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仙ㄟ講古】發燒會頭殼歹去 120707

大雅老仙ㄟ要講故事囉.不到70歲的會員,建議您趕快拿張椅子進來搶位子聽講.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大雅老仙ㄟ
V3
V3
文章: 33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7, 2011 9:13 pm
擁有感謝: 28 次

【老仙ㄟ講古】發燒會頭殼歹去 120707

文章 大雅老仙ㄟ »

相信線上的同業常會碰到阿達阿達的病人,當你問病歷時,家屬都會告訴你是因為小時候發燒,頭殼燒歹去,如果他們這樣認為的話,你再怎樣的給他們解說,發燒不一定頭殼會歹去,他們不可能聽得進去。
我也相信線上的同業也常會遇到小孩燒不退,他媽媽一天抱來二、三次說:「先生啊!小孩吃你開的藥已吃了二包了,還是燒退不下來,趕快幫他打一針退燒針」,「燒只是症狀,病好了燒自然就會退下來」,「先生啊!小孩從昨晚燒到現在都沒退燒,將來小孩頭殼歹去你要負責喔!」。這種的醫病之間的對答,是開業醫師在診間最常聽到的對話,不知各位朋友如何對付?我的處理方式是「如果你怕小孩頭殼燒歹去,你就馬上送醫學中心」。
我們說實在話,有些發燒的病人也不得不「目睭要撒乎金」,因為在民國6-70年代以前,衛生所對某些傳染病的疫苗施打種類還沒有像今天這麼多,萬一真正碰到跟腦部有相關的傳染病就槽糕了,例如以前常會有:流行性日本腦炎、流行性脊髓灰白質炎、腦膜炎、或是超高燒.... 等等,這些疾病的發燒真的容易使人頭殼歹去,所以還是小心為妙,該轉院的還是要轉院,免得惹來麻煩。
通常我都會叫病人回去後,全身衣服脫光把他擦拭溫水,這樣擦拭燒就會退下來,通常家長都會抗拒,他們會說,小孩受涼才發燒,再把他全身脫光擦拭溫水不是會更著涼嗎?在早期抗拒的人比較多,但現在的人比較能接受。
大概約30年以前的人比較相信中醫師用犀牛角退燒,那時候如果小孩帶來我們診所看一、二次燒還沒有退下來,他們就會去找中醫師磨一些犀牛角服用,聽他們說犀牛角對退燒絕對有效。但現在已禁止使用犀牛角,他們就改用牛角或羊角代替,因為我不是中醫師,當然不懂得犀牛角的退燒藥理作用。不過我認為犀牛角果真會退燒的話,人體會發燒的疾病何止千百種,那麼一種犀牛角就可以治療千百種疾病,中醫系何必要修七年的課程?也不必準備那麼多種的中藥材了,只要診所內準備犀牛角一種就可以當中醫師了。
現在相信犀牛角可以退燒的人還是很多,雖然犀牛已被國際列為第一級保育動物,不得持有犀牛角,但中醫師改以牛角或羊角代替,所謂代替是一樣有效的意思,既然牛角、羊角都有效,而且取得容易,為何早期的中醫師何必使用「貴參參」的犀牛角,這一點我想了幾十年,還是想不出道理來,又不好意思去請教中醫師,可是現在小孩發燒吃犀牛角(其實是牛角羊角)的還是有,真有效嗎?
一般說來發燒可分二大類:一類是病毒或細菌入侵人體,放出毒素Pyrogen,這種毒素改變腦部體溫調節中樞而引起發燒,另一類是非病毒或細菌引起的發燒,例如在高溫環境下工作,體溫不能散發,譬如中暑。又腦部外傷、腦瘤、劇烈運動等破壞腦部體溫調節中樞,都是發燒的原因,這麼多樣化的發燒原因,病人只要求退燒怎能治病?更可議的是怎麼一種犀牛角就能治療千百種原因的發燒?總而言之,臺灣人的發燒觀念受到中醫的影響至為深遠,認為犀牛角才是退燒特效藥,而找西醫師看診,如果燒退不來頭殼就會歹去。
desktop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31718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20, 2006 5:19 pm
來自: 歡婆鄉

Re: 【老仙ㄟ講古】發燒會頭殼歹去 120707

文章 desktop »

犀牛角比等重黃金還貴,牛黃也貴,不知牛GB stone為何要這麼貴 (咦)
台灣是個寶島
頭像
smallant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10459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10, 2008 5:50 pm
表達感謝: 41 次
擁有感謝: 40 次

Re: 【老仙ㄟ講古】發燒會頭殼歹去 120707

文章 smallant »

關於犀牛角退燒.蟻佬要實話實說了

當年上成功嶺當大專兵
一個星期後在大會客那天早上
蟻佬發燒體溫到38度
先送醫務室.醫官不敢看.轉成功醫院
到成功醫院.體溫39.5度.
立即轉80?醫院.到院時體溫到40.4度.收住院
前5天打了32瓶500cc的點滴和一堆針劑.做一堆檢查.
院方也請了一個衛生兵就坐在床邊.三不五時就用酒精擦拭
但是就是fever off and on
院方當時已考慮要把蟻佬退訓.回家自己處理

蟻佬母親聽鄰居的話.
包了5包(犀牛角+羚羊角粉)來
真的是包5包來.因為家窮.只買5包
吃到第2包後....
怪怪ㄟ
真的全退燒了
人也生龍活虎般地會開始LDS
趕緊在第7天回成功嶺報到
因為當時規定連續住院7天是要退訓.明年再來

這30年前的疑問蟻佬也搞不清楚原因
剩下的3包放了好多年後才丟棄

有中醫大大可以釋疑嗎?

謝謝
mhc130588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972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02, 2012 10:36 pm

Re: 【老仙ㄟ講古】發燒會頭殼歹去 120707

文章 mhc130588 »

藥性賦

第一章 寒性藥
諸藥賦性,此類最寒。
犀角解乎心熱;羚羊清乎肺肝。 澤瀉利水通淋而補陰不足;海藻散癭破氣而治疝何難。
聞之菊花能明目清頭風;射干療咽閉而消癰毒;
薏苡裡腳氣而除風濕;藕節消瘀血而止吐衄。
瓜癭子下氣潤肺喘兮,又且寬中,車前子止瀉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是以黃柏瘡用,兜鈴嗽醫。
kwojohn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9993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30, 2010 1:27 am
擁有感謝: 1 次

Re: 【老仙ㄟ講古】發燒會頭殼歹去 120707

文章 kwojohn »

【杏林漫步】 犀牛角之神效 李潔

一位越南華僑從小就喜愛醫學,跟著父親學了不少祖傳秘方,多年來用中醫治了不少疑難病症,神奇地為許多病人解了生命之危。他認為醫生最要緊的是要有醫德,不能為了多賺錢多賣藥而在病人身上打主意,能一次治好的,就不要拖兩次、三次。下面是他發揮犀牛角之神效的一個故事。

一次,一個病人高燒兩個月不退,眼睜不開,家庭醫生讓病人家屬準備後事。後來找到他幫忙,他出了個偏方:從犀牛角上磨下一些粉,然後和著水,喝兩勺。果然,病人喝了之後,20分鐘眼睛就睜開了,過了一天就康復了。他認為,病人所患之病可能屬大熱症,犀牛角能降熱解毒,所以病就神奇般地好了。這件事讓精通西醫的醫生吃驚不小,對中醫刮目相看。

其實,有關犀牛角的醫療價值在史書中就有記載。據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犀角屬苦、酸、咸、寒、無毒。犀角能止吐血、治小兒驚(嚼舌,翻眼,不知人事)、消毒解熱、治下痢鮮血。
犀牛角

犀牛角圖片
圖檔
犀牛角,即犀角,為犀科動物印度犀 、 爪哇犀 、 蘇門犀等的角。 性味酸鹹,寒。 為清熱藥,清熱涼血藥。 功能清熱、涼血、定驚、解毒。

簡介

【藥材名】犀角
【拉丁名】 Rhinoceros unicornis L. Rhinoceros xondaicus Desmarest Rhinoceros sumatrensis (Fischer),Rhinoceros nicornis LR.simus Burchell
【別名】低密,烏犀角,香犀角,印度犀,獨角犀,爪哇犀,小獨角犀,蘇門犀,雙角犀
【名稱考證】低密(《綱目》)、烏犀角(《證治準繩》)、香犀角(《 現代實用中藥 》)。 印度犀又名: 獨角犀(《綱目》)、爪哇犀,又名:小獨角犀。 蘇門犀,又名:雙角犀。
【科目來源】犀科動物
【藥用部位】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犀等的角。 以上幾種犀的肉(犀肉)、皮(犀牛皮)亦供藥用。
【性味歸經】酸鹹,寒。 ①《本草蒙筌》:"味苦,寒。" ②《別錄》:"酸鹹,微寒,無毒。" ③ 《藥性論》:"味甘,有小毒。"
入心、肝經。 ①《本草蒙筌》:"入陽明。"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肝二經。" ③《本草匯言》:"入手太陰、少陰,足厥陰、少陰經。"
【功效分類】清熱藥,清熱涼血藥
【功效主治】清熱,涼血,定驚,解毒。 治傷寒溫疫熱入血分,驚狂,煩躁,譫妄,斑疹,發黃,吐血,衄血,下血,痛疽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磨汁或研末,3~6分;煎湯,0.5~2錢;或人丸、散。 外用:磨汁塗。
【用藥忌宜】 ①《雷公炮炙論》:"婦人有妊勿服,能消治氣。" ②《本草經集注》:"松脂為之使。惡MIAO菌、雷丸。" ③《綱目》:"升麻為之使。惡烏頭、烏喙。" ④《本草經疏》:"痘瘡氣虛無大熱者不宜用;傷寒陰證發躁,不宜誤用。"
【用藥配伍】配石膏;清熱解毒;配黃連治療外感。
【炮製方法】犀角片:取犀角劈成瓣,置溫水中浸泡,撈出,鎊片,曬乾。 犀角粉:取犀角銼粉,研成極細粉末。 ①《雷公炮炙論》:"凡修治一切角,大忌鹽也。" ②《本草衍義》:"犀角尖,以磨服為佳,若在湯散,則屑之。"
【資源分佈】 ①印度犀分佈尼泊爾及印度北部。 ② 爪哇犀分佈爪哇。 ③蘇門犀分佈緬甸、 泰國 、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 婆羅洲等地。
【藥材鑑定】角呈圓錐形,自底部向上漸細,稍彎曲,長短不等,大者長達30厘米。 表面為烏黑色,下部色漸淺,呈灰褐色。 底部周邊有馬牙狀鋸齒,稱"馬牙邊",高約3厘米,表面凹凸不平。 "馬牙邊"向上之中部有縱紋及去淨的堅硬直刺,習稱"剛毛",有時並有裂紋;中部向上漸光滑,角尖端鈍圓發亮,並可見鬃眼狀圓點。 角前面有一縱長凹溝,溝長約9 ~15 厘米,深約3厘米,習稱"天溝",其下相對的底盤上有一突出的高崗,崗長約6~7厘米,高2 ~4厘米,習稱"地崗"。 底盤較大,長圓形,前窄後寬,形如龜背,長13~20厘米,寬11~14厘米,灰黑色或黑棕色,向外逐漸變淺,呈灰棕色或灰黃色,底面凹入3~6厘米,習稱"窩子",並佈滿鬃眼狀圓點,習稱"沙底"。 角質堅硬,但從縱面劈開,均係順絲,無絞絲。 鎊片呈灰白色,有芝麻花點或短線紡。 氣微清香而不腥,味微鹹。 以色烏黑光亮、完整無裂紋、沙底色灰黑、鬃眼大、氣清香者為佳。 底盤色灰黑、特徵不完全或不明顯者質較次。

犀角除上述品種外,作犀角使用者,尚有下列二種:①廣角:亦稱兕角、柱角或天馬角,為非洲產黑犀Rhinoceros nicornis L.或白犀R.simus Burchell的角。 角形長,長可達60厘米左右,自底部向上漸細,中部較圓,上部稍彎,尖端細而稍扁。 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黃色,商品多漆成光亮的烏黑色。 底盤圓形,窩子較淺,無天溝地崗及馬牙邊,有腥氣。 亦有鋸成規則小塊者,稱為"廣角瓣"。 ②小犀角:亦稱"蘑菇頭",為犀牛頂上的小角。 長3~ 13厘米,色烏黑光亮,下半部色較淺,多有裂紋,頂端圓形似小饅首。 底盤圓形,直徑3~ 9厘米,"窩子"淺,"沙底"較細。 縱剖面絲絞粗,顯順紋,無絞絲,多灰黑色。 鎊片多變曲。 味稍濁。

古籍考證

出自《 神農本草經 》
①陶弘景:"(犀角)今出武陵 、交州、 寧州諸遠山。又有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縷直上。凡犀見成物,皆被蒸煮,不堪入藥,惟生者為佳。雖曰屑片,亦是已煮炙,況用悄乎。又有光犀,其角甚長,文理亦似犀,不堪藥用耳。"
②《 唐本草 》:ZI是雌犀,文理細膩,斑白分明,俗謂斑犀,服用為上,然充藥不如雄犀也。 ”
③《本草圖經》:"犀角,今出南海者為上,黔、蜀者次之。以文之粗細為貴賤,角之貴者,皆有通天花文。文有倒插者,有正插者,有腰鼓插者。其倒插者一半以下通;正插者, 一半以上通;腰鼓插者,中斷不通;其類極多,足為奇異。波斯呼象牙為白暗,犀角為黑暗,言難識別也。凡犀入藥者,有黑、白二種,以黑者為勝,其角尖又勝。方書多言生犀,相承謂未經水火中過者是。”
④《綱目》:"犀,有山犀、水犀、兕犀三種。又有毛犀似之。山犀居山林,人多得之。水犀出入水中,最為難得,並有二角,鼻角長而額角短。水犀皮有珠甲,而山犀無之。兕犀即犀之者,亦沙犀,上不一角在頂,文理細膩,斑白分明,不可入藥。蓋牯角文大面角文細也。犀角如魚子形,謂之粟紋,紋中有眼,謂之粟眼。黑中有黃花者為正透, 黃中有黑花者為倒透,花中復有花者為重透,並名通犀,乃上品也。花如椒豆斑者次之,烏犀純黑無花者為下品。"

化學成分

犀角主要成分為角蛋白 (Keratin)。 此外還含其他蛋白質、肽類及游離氨基酸、 胍衍生物(Guanidine derivati​​ves)、甾醇類等。 犀角角蛋白的組成氨基酸中,胱氨酸佔8.7 %, 3種鹼性氨基酸、精氨酸、賴氨酸、精氨酸。 其分子數比值為1∶5∶12,因此它與羊毛、 牛角等相似,主要屬於優角蛋白(Eukeratin)。 近來在醫療上常用價廉的水牛角以代犀角,因此促進了對於兩種角的成分研究。 關於兩種角的成分比較,可參考“水牛角”條。 簡單地說,兩種角都含膽甾醇,但犀角尚含微量的其他甾醇、鹼性肽類的組成氨其酸,犀角有天冬氨酸,而水牛角無之。 又犀角所含胍類較水牛角為少。 犀角煎液,執行紙上電泳,在陽極側有比半胱氨酸略慢的茚三酮陽性點兩個,經水解後, 有半胱氨酸。 又發現比半胱氨酸略慢的酸性氨基酸1種。 犀角用熱水抽提,可得2毫克/克的氨基酸,中含絲氨酸、甘氨酸等約20種酸。 水煎液又含乙醇胺。

相關選方

①治溫熱暑疫,痙厥昏狂,譫語發斑,舌色幹光,或紫絳,或圓硬,或黑苔;兼治痘瘄毒重,夾帶紫斑,暨痘疹後餘毒內熾,口糜咽腐,目赤神煩:烏犀角尖(磨汁)、石菖蒲、 黃芩各六兩,真懷生地 (冷水洗淨浸透搗絞汁)、銀花(鮮者搗汁用尤良)各-斤,糞清、 連翹各十兩,板藍根九兩,香豉八兩,元參七兩,花粉、紫草各四兩。 各生曬研細(忌用火炒),以犀角、地黃汁、糞清和搗為丸(切勿加蜜,如難丸可將香豉煮爛),每重三錢。 涼開水化服,日二次。 小兒減半。 如無糞清,可加人中黃四兩研丸。 (《溫熱經緯》神犀丹)
②治太陰溫病,神昏譫語者:犀角尖二錢(衝磨),元參心三錢, 蓮子心五分,竹葉捲心二錢,連喬心二錢,連心麥冬三錢。 水煎服。 (《溫病條辨》清宮湯)
③治傷寒熱毒內盛,身發赤斑:犀角(鎊)、 麻黃 (去根節)、石膏各一兩,黃連(去須)三分,山梔子仁一兩半。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 ,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聖濟總錄》 犀角湯 )
④治急黃,心膈煩躁,眼目赤痛:犀角屑一兩,茵陳二兩,黃芩一兩,梔子仁一兩,川升麻一兩,川芒硝二兩。 上藥,搗篩為散。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又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聖惠方》 犀角散 )
⑤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汗之內蓄血者,及鼻衄 、吐血不盡,內餘瘀血,面黃,大便黑。 消瘀血:犀角一兩,生地黃八兩, 芍藥三兩,牡丹皮二兩。 上四味,細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千金方》 犀角地黃湯 )
⑥治吐血似鵝鴨肝,晝夜不止:犀角二兩(鎊屑生用), 桔梗二兩(生用)。 上二味,搗羅為散。 暖酒調下二錢匕。 (《聖濟總錄》生犀散)
⑦治下痢鮮血:犀角(屑)、乾地黃、地榆各二兩。 上三味,搗篩,蜜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溫服之。 (《古今錄驗方》)
⑧治小兒瘡疹,不惡寒,但煩躁,小便赤澀,多渴,或赤斑點者:犀角(鎊)、甘草(炙)各半兩,防風二兩,黃芩半兩。 上為粗末。 每服抄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奇效良方》犀角散)
⑨治孩子驚癇不知人,迷悶、嚼舌、仰目者:犀角末半錢匕,水二大合,服之。 (《廣利方》)
⑩治小兒丹毒,遍身遊走,風熱煩躁昏憤:牛蒡子(炒)、荊芥、防風、黃芩各一錢,犀角五錢,生甘草五分。 水煎服。 外用精牛肉切片貼之,幹則另換。 (《 奇方類編 》犀角消毒飲)
⑾治療熱病咽喉赤腫口內生瘡不能下食:犀牛角屑一兩川升麻一兩川大黃(銼碎微炒)一兩馬牙硝半兩黃柏(銼)半兩黃芩一兩. 上藥搗篩為散以水四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入蜜三合相和煎一兩沸放溫徐徐含咽。(《太平聖惠方》犀角煎)

原生形態

①印度犀,又名:獨角犀(《綱目》)。 體格粗壯龐大,體重僅次於大象、河馬,身長約3.2~3.5米,肩高達1.8米。 頭大,頸短,耳長,眼小,鼻孔大。 皮膚堅厚,除耳與尾外,完全無毛。 在肩胛、頸下及四肢關節處有寬大的褶縫,呈楯狀,皮膚表面有很多疣狀凸起,皮呈黑灰色,略帶紫色。 雌雄獸鼻端都有一角,黑色,圓錐狀,粗而不長,普通長約30~40厘米。 四肢粗壯,均3趾。 生活於亞熱帶的潮濕、茂密的叢莽草原。 獨棲或兩隻同棲,夜行性,嗅覺、聽覺強,視覺弱。 以鮮枝、嫩芽、竹、芒果等為食。 分佈尼泊爾及印度北部。
②爪哇犀,又名:小獨角犀。 形與印度犀相似而較小。 皮膚也有厚褶,但背部的3條褶上下完全連接。 本種僅雄獸有角,生於鼻端,角較小,長僅25厘米左右。 生活於熱帶密林中喜游水,怕日曬。 常獨棲或雌雄同棲,以鮮枝、嫩芽、葉、竹類、芒果及無花果等為食。 分佈爪哇。
③蘇門犀,又名:雙角犀。 體形最小,身長約2.4~2.5米。 身上多毛,呈褐色或黑色,皮粗而厚。 雌雄獸鼻上皆有雙角,前角長,後角短,縱列而生。 上唇不突出。 生活習性與上種相同。 分佈緬甸、泰國、 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 、婆羅洲等地。

【參考出處】 《神農本草經》,《唐本草》,《本草圖經》,《綱目》
【功效分類】清熱藥清熱涼血藥
【相關藥品】 犀角化毒丸
犀牛是受國際保護的珍稀瀕危動物,被列入《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附錄,中國作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簽字國,從1993年起,國家禁止犀牛角(包括其任何可辯認部分和含其成份的藥品、工藝品等)貿易,並取消了犀牛角藥用標準,對出售、收購、運輸、攜帶和郵寄犀牛角的行為都要依法查處。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
犀角的主要成分為角蛋白(Keratin)、膽固醇、磷酸鈣、碳酸鈣等. 還含有其他蛋白質、肽類、游離氨基酸、胍衍生物(Guanidine derivati​​ves)、甾醇類等. 犀角用熱水抽提,可得2mg/g 的氨基酸,其中含絲氨酸、甘氨酸等約20 種. 水煎液又含乙醇胺。

藥理作用:
1. 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a.強心作用: 10%犀角水煎劑對在位或離體蟾蜍心及離體兔心均有強心作用,能使心臟收縮力加強,振幅加大,心率增加,每分鐘輸出量增多. 劑量加大,則使離體蟾蜍心臟表現強心作用後,很快就表現為中毒現象,最後停止於收縮期. 犀角的熱浸液對因毛果芸香鹼而致功能衰弱的蛙心臟,有使心搏明顯加強,使之恢復原狀的作用. 犀角的強心作用主要是由於直接興奮心肌的結果.
b. 對血管的作用: 用10%的犀角煎劑對蟾蜍下肢血管灌流,在短時內見血流比正常減少,而後逐漸增加,超過了正常流量. 提示其對下肢血管是先收縮而後擴張.
c.對血壓的作用:犀角煎劑對麻醉犬、家兔靜脈注射,其血壓先上升,後下降,然後持續上升. 其降壓作用與迷走神經關係不大,其血壓先略升高而後下降的現象,可能和其先收縮血管而後擴張有關. 當血壓恢復後又連續增高,可能是因其對心臟的興奮作用此時超過了血管擴張的作用或此時血管擴張作用已經消除的原因.
2. 解熱作用犀角對大腸桿菌發熱之家兔無解熱作用. 但有報導認為,靜脈注射犀角的生理鹽水浸煮液對大腸桿菌引起的發熱家兔,能使之體溫降至正常. 對用溫熱刺激法或腎上腺素腦內註射引起發熱的家兔,靜脈或皮下注射犀角浸液無解熱作用.
3. 鎮驚作用有報導認為,犀角有一定的定驚作用,其對中樞神經的作用點可能主要是在脊髓. 實驗證明:用犀角混懸劑給小鼠灌胃(3g/kg體重),連續三天,對戊四氮和咖啡因的作用無明顯影響,但對士的寧的作用,似可延長反應的潛伏期和動物生存時間,動物反應率和死亡率也有所下降,同時可延長戊巴比妥鈉組動物的睡眠時間.
4. 其他作用對健康家兔靜脈注射犀角注射液,能使之白細胞總數呈短暫的急劇下降後,出現持續較長時間的上升. 亦能使凝血時間縮短,血小板數增加.
犀角生理鹽水浸煮液靜脈注射,對離體兔腸和子宮有興奮作用;對兔眼有輕度的擴瞳作用.
犀角煎劑在體內、體外對葡萄球菌均無抑製作用.
頭像
newshine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91521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14, 2010 10:52 am
擁有感謝: 11 次

Re: 【老仙ㄟ講古】發燒會頭殼歹去 120707

文章 newshine »

天啊
看起來真是複雜耶
(三八萌) (三八萌) (三八萌)
頭像
smallant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10459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10, 2008 5:50 pm
表達感謝: 41 次
擁有感謝: 40 次

Re: 【老仙ㄟ講古】發燒會頭殼歹去 120707

文章 smallant »

mhc130588 寫:藥性賦

第一章 寒性藥
諸藥賦性,此類最寒。
犀角解乎心熱;羚羊清乎肺肝。 澤瀉利水通淋而補陰不足;海藻散癭破氣而治疝何難。
聞之菊花能明目清頭風;射干療咽閉而消癰毒;
薏苡裡腳氣而除風濕;藕節消瘀血而止吐衄。
瓜癭子下氣潤肺喘兮,又且寬中,車前子止瀉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是以黃柏瘡用,兜鈴嗽醫。
謝謝 mhc130588大大 提供資料
頭像
smallant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10459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10, 2008 5:50 pm
表達感謝: 41 次
擁有感謝: 40 次

Re: 【老仙ㄟ講古】發燒會頭殼歹去 120707

文章 smallant »

kwojohn 寫:
【杏林漫步】 犀牛角之神效 李潔

一位越南華僑從小就喜愛醫學,跟著父親學了不少祖傳秘方,多年來用中醫治了不少疑難病症,神奇地為許多病人解了生命之危。他認為醫生最要緊的是要有醫德,不能為了多賺錢多賣藥而在病人身上打主意,能一次治好的,就不要拖兩次、三次。下面是他發揮犀牛角之神效的一個故事。

一次,一個病人高燒兩個月不退,眼睜不開,家庭醫生讓病人家屬準備後事。後來找到他幫忙,他出了個偏方:從犀牛角上磨下一些粉,然後和著水,喝兩勺。果然,病人喝了之後,20分鐘眼睛就睜開了,過了一天就康復了。他認為,病人所患之病可能屬大熱症,犀牛角能降熱解毒,所以病就神奇般地好了。這件事讓精通西醫的醫生吃驚不小,對中醫刮目相看。

其實,有關犀牛角的醫療價值在史書中就有記載。據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犀角屬苦、酸、咸、寒、無毒。犀角能止吐血、治小兒驚(嚼舌,翻眼,不知人事)、消毒解熱、治下痢鮮血。
犀牛角

犀牛角圖片
圖檔
犀牛角,即犀角,為犀科動物印度犀 、 爪哇犀 、 蘇門犀等的角。 性味酸鹹,寒。 為清熱藥,清熱涼血藥。 功能清熱、涼血、定驚、解毒。

簡介

【藥材名】犀角
【拉丁名】 Rhinoceros unicornis L. Rhinoceros xondaicus Desmarest Rhinoceros sumatrensis (Fischer),Rhinoceros nicornis LR.simus Burchell
【別名】低密,烏犀角,香犀角,印度犀,獨角犀,爪哇犀,小獨角犀,蘇門犀,雙角犀
【名稱考證】低密(《綱目》)、烏犀角(《證治準繩》)、香犀角(《 現代實用中藥 》)。 印度犀又名: 獨角犀(《綱目》)、爪哇犀,又名:小獨角犀。 蘇門犀,又名:雙角犀。
【科目來源】犀科動物
【藥用部位】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犀等的角。 以上幾種犀的肉(犀肉)、皮(犀牛皮)亦供藥用。
【性味歸經】酸鹹,寒。 ①《本草蒙筌》:"味苦,寒。" ②《別錄》:"酸鹹,微寒,無毒。" ③ 《藥性論》:"味甘,有小毒。"
入心、肝經。 ①《本草蒙筌》:"入陽明。"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肝二經。" ③《本草匯言》:"入手太陰、少陰,足厥陰、少陰經。"
【功效分類】清熱藥,清熱涼血藥
【功效主治】清熱,涼血,定驚,解毒。 治傷寒溫疫熱入血分,驚狂,煩躁,譫妄,斑疹,發黃,吐血,衄血,下血,痛疽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磨汁或研末,3~6分;煎湯,0.5~2錢;或人丸、散。 外用:磨汁塗。
【用藥忌宜】 ①《雷公炮炙論》:"婦人有妊勿服,能消治氣。" ②《本草經集注》:"松脂為之使。惡MIAO菌、雷丸。" ③《綱目》:"升麻為之使。惡烏頭、烏喙。" ④《本草經疏》:"痘瘡氣虛無大熱者不宜用;傷寒陰證發躁,不宜誤用。"
【用藥配伍】配石膏;清熱解毒;配黃連治療外感。
【炮製方法】犀角片:取犀角劈成瓣,置溫水中浸泡,撈出,鎊片,曬乾。 犀角粉:取犀角銼粉,研成極細粉末。 ①《雷公炮炙論》:"凡修治一切角,大忌鹽也。" ②《本草衍義》:"犀角尖,以磨服為佳,若在湯散,則屑之。"
【資源分佈】 ①印度犀分佈尼泊爾及印度北部。 ② 爪哇犀分佈爪哇。 ③蘇門犀分佈緬甸、 泰國 、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 婆羅洲等地。
【藥材鑑定】角呈圓錐形,自底部向上漸細,稍彎曲,長短不等,大者長達30厘米。 表面為烏黑色,下部色漸淺,呈灰褐色。 底部周邊有馬牙狀鋸齒,稱"馬牙邊",高約3厘米,表面凹凸不平。 "馬牙邊"向上之中部有縱紋及去淨的堅硬直刺,習稱"剛毛",有時並有裂紋;中部向上漸光滑,角尖端鈍圓發亮,並可見鬃眼狀圓點。 角前面有一縱長凹溝,溝長約9 ~15 厘米,深約3厘米,習稱"天溝",其下相對的底盤上有一突出的高崗,崗長約6~7厘米,高2 ~4厘米,習稱"地崗"。 底盤較大,長圓形,前窄後寬,形如龜背,長13~20厘米,寬11~14厘米,灰黑色或黑棕色,向外逐漸變淺,呈灰棕色或灰黃色,底面凹入3~6厘米,習稱"窩子",並佈滿鬃眼狀圓點,習稱"沙底"。 角質堅硬,但從縱面劈開,均係順絲,無絞絲。 鎊片呈灰白色,有芝麻花點或短線紡。 氣微清香而不腥,味微鹹。 以色烏黑光亮、完整無裂紋、沙底色灰黑、鬃眼大、氣清香者為佳。 底盤色灰黑、特徵不完全或不明顯者質較次。

犀角除上述品種外,作犀角使用者,尚有下列二種:①廣角:亦稱兕角、柱角或天馬角,為非洲產黑犀Rhinoceros nicornis L.或白犀R.simus Burchell的角。 角形長,長可達60厘米左右,自底部向上漸細,中部較圓,上部稍彎,尖端細而稍扁。 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黃色,商品多漆成光亮的烏黑色。 底盤圓形,窩子較淺,無天溝地崗及馬牙邊,有腥氣。 亦有鋸成規則小塊者,稱為"廣角瓣"。 ②小犀角:亦稱"蘑菇頭",為犀牛頂上的小角。 長3~ 13厘米,色烏黑光亮,下半部色較淺,多有裂紋,頂端圓形似小饅首。 底盤圓形,直徑3~ 9厘米,"窩子"淺,"沙底"較細。 縱剖面絲絞粗,顯順紋,無絞絲,多灰黑色。 鎊片多變曲。 味稍濁。

古籍考證

出自《 神農本草經 》
①陶弘景:"(犀角)今出武陵 、交州、 寧州諸遠山。又有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縷直上。凡犀見成物,皆被蒸煮,不堪入藥,惟生者為佳。雖曰屑片,亦是已煮炙,況用悄乎。又有光犀,其角甚長,文理亦似犀,不堪藥用耳。"
②《 唐本草 》:ZI是雌犀,文理細膩,斑白分明,俗謂斑犀,服用為上,然充藥不如雄犀也。 ”
③《本草圖經》:"犀角,今出南海者為上,黔、蜀者次之。以文之粗細為貴賤,角之貴者,皆有通天花文。文有倒插者,有正插者,有腰鼓插者。其倒插者一半以下通;正插者, 一半以上通;腰鼓插者,中斷不通;其類極多,足為奇異。波斯呼象牙為白暗,犀角為黑暗,言難識別也。凡犀入藥者,有黑、白二種,以黑者為勝,其角尖又勝。方書多言生犀,相承謂未經水火中過者是。”
④《綱目》:"犀,有山犀、水犀、兕犀三種。又有毛犀似之。山犀居山林,人多得之。水犀出入水中,最為難得,並有二角,鼻角長而額角短。水犀皮有珠甲,而山犀無之。兕犀即犀之者,亦沙犀,上不一角在頂,文理細膩,斑白分明,不可入藥。蓋牯角文大面角文細也。犀角如魚子形,謂之粟紋,紋中有眼,謂之粟眼。黑中有黃花者為正透, 黃中有黑花者為倒透,花中復有花者為重透,並名通犀,乃上品也。花如椒豆斑者次之,烏犀純黑無花者為下品。"

化學成分

犀角主要成分為角蛋白 (Keratin)。 此外還含其他蛋白質、肽類及游離氨基酸、 胍衍生物(Guanidine derivati​​ves)、甾醇類等。 犀角角蛋白的組成氨基酸中,胱氨酸佔8.7 %, 3種鹼性氨基酸、精氨酸、賴氨酸、精氨酸。 其分子數比值為1∶5∶12,因此它與羊毛、 牛角等相似,主要屬於優角蛋白(Eukeratin)。 近來在醫療上常用價廉的水牛角以代犀角,因此促進了對於兩種角的成分研究。 關於兩種角的成分比較,可參考“水牛角”條。 簡單地說,兩種角都含膽甾醇,但犀角尚含微量的其他甾醇、鹼性肽類的組成氨其酸,犀角有天冬氨酸,而水牛角無之。 又犀角所含胍類較水牛角為少。 犀角煎液,執行紙上電泳,在陽極側有比半胱氨酸略慢的茚三酮陽性點兩個,經水解後, 有半胱氨酸。 又發現比半胱氨酸略慢的酸性氨基酸1種。 犀角用熱水抽提,可得2毫克/克的氨基酸,中含絲氨酸、甘氨酸等約20種酸。 水煎液又含乙醇胺。

相關選方

①治溫熱暑疫,痙厥昏狂,譫語發斑,舌色幹光,或紫絳,或圓硬,或黑苔;兼治痘瘄毒重,夾帶紫斑,暨痘疹後餘毒內熾,口糜咽腐,目赤神煩:烏犀角尖(磨汁)、石菖蒲、 黃芩各六兩,真懷生地 (冷水洗淨浸透搗絞汁)、銀花(鮮者搗汁用尤良)各-斤,糞清、 連翹各十兩,板藍根九兩,香豉八兩,元參七兩,花粉、紫草各四兩。 各生曬研細(忌用火炒),以犀角、地黃汁、糞清和搗為丸(切勿加蜜,如難丸可將香豉煮爛),每重三錢。 涼開水化服,日二次。 小兒減半。 如無糞清,可加人中黃四兩研丸。 (《溫熱經緯》神犀丹)
②治太陰溫病,神昏譫語者:犀角尖二錢(衝磨),元參心三錢, 蓮子心五分,竹葉捲心二錢,連喬心二錢,連心麥冬三錢。 水煎服。 (《溫病條辨》清宮湯)
③治傷寒熱毒內盛,身發赤斑:犀角(鎊)、 麻黃 (去根節)、石膏各一兩,黃連(去須)三分,山梔子仁一兩半。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 ,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聖濟總錄》 犀角湯 )
④治急黃,心膈煩躁,眼目赤痛:犀角屑一兩,茵陳二兩,黃芩一兩,梔子仁一兩,川升麻一兩,川芒硝二兩。 上藥,搗篩為散。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又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聖惠方》 犀角散 )
⑤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汗之內蓄血者,及鼻衄 、吐血不盡,內餘瘀血,面黃,大便黑。 消瘀血:犀角一兩,生地黃八兩, 芍藥三兩,牡丹皮二兩。 上四味,細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千金方》 犀角地黃湯 )
⑥治吐血似鵝鴨肝,晝夜不止:犀角二兩(鎊屑生用), 桔梗二兩(生用)。 上二味,搗羅為散。 暖酒調下二錢匕。 (《聖濟總錄》生犀散)
⑦治下痢鮮血:犀角(屑)、乾地黃、地榆各二兩。 上三味,搗篩,蜜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溫服之。 (《古今錄驗方》)
⑧治小兒瘡疹,不惡寒,但煩躁,小便赤澀,多渴,或赤斑點者:犀角(鎊)、甘草(炙)各半兩,防風二兩,黃芩半兩。 上為粗末。 每服抄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奇效良方》犀角散)
⑨治孩子驚癇不知人,迷悶、嚼舌、仰目者:犀角末半錢匕,水二大合,服之。 (《廣利方》)
⑩治小兒丹毒,遍身遊走,風熱煩躁昏憤:牛蒡子(炒)、荊芥、防風、黃芩各一錢,犀角五錢,生甘草五分。 水煎服。 外用精牛肉切片貼之,幹則另換。 (《 奇方類編 》犀角消毒飲)
⑾治療熱病咽喉赤腫口內生瘡不能下食:犀牛角屑一兩川升麻一兩川大黃(銼碎微炒)一兩馬牙硝半兩黃柏(銼)半兩黃芩一兩. 上藥搗篩為散以水四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入蜜三合相和煎一兩沸放溫徐徐含咽。(《太平聖惠方》犀角煎)

原生形態

①印度犀,又名:獨角犀(《綱目》)。 體格粗壯龐大,體重僅次於大象、河馬,身長約3.2~3.5米,肩高達1.8米。 頭大,頸短,耳長,眼小,鼻孔大。 皮膚堅厚,除耳與尾外,完全無毛。 在肩胛、頸下及四肢關節處有寬大的褶縫,呈楯狀,皮膚表面有很多疣狀凸起,皮呈黑灰色,略帶紫色。 雌雄獸鼻端都有一角,黑色,圓錐狀,粗而不長,普通長約30~40厘米。 四肢粗壯,均3趾。 生活於亞熱帶的潮濕、茂密的叢莽草原。 獨棲或兩隻同棲,夜行性,嗅覺、聽覺強,視覺弱。 以鮮枝、嫩芽、竹、芒果等為食。 分佈尼泊爾及印度北部。
②爪哇犀,又名:小獨角犀。 形與印度犀相似而較小。 皮膚也有厚褶,但背部的3條褶上下完全連接。 本種僅雄獸有角,生於鼻端,角較小,長僅25厘米左右。 生活於熱帶密林中喜游水,怕日曬。 常獨棲或雌雄同棲,以鮮枝、嫩芽、葉、竹類、芒果及無花果等為食。 分佈爪哇。
③蘇門犀,又名:雙角犀。 體形最小,身長約2.4~2.5米。 身上多毛,呈褐色或黑色,皮粗而厚。 雌雄獸鼻上皆有雙角,前角長,後角短,縱列而生。 上唇不突出。 生活習性與上種相同。 分佈緬甸、泰國、 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 、婆羅洲等地。

【參考出處】 《神農本草經》,《唐本草》,《本草圖經》,《綱目》
【功效分類】清熱藥清熱涼血藥
【相關藥品】 犀角化毒丸
犀牛是受國際保護的珍稀瀕危動物,被列入《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附錄,中國作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簽字國,從1993年起,國家禁止犀牛角(包括其任何可辯認部分和含其成份的藥品、工藝品等)貿易,並取消了犀牛角藥用標準,對出售、收購、運輸、攜帶和郵寄犀牛角的行為都要依法查處。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
犀角的主要成分為角蛋白(Keratin)、膽固醇、磷酸鈣、碳酸鈣等. 還含有其他蛋白質、肽類、游離氨基酸、胍衍生物(Guanidine derivati​​ves)、甾醇類等. 犀角用熱水抽提,可得2mg/g 的氨基酸,其中含絲氨酸、甘氨酸等約20 種. 水煎液又含乙醇胺。

藥理作用:
1. 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a.強心作用: 10%犀角水煎劑對在位或離體蟾蜍心及離體兔心均有強心作用,能使心臟收縮力加強,振幅加大,心率增加,每分鐘輸出量增多. 劑量加大,則使離體蟾蜍心臟表現強心作用後,很快就表現為中毒現象,最後停止於收縮期. 犀角的熱浸液對因毛果芸香鹼而致功能衰弱的蛙心臟,有使心搏明顯加強,使之恢復原狀的作用. 犀角的強心作用主要是由於直接興奮心肌的結果.
b. 對血管的作用: 用10%的犀角煎劑對蟾蜍下肢血管灌流,在短時內見血流比正常減少,而後逐漸增加,超過了正常流量. 提示其對下肢血管是先收縮而後擴張.
c.對血壓的作用:犀角煎劑對麻醉犬、家兔靜脈注射,其血壓先上升,後下降,然後持續上升. 其降壓作用與迷走神經關係不大,其血壓先略升高而後下降的現象,可能和其先收縮血管而後擴張有關. 當血壓恢復後又連續增高,可能是因其對心臟的興奮作用此時超過了血管擴張的作用或此時血管擴張作用已經消除的原因.
2. 解熱作用犀角對大腸桿菌發熱之家兔無解熱作用. 但有報導認為,靜脈注射犀角的生理鹽水浸煮液對大腸桿菌引起的發熱家兔,能使之體溫降至正常. 對用溫熱刺激法或腎上腺素腦內註射引起發熱的家兔,靜脈或皮下注射犀角浸液無解熱作用.
3. 鎮驚作用有報導認為,犀角有一定的定驚作用,其對中樞神經的作用點可能主要是在脊髓. 實驗證明:用犀角混懸劑給小鼠灌胃(3g/kg體重),連續三天,對戊四氮和咖啡因的作用無明顯影響,但對士的寧的作用,似可延長反應的潛伏期和動物生存時間,動物反應率和死亡率也有所下降,同時可延長戊巴比妥鈉組動物的睡眠時間.
4. 其他作用對健康家兔靜脈注射犀角注射液,能使之白細胞總數呈短暫的急劇下降後,出現持續較長時間的上升. 亦能使凝血時間縮短,血小板數增加.
犀角生理鹽水浸煮液靜脈注射,對離體兔腸和子宮有興奮作用;對兔眼有輕度的擴瞳作用.
犀角煎劑在體內、體外對葡萄球菌均無抑製作用.
謝謝葉師傅提供資料
flankkimo
V2
V2
文章: 2979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3, 2011 7:33 am
表達感謝: 1 次

Re: 【老仙ㄟ講古】發燒會頭殼歹去 120707

文章 flankkimo »

感謝老仙經驗分享
碰過幾次中醫師的小朋友發燒來看西醫的
不知他們有沒有先吃犀牛角退燒阿
TCM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708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08, 2007 12:36 am

Re: 【老仙ㄟ講古】發燒會頭殼歹去 120707

文章 TCM »

老仙ㄟ 台灣人對發燒的觀念並非受中醫影響,係一般民眾對發燒的認知不足,因此對於那些造成腦部有受損的病患,其先前就是有高燒不退的問題,故而對發燒產生了許多的恐懼,對中醫而言發燒也是症狀之一,現今的許多中醫師若遇上病人燒較不退,患者家屬很多也是聽不下去,常常就往較大的醫院或醫學中心的急診送去了。

mhc130588、kwojohn等對犀角已有相關引文,因此不再贅述。

並不是任何發燒只要靠犀角即可,若這樣,中醫也太好學了,那這犀角也比走特效系統發展的西醫藥更特效了,不用四診合參、辨證論治等了。
回覆文章

回到「老仙ㄟ講古論今講座」