訂定門診及住院費用之分配比例。
前項門診醫療給付費用總額,得依醫師、中醫師、牙醫師開立之門診診療
服務、藥事人員藥事服務及藥品費用,分別設定分配比例及醫藥分帳制度 。藥品及計價藥材依成本給付。
第二項所稱地區之範圍,由主管機關定之。
在目前高風險的時代,只願能:[北風北安全下庄]
-
- V3
- 文章: 3015
- 註冊時間: 週五 11月 03, 2006 11:46 pm
- 來自: 桃花島 桃花村5號
Re: 保護急診室(陳日昌、蔡維謀)
(完美計劃) (完美計劃)JackBlack 寫:院長 v.s. 鵝農場主人
基層醫師 v.s. 只能呱呱叫的鵝
理事長 v.s. 期待自己有天能羽化成為鵝農場主人的鵝
醫學會 v.s. 鵝群自治委員會
民眾 v.s. 饕客
健保局 v.s. 自動化飼料供給系統
媒體 v.s. 美食評論家
每週工時42小時 不要不如勞工了 (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